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inental 德國馬牌輪胎最早於 2024 年 4 月在澳洲雪梨發表 APAC 市場的旗艦胎款 MaxContact MC7,MC7 在產品位階主打的是高階市場,強調兼容高操控性能與靜謐性,原廠稱其為「Sporty Silent」,在臺灣的產品定位僅次於 SportContact 7。

而 U-CAR 編輯部除在 2024 年 5 月就於澳洲雪梨第一手體驗 MaxContact MC7 在賽道上的性能實力外,MC7 同年 6 月在臺上市後,我們也帶來 MC7 在公路上的表現,並且前進麗寶國際賽車場,以半天賽道日的強度,一窺 MaxContact MC7 的性能極限邊緣。


不過為了一探 MC7 在日常使用的表現,筆者也決定用自身的愛車 2020 年 Ford Focus ST-Line Lommel 賽道特化版五門掀背進行換裝,來實地感受其在長期使用下的性能魅力、以及原廠強調的靜音表現進化,究竟是否有感。
而筆者愛車原先使用的胎款,在 2021 年換裝後已經過 6 萬公里的行駛,不僅還遠遠尚未觸及安全線、胎溝深度還有約 4mm 左右的餘裕,整體磨耗仍有出色表現,算是相當符合當初通勤胎定位的預期。不過其靜音表現就非產品主打、甚至也隨時間就已有衰退,因此筆者此次換裝也特別著墨 MC7 的靜音表現,看看前後比對之下,MC7 在產品主打的靜音強化功力。

就用車型態而言,筆者算是相當頻繁使用車輛的駕駛,受惠於車輛本身就搭載 Ford Co-pilot360 駕駛輔助科技,讓筆者透過高速公路南來北往的機率相當高,在 2025 年 3 月中旬換裝 Continental MaxContact MC7 之前,儀表板顯示的總里程就已來到 9.4 萬公里。如今換裝為 MC7 胎款後,使用近 1 個月已累積 2,000 公里的里程。

兼顧「性能」與「靜音」的產品實力實證,進行長期測試換裝體驗
從產品位階來看,MaxContact MC7 在臺灣市場的產品定位,若以操控等級來區分,僅次於 SportContact 7 之下,屬於高階的輪胎產品線。在 MaxContact MC7 的開發階段,Continental 表示原廠進行了市場回饋蒐集以及調查,對比 MC7 與 SportContact 7 最主要的差異點,在於 MaxContact MC7 強化了在舒適性與靜謐性的表現,成為更符合亞洲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同時也展現 Continental 品牌所強調「Sporty Silent」的產品特色。

在換裝之前,由於筆者使用的前一款胎款是以運動性加上長里程磨耗通勤特性為主;至於此次換上的 Continental MaxContact MC7,則是在運動性的產品位階更高,卻有著相當強調靜音表現的產品特質,讓筆者相當好奇 MC7 在日常使用如何兼顧「性能」與「靜音」的產品實力,因此在 3 月中旬就前往新北市三重德國馬牌 Best Drive 三重勁車坊進行安裝。

進入店內,技師詳細說明換胎流程,先行將筆者的舊胎換下。店內擁有多款專業換胎機器、檢測儀器,甚至更配有自動升降輪胎的拆胎機,由技師將舊胎從輪框拆下,並且換上新胎後,就將新胎與輪框降下,整體操作更為省力且安全,接著於平衡機上進一步做好平衡、胎壓等設定。
現場除配置最新世代的 Beissbarth 百世霸 3D 電腦定位機,技師透過四輪定位儀進行光學定位後,仔細的調整輪胎的束角、外傾角、後傾角。調整完後,技師在確認新胎在愛車上的胎壓、平衡、定位皆無虞後,便完成整個安裝程序,整體換胎過程僅耗時約 1.5 小時。


