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回產品篇中曾提到,Continental 這次針對全新性能胎 SportContact 6 的發表所舉辦之全球媒體試胎活動中,內容共有靜態與動態兩種課程,靜態範疇者是室內課程,透過配方比例調配、輪胎製成與模具打造等內容,讓與會人士對 SportContact 6 有更詳盡的認知;而動態課程則是透過賽道試駕,來感受這款高性能胎的實力所在,並有三個關卡,其一是在潮濕的路段進行緊急煞車,另外兩個則是透過賽道繞行,體驗 SportContact 6 在高速激烈操駕下的表現與優勢。

高難度、落差大的 Bilster Berg 賽道

試胎活動舉辦地點為 Bilster Berg 賽道 ( Bilster Berg Drive Resort,這是一條在 2012 年才落成的賽道,位處於德國西北方的 Bad Driburg 市鎮,與 Continental 總公司所在的 Hannover,相距僅約莫 170 公里,相信這也是試胎活動選擇在此舉辦的因素之一。Bilster Berg 賽道總長 4.2 公里,共計 19 個彎道,而最著名的就是賽道起伏落差相當大,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一條賽道,自然也是測試輪胎表現的最佳舞台。

位於德國西北方、與 Continental 總公司相距僅約 170 公里的 Bilster Berg 賽道,是一條 2012 年才落成的賽道,為這次 Continental SportContact 6 新胎發表動態課程舉行的地方,賽道總長 4.2 公里,共計 19 個彎道,賽道起伏落差相當大,非常具有挑戰性,自然也是測試輪胎的最佳舞台。

Continental 將 Bilster Berg 賽道分成兩個區段,主要的高低落差都位在西半部賽道,而東半部賽道則主要是高速與直線;針對這兩段賽道的特性不同,Continental 也推出不同體驗內容,首先的測試內容,乃是在高低落差相當大的西半部賽道,體驗 SportContact 6 的實力。搭配車款則皆為性能鋼砲,分別有 Audi RS3、Mercedes-AMG A45 AMG、以及 Volkswagen Golf R,分組之後分別在教練車的引導之下,進行賽道繞行體驗。

Continental 將 Bilster Berg 賽道分成兩個區段,主要的高低落差都位在西半部賽道,而東半部賽道則主要是高速與直線;針對這兩段賽道的特性不同,Continental 也推出不同體驗內容,分組之後並分別在教練車的引導之下,進行賽道繞行體驗。

Audi RS3 的動力單元為一具 2.5 升直列 5 缸渦輪增壓引擎,動力數據為 367 匹以及 47.5 公斤米,搭配 S Tronic 7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僅需 4.3 秒即可完成;隸屬於 Mercedes-AMG 的 A45 AMG,其搭載的傳動配置為 2.0 升直列 4 缸渦輪增壓引擎,能供輸 360 匹的最大馬力,以及 45.9 公斤米之最大扭力,與之搭配的乃是 AMG Speedshift DCT 7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在 4.2 秒內即可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

在高低落差相當大的西半部賽道,搭配車款皆為性能鋼砲,分別有 Audi RS3、Mercedes-AMG A45 AMG、以及 Volkswagen Golf R。

至於 Volkswagen 的 Golf R,動力單元為 2.0 升直列 4 缸之渦輪增壓引擎,動力數據雖是三者中最小,但仍舊是一輛 300 匹最大馬力,38.7 公斤米最大扭力輸出的性能鋼砲,變速系統則是採用 6 速 DSG 自手排變速箱,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需時 4.9 秒。總的來說,這個階段的體驗,乃是呼應高性能的產品初衷,在三輛至少 300 匹最大馬力、加速表現 5 秒內的性能鋼砲上,SportContact 6 有著加乘的效果。

足蹬 CSC6、性能鋼砲更顯出色及樂趣

這三輛性能鋼砲雖然性格不同,但都擁有相當出色的扭力與馬力,雖然有教練車在前方引導,但 Bilster Berg 賽道的高低起伏,陡峭上坡後的頂點處,與彎道的組合讓視野有很大死角,而陡降下坡與左彎的連續組合,再加上對輪胎性能尚未孰悉的影響,腳下油門的收放略為保守。但在數圈的熟悉賽道之後,確實地發現 SportContact 6 不但能緊緊抓住路面,將動力完整地傳遞釋出,面對側向的力道擠壓,也都能輕鬆面對。

