適逢 105 年端午連假過後,卻接連發生不少交通意外引起眾人議論紛紛,一者是 6 月 12 日發生小黃 Wish 左轉與 Ferrari 相撞事件,另一者就是在 6 月 13 日於國道五楊高架道路上,發生同一路段兩車先後失控打滑撞向同一位置,機率如此之低的巧合卻因此使得受害的計程車司機不僅車輛毀損,連帶也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後者的這件意外,又開始引起大眾對於如何避免失控打滑掀起一番討論,縱然現代車輛配備越來越多先進的主被動安全配備,從早期的 ABS 開始到現今的緊急安全煞停等等,然而這些車輛安全配備的作動仍需回歸最基本面,也是 U-CAR 從 2015 年以來便不斷進行的報導:輪胎狀態的重要性。

2015 年輪胎大調查,47%網友其實對輪胎排水性最在乎

U-CAR 在 2015 年的時候其實做過一個「輪胎專區」的報導,其中在 [U 指數 ] 蒐集網友對輪胎認知度內容的時候,便可發現毫無疑問的,88%的網友換胎時機都是依據輪胎的磨損狀態進行判,顯示國人習慣以「眼見為憑」的輪胎耗損狀況,來判斷是否該換輪胎。

既然要換胎,那麼輪胎的選擇是依據何者呢?在當時調查中,47%的網友考量「安全、排水、煞停」這項群組要素,代表安全特性是現今消費者的最主要考量,若大家能不斷對安全越來越要求,進而讓輪胎製造商以此作為開發的第一目標,實為一件不錯的正循環。

廣  告

雖然重視安全,但是對輪胎真的認識嗎?

只不過,雖然民眾越來越在意安全,然而許多因雨打滑失控甚至造成車禍的事件卻也層出不窮,尤其在國道車速較高的情形下,釀成的意外往往更為嚴重。明明車輛安全配備都越來越先進、豐富,那麼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還有什麼因素是被忽略的?

答案也就是國人對於輪胎是否足夠安全的認知度普遍不足,這也是為何 U-CAR 前前後後不斷對這看似不起眼卻至關重要的「黑色甜甜圈」進行報導。

首先,在多數人依照輪胎磨損狀況進行換胎選擇的情形下,不過每個人對於磨損至何種程度才要換胎的認知並不同,甚至有的民眾可能總要等到胎紋都快看不出來了才要換胎,但這其實嚴重影響到行車安全,縱然車輛配備在先進,輪胎若無法提供任何抓地力也是徒勞無功。

其實輪胎製造商都會在輪胎上設計有胎紋 1.6mm 的安全指示記號(如三角形或 TWI 字樣),另外有些亦標出 3mm 胎紋深度的雨滴記號,提醒消費者輪胎在磨至記號時,濕地排水性能將有所衰退,消費者可由此知道輪胎需更換與否。可惜消費者往往因不了解,而忽視換胎時機造成行車安全的一大隱憂。

也因此高速公路局自 2015 年 8 月時,將輪胎胎壓偵測器及胎紋深度檢測儀器的借用列為服務區服務檯常態性服務項目,同時讓服務區人員能解答相關輪胎狀態是否安全的問題,並不斷宣導胎紋與胎壓不足的嚴重性,甚至還列入「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希望軟硬兼施的情況下,能進一步增加大家對輪胎安全性的了解。

U-CAR 也在 2015 年 11 月 6 日帶大家體驗國道服務區的這些服務項目,希望能讓網友們更加了解與重視,並善加運用保障自己的行車安全。

順利煞停、避免打滑,胎紋深度不可不知

輪胎的學問非常多,從製造商使用的輪胎配方、胎紋排水溝的設計方式等等,都大大的影響了高速煞停、甚至是雨天的行車安全,不過我們站在一般車主的角度,要確保在大雨中行駛的安全性,除了不超速之外,胎紋深度一定要多花心思檢查與認識,因為普遍輪胎在胎紋深度足夠的情形下,雨天狀態需要的煞停距離會是乾燥路面的 1.5 倍以上。

而且回到打滑的議題,其實當胎紋深度還有 8mm 時,車輛從時速 80 公里時才較有打滑風險,但當胎紋深度只剩 3mm 時,時速 70 公里便很有可能發生打滑;而法律規定最低的 1.6mm 胎紋深度,其實在時速 55 公里以上就更容易發生打滑失控的意外。

也因此 U-CAR 在先前的文章中就介紹到,有些輪胎的雨滴記號標出了 3mm 的胎紋深度,代表著若該輪胎低於 3mm,濕地排水性能將下滑,並隨之增加行車風險。

總而言之,車輛行駛在路面上,所有的加速與煞停全依靠那四只輪胎,雖然為一消耗性商品,但其實輪胎的成本比起許多主被動安全配備損壞維修時往往來的更低,而且安全配備要能發揮作用仍建立在輪胎是否抓得住地面,以這次國道五楊高架道路的意外,若兩輛失控的車主皆合法駕駛,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該路段的嚴重積水,使得胎紋不足的後果在同一地點發生打滑。

因此,U-CAR 想藉此機會再次提醒網友,務必更加了解自己車輛的輪胎;至於對於較不常開車的車主,即便胎紋深度仍足夠,但長時間沒開車也可能會讓胎體變形,造成抓地力同樣下滑,這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輪胎安全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