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ntinental於2017年在臺灣上市之產品,可適用於轎車與SUV休旅車安裝,兼具性能與舒適取向。
  2. PremiumContact 6之產品定位為接續ContiSportContact 5花紋,供貨範圍16至20吋。
  3. 承襲ContiSportContact 5之操控樂趣與高抓地力表現,又兼具CPC系列之舒適性。
相關報導
7.2編輯評價
舒適性
7
操控性
7
胎噪聲
7
性價比
7
煞車性能
8

平衡度相當高的一款花紋產品,雖然並非主打操控性能,但抓地力相當高,樂趣十足。

Continental 德國馬牌輪胎,於 2016 年 11 月在西班牙全球首發 PremiumContact 6,當時 U-CAR 在西班牙賽道有短暫的賽道體驗,臺灣市場也於 2017 年 5 月發表上市;現在,隨著 PremiumContact 6 更多規格陸續到港,U-CAR 售後編輯部也實際安裝,以長時間、更貼近日常的方式,感受新一代 PC6 的表現。

U-CAR 曾於 2016 年 11 月參與在西班牙的 PremiumContact 6 全球首發活動;而隨著 PremiumContact 6 更多規格陸續到港,U-CAR 售後編輯部也實際安裝,進行長時間體驗。

甚麼樣的駕駛需要 PremiumContact 6

PremiumContact 6 的產品定位,是接續先前 ContiSportContact 5 與 ContiPremiumContact 5 兩款花紋產品,並全數取代 ContiSportContact 5 規格、以及大部分 ContiPremiumContact 5 規格;PremiumContact 6 主要規格為 17 吋至 21 吋,換言之,適合中型、中大型、大型轎車車款,以及部分 SUV 車型安裝。

PremiumContact 6 主要規格為 17 吋至 21 吋,換言之,適合中型、中大型、大型轎車車款,以及部分 SUV 車型安裝。

就特性來說,PremiumContact 6 主要融合舒適、操控、安全等主要特色,原廠定調為「在維持 ContiSportContact 5 的操控特長下,增添行駛的舒適性,並提升耐磨里程」。因此,PC6 適合均衡需求的駕駛人,不特別追求某一項性能過於極致、而忽略其他的性能特點。你可以想像 PC6 是一個鐵人三項的選手,而三項的成績都很平均,並不會只專注一個強項。

PremiumContact 6 融合舒適、操控、安全等主要特色,並獲得歐盟輪胎標籤中,濕地抓地性能 A 等級的最高評價。

長時間體驗:235/45 R17 規格

關於 PremiumContact 6 的產品資訊,以及技術細節,在先前西班牙發表會上,U-CAR 售後編輯部已充分掌握與報導,對產品技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產品報導;而本次 PremiumContact 6 試用的車款,是我日常駕駛的 Skoda Yeti 2.0TDI,試用的規格為 235/45 R17,相對上次在西班牙的短暫體驗,這次我藉由拉長試胎的時間,希望可以更徹底貼近 PremiumContact 6 的實際表現。

本次試用的規格為 235/45 R17;產地方面,PremiumContact 6 製造地均為歐洲,而這次的體驗輪胎是羅馬尼亞製造。
體驗的車輛是我自己日常駕駛的 Skoda Yeti 2.0TDI,希望藉由更貼近真實生活的使用,感受 PC6 的實際回饋。
換胎地點是位於臺北市三民路的上品輪胎,整體換胎時間約莫 1 小時完成,效率相當高。

輪胎的產地部分,PremiumContact 6 製造地均為歐洲,而這次的體驗輪胎是羅馬尼亞製造。體驗的道路,包含有一般市區道路、快速道路、高速公路、山路等等,試用期間我也跑了一趟臺北到高雄的長程路線、蘇花公路、南迴公路、甚至花蓮偏僻山區上的產業道路也走過一次,讓我對於 PC6 有更多、更全面性的感受。

這次的長期體驗,道路包含了有一般市區道路、快速道路、高速公路、山路,也有蘇花公路、南迴公路等,涵蓋約 2,000 公里的路程。

舒適性感想:胎塊噪音下降、柔韌又不至於過軟的緩衝效果

筆者曾經參加過多次的國內外新胎發表與體驗會,包含 PremiumContact 6 在歐洲的賽道體驗,有些是強調賽道高性能的旗艦級輪胎,有些則和本次 PremiumContact 6 一樣屬於多功能均衡型輪胎;在我的經驗中,較偏向操控多一點、也就是類似 PremiumContact 6 這個級距(承襲 CSC5)的產品中,輪胎胎噪向來是很難減低的。