雖然 Bilster Berg 賽道高低起伏,讓視野有很大死角,但在數圈的熟悉賽道之後,確實也可發現 SportContact 6 不但能緊緊抓住路面,將動力完整地傳遞釋出,面對側向的力道擠壓,也都能輕鬆面對。

舉例來說,在 Bilster Berg 第 19 號彎到之後,就是陡降坡然後緊接著是大弧度的 11 號彎,重力加速度以及左彎右傾的狀況,考驗著輪胎抓地力與胎壁表現,一開始出 10 號彎後的減速幅度較大;不過隨著賽道的熟悉、以及逐圈降低減速幅度後發現,只需要稍稍點一下煞車,順著 10 號彎的彎頂點,SportContact 6 都能以輕快的節奏、甚至沒有絲毫尖叫聲響的征服接下來的 11 號彎。前面有提到,雖然 Audi RS3、Mercedes-AMG A45 AMG、以及 Volkswagen Golf R 的個性皆不相同,但在 SportContact 6 的加持下,對各自性能的展現都有極佳助益。

廣  告

在體驗完 Continental SportContact 6 與性能鋼砲的組合後,下一階段的體驗課程,乃是 SportContact 6 在濕地制動效果的展現,測試場地為賽道外的空曠區域,在由椎筒排列標示出的直線道上,加速至 90 公里並維持,經過標示地點後開始制動煞停。原本需要灑水在地上以利測試,不過輪到臺灣媒體一行時,正好滂沱大雨,因此不需要另行灑水。而測試車輛為 Porsche Cayman,對照組的輪胎則是原廠在 SportContact 6 開發過程中,開發出來的兩款實驗作品,分別為 Evo 1 以及 Evo 2。

第二階段的體驗課程,乃是 SportContact 6 在濕地制動效果的展現,測試場地為賽道外的空曠區域,在由椎筒排列標示出的直線道上,加速至 90 公里並維持,經過標示地點後開始制動煞停,測試車輛為 Porsche Cayman。
為了體驗 SportContact 6 的濕地制動效果,Continental 還帶來 SportContact 6 開發過程中所開發的兩款實驗作品:Evo 1 以及 Evo 2。原廠工程師表示,Evo 1 乃是第一個試做成品,在溼地的抓地力表現不佳,Evo 2 則擁有出色的排水效果,甚至單就濕地制動的測試結果,Evo 2 甚至比 SportContact 6 來得出色。

原廠工程師表示,Evo 1 乃是第一個試做成品,在溼地的抓地力表現不佳,讓工程團隊知道需要作出那些調整,隨後推出的試做成品就是 Evo 2,相比於 1 號原型作品的 Evo 1,Evo 2 擁有出色的排水效果,單就濕地制動的測試結果,Evo 2 甚至比 SportContact 6 來得出色。在 SportContact 6、Evo 1 以及 Evo 2 每一款皆測試過兩回合後,結束了測試體驗,並回到室內進行數據分析,單就制動效果來看,Evo 1 在溼地上的制動效果最差,Evo 2 的煞車距離則最短,至於 SportContact 6 則與 Evo 2 的制動效果在伯仲之間。

在 SportContact 6、Evo 1 以及 Evo 2 每一款皆測試過兩回合後,單就制動效果來看,Evo 1 在溼地上的制動效果最差,Evo 2 的煞車距離則最短,至於 SportContact 6 則與 Evo 2 的制動效果在伯仲之間。

天雨路滑、均衡實力絕佳舞台

最後一段的體驗內容,乃是在高速度段較多的東賽道進行,試駕車款清一色為 Porsche Cayman R,共分為三組,各組配置不同之輪胎,分別為 SportContact 6、Evo 1 以及 Evo 2;教練團在體驗開始前的講解中提到,這節體驗設定的主要用意,在於了解 SportContact 6、Evo 1 以及 Evo 2 在高速操控表現上的差異性。每一位學員在兩段長直線賽道上,需要進行左右來回的轉向,有點類似於蛇行的繞行,每一輛 Cayman 的方向盤後方,都裝有指標與感應裝置,駕駛人需要維持時速 100 公里至 110 公里間,在小於 10 度之間左右轉向,裝置會記錄有效數值進行分析。

