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車輛安全議題不斷為國人所關注,特別是在網路發達、行車記錄器幾乎是每輛車必裝的配件後,透過網友上傳一些影片,可以發現幾乎天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危險行車、甚至是車禍的發生。而在 2018 年 3 月 10 日,國道 1 號虎尾段更發生一起 Honda CR-V 翻車造成 1 死 4 傷的悲劇。
U-CAR 除了表示哀悼之外,由於警方調查表示,翻車的 CR-V 內,5 名乘客疑似都未繫上安全帶,使得副駕駛座的乘客更因此頭部遭重擊致死,因此想再次呼籲大家,除了關注車體結構、安全配備是否充足之外,最基本的安全帶若沒繫上,一切保護都是白搭。
再堅固的車體、豐富的主被動安全配備,仍須建構在乘客安全固定在座位上
國人對於車輛安全的意識抬頭,會關注車體結構的保護效果是否安全、主被動安全配備、氣囊數等等是否足夠,無非是希望在發生車禍時,能減少車內乘客的傷害指數。不過,即使車廠再怎麼對車輛研發、測試,這些絕對都是建構在車內乘客正確乘坐並使用安全帶,包含兒童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現今法規已開始將 ESC 循跡防滑系統、TPMS 胎壓偵測等等,列為新式車輛的標準配備,無非都是希望讓駕駛可以多注意車況,包含確保輪胎狀況,才能讓 ABS、ESC 等等的安全配備發揮效果。當然,越來越多新車還會搭載 AEB 緊急煞停、RSC 車輛防滾系統,或像是 Volkswagen 的 MCB 二次碰撞預煞系統,這些提供了車輛失控時的第一、二道應變,避免造成更嚴重的情況。
然而,一旦這些配備仍避免不了車輛失控而發生追種,甚至像休旅車的重心較高,更易發生如 3 月 10 日的國道翻車事件時,這時雖考驗著車體結構是否夠堅固,但是如果車內乘客沒有繫上安全帶,那一切也會是白搭。
尤其車輛翻滾時,從美國安全系統供應商 IMMI,以美國校車內的人偶有無綁安全帶,進行了撞擊、翻滾的測試,從影片中可明顯看到未綁安全帶的假人,受到嚴重的甩飛等狀況。
透過美國 IIHS 或是歐洲 Euro NCAP 在評鑑車輛安全時,絕對將「安全帶提醒裝置」列為評鑑項目,甚至安全帶是否有預縮系統,都在衡量的標準內,可見安全帶雖已是再基本不過的配備,重要性卻相當高。
依照筆者過去撰寫 NCAP 評鑑的經驗,不乏有一些車款雖然有著完整的氣囊數與配備,但是可能會因為沒有預縮裝置、或者安全帶固定效果不佳,使得 IIHS 或 Euro NCAP 會評論該輛車的安全帶無法讓假人更準確的撞擊在安全氣囊上,而給予一些扣分。由此可知,要發揮氣囊或車體結構保護,沒有安全帶好好的固定乘客,保護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後座若沒繫上安全帶,將造成前座乘客傷害加重
接著再引用日本 JAF 自動車聯盟曾經的其中一部示範影片,從中可以看見,車輛時速 55 公里撞擊前方時,右後座的假人由於沒繫上安全帶,在車內完全飛起翻滾,並且再撞擊副駕駛座位。
JAF 也公布頭部傷害指數 HIC,依照國內撞擊法規的規範,HIC 指數必須在 1,000 以內才算合格,超過 1,000 便有很高的機率造成嚴重損害,超過 2,000 更是幾乎肯定必造成重傷。而在測試影片中,後座未繫安全帶假人的 HIC 指數高達 2,192,前座因為受後座假人波及,也有 1,171。
雖然此測試牽涉到車體保護效果,但且不論車輛問題,JAF 想傳達的是車輛發生意外時,沒繫上安全帶的乘客不僅讓自己造成重傷,也會加大對其他乘客的影響,危險性非同小可。
最後,也要再一次提醒如果後座有兒童,務必要使用符合其身材與年齡的兒童安全座椅,並且正確的安裝使用,此議題也是 U-CAR 近年來不斷呼籲讀者的部分,才能確保兒童幼小的身軀在意外發生時,帶來足夠的保護效果。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