造成胎塊噪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大的部分是來自於這類輪胎要兼顧抓地力與支撐性,因此靠近胎外側的胎塊通常會很大、較沒有細溝槽,當胎塊接觸地面時,發出的聲音無法被多向的細溝槽排出,產生的噪音往往就會比較大一點,尤其是大胎塊的性能街胎,那種類似無線電背景噪音、搭搭搭搭的聲音,多半都是外側胎塊的滾動噪音。

實際長期體驗 PremiumContact 6 ,在時速 40 公里以下的滾動噪音幾乎沒有;時速 40 到 70 之間,輪胎噪音則會慢慢出現;至於高速狀態下,PC6 明顯比前代產品的胎噪更低。

換上 PremiumContact 6 之後,基本調性如同我在西班牙試的那樣,在時速 40 公里以下,幾乎很難聽到輪胎的滾動噪音,時速 40 到 70 之間,輪胎噪音則會慢慢出現;而當時在西班牙沒有試到的高速路段,藉由這次的長期體驗,我認為 PremiumContact 6 將以往 Continental 的外側胎塊噪音大幅減少,尤其是時速 90 到 110 公里之間的輪胎噪音,讓行駛品質得以提升。

PremiumContact 6 的滾動噪音中,來自胎面外側胎塊,那種類似無線電背景噪音、搭搭搭搭的聲音更少了。以這個級距的輪胎來說,靜謐性相當不錯。

講得更精確些,PremiumContact 6 的滾動噪音中,那種類似無線電背景噪音、搭搭搭搭的聲音更少了,你還是會聽的見輪胎滾動的聲音,但那種聲音轉為更細緻、就好像行駛在新的、細顆粒的柏油路上,而沒有粗花紋的聲音。

除了主觀感受,我們也實際在換胎前後的同一天、同一路段,於信義快速道路定速行駛,使用分貝計測試車內噪音。

這次我也使用了分貝計在車內測量噪音,測試的條件是定速 70 公里、在信義快速道路的隧道內、保持前後無車的狀態進行測量,測試時間為同一天的換胎前與換胎後。經過實際測量後,換胎前後的噪音大約差了 3 分貝;而就主觀的感受上,胎噪聲音確實變得更小,同時也不那麼擾人。

換胎之前的車室內噪音紀錄,路段為信義快速道路、時速為定速 70,平均噪音值為 76.9 分貝。
同一天更換 PremiumContact 6 之後,同一路段、同一定速下的測試條件,平均噪音為 73.6 分貝。

其次,PremiumContact 6 的緩衝吸震效果,也讓我印象深刻。初次上路時,我按照汽車原廠推薦的 36PSI 胎壓,行駛起來的效果偏向舒適,鋪裝品質很好的路面就不說了,即使是在蘇花、南迴、鄉間道路上,剛性路面或粗柏油、表面殘破坑洞時,PC6 依然可以維持優良的緩衝吸震效果,讓傳遞到方向盤的震動不會那麼大、同時車身懸吊也可游刃有餘的處理掉碎震,提升乘坐質感。

除了安靜外,PremiumContact 6 的吸震緩衝效果也相當不錯,能夠提升乘坐質感。

而坊間一般流傳著 Continental 可以將胎壓打高一點的說法,抱持著實驗精神,我也將胎壓打至 40PSI,也就是增加 10%左右,結果 PC6 的舒適性稍有下降,例如碎震變得更明顯、胎噪變大、緩衝效果也稍稍下降;但 40 PSI 之下的操控性有著不小的提升,切換車道更為俐落,過彎的支撐性也更強。

坊間一般流傳著 Continental 可以將胎壓打高一點的說法,抱持著實驗精神,我也將 PC6 的胎壓打至 40PSI,結果舒適度有下降,但換來操控性的提升;建議讀者可以多多測試、找尋適合自己的胎壓值。

乾溼地煞停距離測試

安裝 PremiumContact 6 之後,我們自然也針對輪胎的煞停距離進行測試,包含乾地與濕地的 100km/hr 到靜止的煞停距離。在測試過程中,PremiumContact 6 從踩下煞車踏板的剎那、到完全靜止後,穩定性可說是非常高,那種安定感就好像是輪胎化身為自己的腳,你可以很清楚掌握與控制減速度的變化,PremiumContact 6 不會有任何失控的感覺,而是牢牢地、扎實地將車輛完全煞停。