高速度段較多的東賽道體驗中,主要用意在於了解 SportContact 6、Evo 1 以及 Evo 2 在高速操控表現上的差異性。每一位學員在兩段長直線賽道上,需要進行左右來回的轉向,有點類似於蛇行的繞行,每一輛 Cayman 的方向盤後方,都裝有指標與感應裝置,駕駛人需要維持時速 100 公里至 110 公里間,在小於 10 度之間左右轉向,裝置會記錄有效數值進行分析。

如此設定的測試條件,其實乃是回覆 SportContact 6 推出前,測試團隊所進行的測試內容,也是為何沒有選擇 Evo 1 以及 Evo 2 的原因;臺灣一行媒體首先體驗的乃是 Evo 1,離開 Pit 之後,首先面臨的就是連續右彎與上坡路段組合。大雨滂沱的天候中,搭配 Evo 1 的 Cayman 在彎道中,一旦油門稍稍加多,車尾就會往外側滑開,也因此進入直線、依循前導教練車的步調,來回左右小幅度轉向時,心中多了一些忐忑。時速 120 公里左右、進入 Bilster Berg 賽道第 17 灣,Cayman 的車尾向外側滑開,只好稍稍收點油門,並快速反方向修正一下,才又回復穩定。

最後一段的體驗內容,乃是在高速度段較多的東賽道進行,試駕車款清一色為 Porsche Cayman R,共分為三組,各組配置不同之輪胎,分別為 SportContact 6、Evo 1 以及 Evo 2。

繞行數圈後返回 Pit,這次換上足蹬 Evo 2 的 Cayman,相同路線與天候環境下,Evo 2 在溼地表現出顯著效果,起初幾個彎道因 Evo 1 所留下的印象,因此油門就顯得非常保守,隨著彎道中車尾穩定性的展現,才再行逐步加深油門深度。Evo 2 在擁有更優異之抓地力表現下,征服賽道的腳步也更為快捷,不過,幾個彎道下來卻也感覺到,Evo 2 在側向表現上似乎仍有所不足。

SportContact 6 在乾地、濕地、激烈操駕、制動性等部分,都有著相當均衡的表現,在試駕過程中也清楚感受到,其才可將 Porsche Cayman R 的實力更完整地發揮而出,轉向表現也更為靈敏與準確。

最後一趟則是換成駕馭本次主角、整體表現最為均衡的 SportContact 6,除在溼地上擁有出色的抓地力展現,從方向盤與座椅傳遞而來的回饋,有著更為清晰的感受,來到進行轉向測試的路段,連續來回左右小幅轉向,SportContact 6 較 Evo 2 更為出色的優勢立顯,轉向時的精準性,乃是 Evo 2 所不及者,同時在彎道中,也展現了更為穩定的支撐性,給予駕駛人更充足的信心,也將 Cayman 的性能更完整的傳遞而出。

SportContact 6 在溼地上亦擁有出色的抓地力展現,從方向盤與座椅傳遞而來的回饋更為清晰,連續來回左右小幅轉向,較 Evo 2 更為出色的優勢立顯,轉向時的精準性,乃是 Evo 2 所不及者,同時在彎道中,也展現了更為穩定的支撐性。

在一整天於 Bilster Berg 賽道上、不同類型與區域的試胎體驗,確實地感受到作為 Continental 高性能輪胎的代表,SportContact 6 在乾地、濕地、激烈操駕、制動性等部分,都有著相當均衡的表現,在試駕過程中也清楚感受到,其將諸多性能車款的實力,更完整的發揮而出,連轉向表現更為靈敏與準確;甚至在體驗完後,立刻興起想要為家中愛車添購新胎的念頭。可惜的是 Continental 針對這款高性能輪胎,僅推出最小 19 吋的選擇,鎖定高階市場的目標相當明確,為愛車添購性能新胎的想法,再等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