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臺灣的 ER 酯類機油,由創研特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總代理進行銷售服務、而雖然是臺灣的機油品牌,然而旗下所研發販售的商品都經過不少國際協會、各大車廠的認證,不論是美國石油協會 API 、日本車輛標準組織 JASO,或者像是德國的汽車大廠:BMW、Mercedes-Benz、Volkswagen 等等,也都有認證通過。

為了深入瞭解 ER 酯類機油能帶來什麼潤滑效果,還能得到德國車廠的肯定,因此本次直接以 BMW 118i 作為測試車款,並且為其添加 SN 等級、番號為「5W40 道路版」的 ER 酯類機油,看看臺灣機油碰上德國車會蹦出什麼新滋味。

本次直接以 BMW 118i 作為測試車款,並且為其添加 SN 等級、番號為「5W40 道路版」的 ER 酯類機油,看看臺灣機油碰上德國車會蹦出什麼新滋味。

酯類機油究竟是何方神聖?

看到「酯類機油」四個字,想必對於多數車主來說並不熟悉。也先簡單帶讀者了解,機油原則上主要以基礎油再加入添加劑之後而成,基礎油的分類有 3 種如下:

  1. 礦物油:由地底下挖出的原油再加以提煉而成,常稱為 Mineral Oil 或是 Multi-Grade(複級機油),有些礦物油僅標示 Motor Oil。礦物油中的分子結構存在著部份支鏈,強度較差,所以若較為激烈操駕,容易產生機油裂化變質而大大降低潤滑效果,形成「機油衰退」。
  2. 半合成機油:等級介於礦物油與全合成油,一般認爲其合成的添加成分要大於 30~35%才可以稱爲半合成油品,產品標籤上通常會印有 Synthetic、Semi-Synthetic、Synthetic Based、Synthetic technology、Top Synthetic 或 Part Synthetic 等標示。半合成機油通常由礦物油及部份合成機油混合,各廠商調配比例各有不同與使用的添加劑之不同,而形成機油的品質與性能差異。
  3. 全合成機油:100%完全都是合成的機油,像本次化學合成製造的酯類機油即為一種全合成機油,主要成分不是單一類型的化合物,是包含元素組成、分子結構和性能相差很遠的多類化合物,因此得到良好的抗高溫氧化,較不易變質,尤其優異的熱穩定性,不易產生熱衰竭,也可拉長換油週期。產品標籤上通常會印有 100% Synthetic、Fully Synthetic 等標示。

另外美國 API 石油協會也將基礎油分為 5 大類:

  1. Group I:傳統溶劑精煉而成,最簡單的精煉程序,不改變其烴類結構。
  2. Group II:傳統溶劑精煉,再經過化氫裂解製成,製程較 I 類基礎油來得複雜,主要以化學過程為主。由於此類基礎油的烴分子飽和度較高,因此具有較高的抗氧化性,且基礎油的顏色較為清澈。
  3. Group III:是用全加氫裂解技術製成,在比 II 類基礎油更高壓及更高熱的環境下的加氫裂解製成,在此較費時及較嚴苛的製造過程下,可生產出最純淨的基礎油。此類基礎油在性能上遠遠超過 I、II 類基礎油,有些 III 類油的性能可與聚α-烯烴(PAO)相媲美,其價格卻便宜得多。
  4. Group IV:指的是聚α-烯烴(PAO)合成油。常用的生產方法有石蠟分解法和聚合法。這類基礎油可在最極端的高溫或低溫下仍提供良好的潤滑效果。PAO 亦可在 130~150°C 的溫度持續工作數百小時至數千小時。不過 PAO 基礎油難以溶解許多潤滑添加劑,因此絕大多數 PAO 潤滑油都會添加小部份比例的有機酯(Ester)或礦物油來幫助溶解添加劑。
  5. Group V:除 I~IV 類基礎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皆統稱為 V 類基礎油,包括矽氧樹脂、磷酸酯、聚亞烷基二醇(PAG)、多元酯等等。這些合成油通常是用來與 I~IV 類基礎油混合以提升其效能。
美國 API 石油協會將基礎油分為 5 大類,而酯類機油屬於 Group V 的合成油。圖為 ER 機油獲得美國 API 認證之頁面。

所以基本上酯類機油就是一罐全合成機油,因為藉由酯類的特性:抗氧化能力強、溶解性佳、生成酸性物質的量少,用於車輛的機油中能讓引擎的金屬充分受油膜保護,降低齒輪及軸承磨耗,加上低溫流動性良好,增加冷車引擎保護性、高溫下也不易形成積碳與油泥,為引擎帶來良好的潤滑效果。