而從產品規格本身來看,筆者此次換裝的 18 吋 Continental MaxContact MC7,尺寸為 235/40 R18 95Y,主要在輪胎極速等級從前款胎的 W(極速 270 公里)、變為 Y(極速 300 公里),產地為泰國製。3T 指標標示部分,Treadwear 磨耗指數為 360,Traction 濕地抓地力為最佳的 AA,Teperature 抗熱性能標示為 A 等級。

根據 Continetal 原廠指出,MaxContact MC7 產品的核心技術主要使用了 4 個英文縮寫: C.T.R.L,不同的字母各有其涵義,而 C.T.R.L 恰好又有 Control 的意思,是原廠用來比喻 MC7 抓地力可以掌握各種路況的內涵。

其中字母 C 全名是為 Cornering Macroblocks,意思是強調透過胎塊與花紋設計的最佳化,讓輪胎的胎塊能夠在車輛過彎時提供支撐力,增加過彎的性能。
T 則是 Two in 1 NoiseBreaker 3.0 的縮寫,代表二合一功能噪音抑制器 3.0 技術,主要透過位於胎肋條的內部下方,形狀像是一個收縮的通道,可以打破噪音聲流通過時的能量分布,而能量與頻率被干擾之後,傳進人耳的感受程度就會大幅下降,進而達到抑制噪音的效果。

R 則是 Reflex Compound 的縮寫,代高剛性強度膠料配方,Continetal 透過特別設計的橡膠聚合物,讓輪胎因受力而變形的情況減輕,讓轉向與過彎時擁有更佳的支撐性與操控性。
L 代表的是 Laser-cut 3D Sipes,意思是雷射切割花紋設計,透過特殊的胎面花紋讓溼地的水分快速排出,提升輪胎的溼地煞車與抓地力效果。這點我們從此次的胎紋表面,就能夠清楚看到其 3D 雷射切割花紋由星形、閃電形、排水花紋組成,上述花紋一起從多個方向切割水膜,可有效將水從溝槽中排出。

彙整而言,在 MaxContact MC7 上採用的科技,包含「抓地花紋設計」、「噪音抑制系統 3.0」、「高剛性強度膠料配方」、「3D 雷射切割花紋」等 4 大項,強調可帶來精準操控,快速排水,高效制動、以及動中求靜的降噪設計。

運動性超乎預期,靜音表現也讓人喜出望外
筆者在愛車 Focus 換裝 MaxContact MC7 上路前,多少會對於 MC7 是否真能帶來上述效果持保留態度。
不過換裝新胎 MC7 上路後,筆者最明顯的初步感受就是胎壁比起前胎更為軟 Q,整體調性更搭配車輛 Ford Focus 的歐洲車底盤回饋。但 MC7 並不會說將駕駛所需要知道的路面資訊與路感過濾掉,而是透過具有韌性的胎體傳遞,讓駕駛在維持一定的舒適度之餘,也能保留相當具有運動感的駕駛體驗。

此外,MC7 在整體的煞停體驗部分,也帶來更線性的制動過程。筆者的前胎雖然整體的運動性與制動性也有不俗表現,差異在於前胎煞車時踩的第一下會有快速點頭,但後段時的制動力就未若初段來的「有力」。
不過在換上 MC7 後,在一樣的原廠輪框與煞車來令片等環境下,MC7 在踩下煞車的第一腳,就給予持續穩定的制動,相當方便筆者在市區走走停停時、放開油門滑行再制動,而不用像過往擔心快速制動時減速感受不一帶來的不適,而且 MC7 整體的制動過程相當的線性迅速,讓筆者能輕鬆的透過右腳煞車行程深淺微調制動力道,讓全車乘員都不用點頭晃腦,同時又保有相當安全的車距。

在操控環節部分,雖然筆者愛車的前胎已經有相當出色的乾地抓地力水準,但經過這 1 個月的使用下來,筆者認為 MC7 不論是乾地、濕地,都有更突出的表現。
誠如前述,因為 MC7 採用 Cornering Macroblocks 抓地花紋設計,透過靠近輪胎外側的穩定鏈接條,最大化胎面與路面的接觸面積,並有效將力量分配到輪胎其他部分,帶來更好的操控與穩定性。

