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氣流旺盛,每每早上還酷熱難耐,到了下午就傾盆雷雨,甚至多縣市出現淹水狀況,對於用路人來說,雨天行車的安全「眉角」更多,除了最基本的輪胎、煞車外,可能常被忽略的,還有汽車雨刷的性能,這裡指的性能包含刮拭的效率、視線清晰度、排水性能等等;本次 U-CAR 藉著機會,要實際體驗測試 Bosch 推出的 AeroTwin 旗艦型空氣動力軟骨雨刷產品,看看究竟表現如何。
Bosch AeroTwin 旗艦型空氣動力軟骨雨刷
先前 U-CAR 曾經報導過 Bosch AeroTwin 雨刷的訊息,這款產品主打高階、旗艦的定位,運用了許多 Bosch 的獨家科技與技術,包括了專利非對稱型的空氣動力學導流片、Bosch 三層合成橡膠技術、獨家 Evodium 記憶鋼條技術、膠條表面的專利 EPDM 鍍層技術等等,但礙於時間的關係,並沒有長時間的體驗。
而本次,藉著我自己車上的雨刷替換的機會,親身試用這款 Bosch AeroTwin 雨刷,看看和原車雨刷相比有何差異。
首先,從包裝上,可以看到 Bosch AeroTwin 的字樣,產地為比利時,尺寸則是按照車型而有所不同,基本上可以從車主手冊,或是到 Bosch 的網站查詢自己的愛車是否有支援、以及尺寸規格,本次試用的是 24 吋搭配 19 吋的組合。
打開之後,映入眼簾的就是 AeroTwin 的辨識度極高的本體,採用非對稱的空氣動力學導流片設計,可以看到長長厚厚的造型,和一般印象中雨刷的扁長外觀很不一樣;本次使用的 AeroTwin 雨刷接頭為 Volkswagen 集團專用的規格,包括 Passat 、Golf 、Touran 、Jetta 、Scirocco 等車系,以及 Skoda Yeti 等,都適用該規格。
實際安裝 DIY
以本次體驗的 Skoda Yeti 來說,換裝雨刷相當簡單,首先將雨刷臂輕輕拉起,按壓雨刷接頭機構處的一處按鈕後,就能解除雨刷臂和雨刷的連結,接著再將接頭分離,即完成舊雨刷的拆卸。
移除舊雨刷後,此時由於雨刷臂的金屬部位直接暴露在外,須注意拉住雨刷臂讓其不要回彈至擋風玻璃上,否則很有可能造成擋風玻璃的破碎。接著取出新雨刷,確認接頭方向之後、順著插槽接上即可,此時可比較新舊雨刷接頭的差異,Bosch AeroTwin 的接頭明顯較長,並設計有滑槽,取出與安裝時須調整特定角度才能套入,而舊雨刷則無,此特性也能確保雨刷接頭的牢固性。
在此分享幾個雨刷使用的小訣竅,首先,有些駕駛人會在雨天停車時,將雨刷臂往上拉起固定,想藉此加速雨刷膠條的乾燥、或是避免雨刷膠條與擋風玻璃的過久接觸,但其實此舉會對雨刷臂內部的彈簧造成不良影響,嚴重者可能須更換彈簧機構,應該注意避免因小失大。
其次,若駕駛人有使用前檔的撥水劑,會對雨刷的刮拭效果產生影響,而有鑑於市面上的撥水劑種類非常多,會對雨刷造成何種影響,在本篇文章不做探討,但提醒駕駛人,有時發覺新換雨刷的效果非常差,先不要急著怪雨刷,而是應該同時檢查前擋風玻璃的因素。
此外,有些消費者在購買雨刷時,可能因為缺貨等因素,而購買不符合愛車尺寸的雨刷,而根據雨刷產業人士的見解,車輛在開發階段,所搭配的雨刷臂、馬達、雨刷型式,都是經過計算的,若擅自改變其中一個變因,都有可能導致效果下降,例如換了更大尺寸的雨刷,除了表面積壓力改變而影響刮拭性能外,對雨刷馬達的負荷可能也會有影響;所以,建議網友,應該遵照原廠標示的雨刷尺寸進行更換。
實際體驗:刮拭排水效果大幅提升
經過實際的更換與體驗後,最大的差異就是雨刷刮拭的效果,以我們在下雨天的情境、以及使用定量灑水的測試中,新的 AeroTwin 刮除水分的速度以及排除水分的量,都比舊的雨刷明顯更佳,這點可以從我們拍攝的比較影片中看到。
其次,AeroTwin 在運作的時候,於一樣的前擋風玻璃條件下,比舊有雨刷更順暢、穩定,當然由於新舊狀態的差異,使得雨刷效果在理論上就會有所不同,但即便如此,以筆者印象,車上原本雨刷在全新狀態下,刮拭效果可能還是略遜 AeroTwin 一些。
對比原廠的雨刷性能水準,Bosch AeroTwin 可說絲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這與 Bosch 長久以來就是全球主要車廠合作夥伴有相當的關係,藉由合作開發、OEM、技術研究等,累積了眾多的專利門檻,性能自然名列前茅;而就售價相比,Bosch 高階的軟骨雨刷亦較其他競爭品牌更為高些,用多一些的金錢換取更佳的雨天行車視野,值得嗎? 我個人認為這個安全的投資相當划算。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