ER 酯類機油屬於全合成機油,其低溫流動性良好,冷車引擎保護性極佳、高溫下不易形成膠質漆與結碳,而且良好的抗高溫氧化不易熱衰竭與變質,同時抗磨性能佳,降低齒輪及軸承磨耗。

測試車輛:BMW 118i,更換機油:ER 酯類機油 5W40 道路版

對於油品的選擇更換,在 U-CAR 過去各種機油的測試報導中皆曾與讀者介紹過:

  1. 機油最常見的 SAE 黏度等級標示法 (例如 5W40) ,前者 5W 黏度數字代表低溫黏度值,可用以判斷引擎低溫啟動時的難易度,通常在 0W~20W 之間;後者黏度數字 40 則用來判斷「高溫環境」下的油膜韌度,通常在 SAE 20~60 之間。
  2. 若依臺灣的氣候環境,冷啓動能力基本上不會有問題,因此選購機油時不必太擔心低溫黏度值。
  3. 在臺灣選購,主要判斷「高溫環境」時的機油黏度等級,簡易的依據供大家參考,新車:SAE 20~40;5~10 年車:SAE 30~40;10 年以上老車:SAE 50~60。
  4. 各車廠基本上在車主手冊中都會註明車輛適用的認證規範,不論是國際認證的標準,或者是自家車廠的規範要求,因此選擇油品應看看該機油是否有符合自己車輛的認證。

本次測試的 BMW 118i,在原廠的認證規範下,建議油品需有 BMW Longlife 01 的認證,而正好 ER 酯類機油 5W40 道路版通過包含 API SN、BMW Longlife 01、BMW Longlife 04 等認證,因此便藉由 5W40 道路版,來感受由臺灣研發生產的 ER 酯類機油之功力為何。

ER 酯類機油 5W40 道路版通過包含 API SN、BMW Longlife 01、BMW Longlife 04 等認證。

ER 酯類機油 5W40 道路版裡面的成份包含:全合成酯類基礎油、ER-600P 多功能黏度指數改進劑、ER-140-A8 引擎油多功能複合劑、ER-14K90A 分子α鍵結構補強劑,在這些成份的調配之下,公司標榜油膜強韌、防止油泥產生、減少積碳、不易揮發氧化等特性。

不過如果只是老王賣瓜那就算了,然而經過有 API SN 的認證下,SN 等級油品是被設計來為活塞和渦輪增壓器提供更好的高溫保護,進行更嚴格的油泥控制和油封相容性,因此像 118i 的引擎擁有渦輪增壓系統,SN 等級認證能確保 ER 酯類機油 5W40 道路版能符合渦輪增壓系統動力的潤滑需求,且 SAE 40 黏度高、油膜更強韌,因此擁有更好的抗剪力,帶來更佳的高溫保護性和潤滑性。

ER 酯類機油 5W40 道路版經過有 API SN 的認證,因此像 118i 的引擎擁有渦輪增壓系統,便能確保機油符合渦輪增壓系統動力的潤滑需求。

有了 API 最高 SN 等級,再加上 BMW Longlife 01、Longlife 04 的認證,其中 Longlife 01 代表機油可用於 2002 年後 BMW 多數的引擎;Longlife 04 則是以 ACEA A3 規範為基準,加入 BMW 自行訂定的要求,屬於 BMW 目前最新的認證規範,代表其有通過柴油粒子濾清器(DPF)的測試,能適用於 BMW 新一代汽柴油引擎,可取代包含 Longlife 98、Longlife 01 之機油使用。

BMW Longlife 01 代表機油可用於 2002 年後 BMW 多數的引擎;Longlife 04 則是以 ACEA A3 規範為基準,加入 BMW 自行訂定的要求,屬於 BMW 目前最新的認證規範,可取代包含 Longlife 98、Longlife 01 之機油使用。
廣  告

實際更換機油紀實

為了執行本次的機油測試,筆者前往位於新莊的「Motul 愛快動力工坊」進行機油的更換。雖然主要作業就是更換機油,不過更換完成後,技師仍簡單的為車輛的 5 油 3 水進行確認,同時包含空氣濾網清潔、電瓶電量的檢查、胎壓檢查等等,確保車況無虞。

為了執行本次的機油測試,筆者前往位於新莊的「Motul 愛快動力工坊」進行機油的更換。
除了更換機油之外,技師仍簡單的為車輛的 5 油 3 水進行確認,同時包含空氣濾網清潔、電瓶電量的檢查、胎壓檢查等等,確保車況無虞。