因此,實地將換裝 MC7 的愛車在熟悉的高速山區彎道驅策下,整體的車頭指向性更為精準,讓筆者不用再對車輛的路徑,再多透過方向盤修正,而是維持原有的操控路徑就能輕鬆過彎。甚至過彎時隨著車速提高,MC7 不僅沒有明顯的響胎聲,更能持續以加高的車速通過,車頭動態在較為激烈的操駕下亦能維持穩如泰山的動態,充分發揮 Focus 原車底盤的優異特性,亦展現 Cornering Macroblocks 抓地花紋設計的精準操控產品特色。

讓筆者印象深刻的,還有 MC7 濕地抓地力的表現。除了 Reflex Compound 高剛性強度膠料配方,藉由調整橡膠聚合物硬度,讓輪胎增加應對變形的抵抗力,提高轉向動態回饋與轉向精確性外;橡膠聚合物在較高溫度下,也能提供優異的乾濕路面安全性。這點在筆者於不論是於大熱天、或雨天行經山路進行操駕時,都能夠充分感受到 MC7 胎體在保有彈性之餘,胎體在激烈操駕時並沒有明顯的折胎現象,胎溫升高時的抓地力亦相當保有銳利路感。

而且受惠於 3D 雷射切割花紋的多角度排水,還有多方向切割水膜下,有效將水從溝槽中排出,筆者認為其在高速公路不論是遇到伸縮縫,或是積水與水坑等,上述較為嚴苛考驗濕地排水與抓地的情境,MC7 的表現也相當泰然自若,不太會有偏滑的情形產生,甚至往往都像是「船過水無痕」一般,讓筆者不用一遇到水坑前就要過度小心翼翼減速,或是積水會造成車輛偏滑的情形,換裝 MC7 後都在安全性更加提升。

不過最讓人相當驚艷的環節,乃是 MC7 在噪音抑制的表現,相信可以讓過去對於許多人運動性能胎、與靜音難畫上等號的印象改觀。其「噪音抑制系統 3.0」將車輛行駛中因氣流通過胎紋縱向溝槽產生的噪音,透過該技術破壞聲波的一致性,將聲波分解並轉化為低頻,防止噪音增強並傳遞到車廂內。

而筆者使用的車輛 Focus 在原廠設定下,其車窗在風切聲的抑制有一定水準,但在輪拱隔音並沒有特別強化,而且新車出廠時配的 OE 胎 Michelin Pilot Sport 4,原先就以運動為導向,因此新車出廠時高速的高頻也略為明顯。

如今換為 MC7 之下,其將上述高頻累積之下造成的共鳴聲削減,讓筆者常常在高速公路南來北往的長途情境中,能夠大幅降低上述音頻累積造成的聽覺疲勞,在車內與其他乘員交談時的音量也不用放大、更為輕鬆。當然,若與更為強調靜音表現的舒適導向胎款比較,MC7 的靜音表現受制運動取向還是有差距,但筆者認為 MC7 裝在許多車輛 NVH 靜肅性設定更佳的豪華品牌車款,相信還是能帶來相當出色的靜音效果。

能文能武、靜音表現驚艷讓人印象深刻
整體而言,筆者認為 Continetal MaxContact MC7 的產品特色,在於其能有著相近於高階 SC7 產品的運動操控性,但針對許多亞洲駕駛者在意的「靜音」表現強化,讓日常通勤代步時有著舒適、靜謐的行車過程,而且即便是有著靜音的產品特性,其運動特性仍可圈可點、甚至有超乎預期的演出,在相近的價格帶下,可說是能文能武、靜音表現也驚豔,筆者認為相當難找到如此均衡的高階運動胎款。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