在將原本引擎內的黑色舊機油流完之後,接著技師便將 4 罐金黃色的 ER 酯類機油 5W40 道路版依序添加至引擎內,而 1 罐的容量為 1 公升,因此總計添加了 4 公升的機油。

而在添加完成之後,技師為確保油量不會過多或過少,因而對引擎的運轉造成損傷,所以發動引擎熱車,讓引擎到達工作溫度後,再將車輛熄火等候約 3 分鐘,接著便檢查機油量尺上的油漬是否介於刻度上、下限間。

技師將 4 罐金黃色的 ER 酯類機油 5W40 道路版依序添加至引擎內,而 1 罐的容量為 1 公升,因此總計添加了 4 公升的機油。
添加完成之後,技師也再次檢查機油量尺,以確保油量不會過多或過少,因而對引擎的運轉造成損傷。

手排車換油上路測試:油門輕快、速度提升不必過於重踩油門

接著實際上路進行測試,礙於時間緣故,本次無法像過往一樣長期體驗或者針對油耗、加速進行換油前後的差異比較,然而實際駕馭體驗換上 ER 酯類機油的 118i 之後,若要簡短以一句話形容,那就是:「國外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

過往大家熟悉的機油品牌可能大多是歐洲國家的老牌機油,也可能覺得國外的機油品質較有保障,不過實際體驗過後,可感受到酯類機油的特性帶來的潤滑保護效果,發覺這輛車齡將近 3 年的手排 BMW 118i,油門變的輕快,不必透過太深的油門便可加速前進,引擎反應頗為敏捷。

實際駕馭體驗換上 ER 酯類機油的 118i 之後,發覺這輛車齡將近 3 年的 BMW 118i,油門變的輕快,不必透過太深的油門便可加速前進,引擎反應頗為敏捷。

正因為這輛 118i 為手排車,因此換檔之後的補油是否更為順暢的測試體驗,是一般的自排車鮮少有機會能感受的換機油前後之差異,而當駕駛過程中以 2,000 轉換檔時,進檔之後的補油更順,動力銜接上更為靈巧,尤其對於市區路段走走停停的狀況下,駕駛手排車能夠以更為順暢的踩油門方式駕駛,帶給車上的乘客更好的乘坐品質。

這輛 118i 為手排車,因此換檔之後的補油是否更為順暢的測試體驗,是一般的自排車鮮少有機會能感受的換油差異。
當駕駛過程中以 2,000 轉換檔時,進檔之後的補油更順,動力銜接上更為靈巧。

當然,由於這輛 118i 的車齡還算年輕,或許改用黏度等級 5W30 的油品更能帶來輕快的駕馭感受,不過 ER 酯類機油對於提供引擎內部潤滑效果的表現絕對不亞於市面上的其他潤滑油大廠,引擎震動部分雖然與更換前差異並未說特別明顯,但仍能感受到有微幅減少,也難怪能夠獲得德國各大車廠的認證審驗。

ER 酯類機油對於提供引擎內部潤滑效果的表現絕對不亞於市面上的其他潤滑油大廠,引擎震動部分雖然與更換前差異並未說特別明顯,但仍能感受到有微幅減少。

要特別提到,這罐 ER 酯類機油 5W40 道路版,算是少數得到目前 BMW 最新 Longlife 04 認證之 5W40 黏度的機油,由於市面上要找到獲得 Longlife 04 認證的機油,絕大多數都是尋得黏度等級 5W30 的機油,所以如果車主想為自家 BMW 車款選擇黏度較黏的 5W40 機油產品,ER 酯類機油 5W40 道路版確實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機油選項,為愛車注入新生。

ER 酯類機油 5W40 道路版,算是少數得到目前 BMW 最新 Longlife 04 認證之 5W40 黏度的機油,所以如果車主想為自家 BMW 車款選擇黏度較黏的 5W40 機油產品,ER 酯類機油 5W40 道路版確實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機油選項。

至於 ER 酯類機油的機油衰退狀況,是否真能發揮其酯類特性的效果,則有待時間的考驗,不過筆者對於此機油的潤滑性能表現保持樂觀態度,待未來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長時間使用對於 ER 酯類機油的考驗成果為何。

至於 ER 酯類機油的機油衰退狀況,是否真能發揮其酯類特性的效果,則有待時間的考驗,不過筆者對於此機油的潤滑性能表現保持樂觀態度。

而且這罐 ER 機油 5W40 道路版其實也通過包含 Porsche A40、Volkswagen 502 00、Volkswagen 505 00、Volkswagen 505 01、Mercedes-Benz 229.51 等德國汽車大廠的認證,相信可以滿足更多車主們對於黏度指數 5W40 的油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