編輯部針對 PremiumContact 6 的乾地與溼地煞停,進行實際測試,並以 P-Box 紀錄數據。
濕地測試前,確認道路狀況與花紋。
測試當天雨相當大,部分路段甚至有大積水情況。
濕地測試完畢後,U-CAR 也另尋一天乾地狀態進行煞停測試。

一般而言,車輛在時速 100 公里時,其煞停距離若在 50 公尺以內,就算是平均水準,而每減少 1 公尺,對駕駛人的意義不僅是更為安全,對輪胎製造商來說更是技術的考驗。PremiumContact 6 經過歐盟輪胎標籤系統測試,獲得最高 A 等級的成績。而以 U-CAR 編輯部的測試結果,顯示 PremiumContact 6 不論在乾地或濕地,皆獲得前段班表現;乾地煞停的平均成績為 38.23 公尺,濕地煞停平均距離為 39.80 公尺。

PremiumContact 6 時速 100 公里乾地煞停距離
煞停時間 平均 G 值 峰值 G 值 煞停距離
第一次 2.8 秒 1.1G 1.3G 38.2 公尺
第二次 2.9 秒 1.0G 1.2G 38.9 公尺
第三次 2.8 秒 1.1G 1.3G 37.6 公尺
平均距離 38.23 公尺
PremiumContact 6 時速 100 公里濕地煞停距離
煞停時間 平均 G 值 峰值 G 值 煞停距離
第一次 3.0 秒 0.9G 1.2G 39.8 公尺
第二次 3.1 秒 0.9G 1.1G 40.5 公尺
第三次 2.9 秒 1.0G 1.2G 39.1 公尺
平均距離 39.80 公尺
廣  告

心得感受

以 ContiSportContact 5 繼承者的標準來說,PremiumContact 6 可說是幾乎涵蓋所有 CSC5 的優點、同時又兼具更多面向的產品。舉例來說,PC6 的舒適性比 CSC5 提升不少,PC6 的滾動距離也較長,在我每天通勤的道路上,PremiumContact 6 明顯較我試過的同級距產品滾得更遠。

其次,PremiumContact 6 的滾動噪音更低,幾乎可以說是目前 Continental 在臺販售的產品中,滾動噪音最低的幾款產品;當然這裡不是指 PremiumContact 6 是條靜音胎,而是在此級距下(繼承 CSC5)的產品中,PC6 的低滾動噪音表現相當讓人滿意。

我認為以 PremiumContact 6 的滾動噪音表現,幾乎可以說是目前 Continental 在臺販售的產品中,噪音最低的幾款產品。

不過,我也發現到 PremiumContact 6 稍微不足之處,那就是在溼地上的操控性能。當初在西班牙的發表會上,原廠資料顯示 PC6 的溼地操控性能較 CSC5 衰退 5%,那時我詢問了馬牌的德國技術人員,當時得到的回應是為了增加 15%的磨耗表現,因此在溼地性能上有些許讓步。

而這 5%的差別,只有在雨天溼地下的激烈操控才會被凸顯出來,溼地煞車距離則沒有影響,仍然維持與 CSC5 相同的水準。若要精確地比喻,就好比在雨天下、以全油門搭配重踩煞車的進出彎道操控方式,此時的 PC6 極限值會不如 CSC5,又例如在快速道路彎道上的金屬接縫處,若以時速超過 100 公里的狀態過彎,會有些許的滑動感,這是我測試時的兩個雨天心得。

就官方公布的資料,PC6 的溼地操控性能較 CSC5 衰退 5%,原因是為了增加 15%的磨耗里程;而我實際測試之後,發現其濕地操控性的差異,只有在逼近極限時才會凸顯出來,一般正常行駛之下,差異不算太大,而 PC6 的乾濕地煞車性能則維持相當水準,沒有因為磨耗壽命增加而減少,能保障駕駛人行車安全。

在與馬牌的技術人員溝通後,我明白了 PremiumContact 6 為什麼會這樣設計的道理,原因是一般人並不會雨天在公共道路上將車輛操控到逼近極限,在絕大多數情況下,PC6 的溼地穩定性已經足以應付 99%的情境,而且 PC6 的溼地煞車性能沒有因而減低;犧牲一點點、佔你實際開車時間可能連 1%都不到的激烈溼地操控性能,換來 15%顯著的磨耗里程提升,不僅更符合消費者利益,也能對環保盡一分心力。

在正常且一般的駕駛狀況下,PC6 的溼地穩定性已經足以應付 99%的公路情境;因此,用濕地極限值換取更多的磨耗里程,是 PremiumContact 6 設計之初的邏輯概念。

而我實際體驗之後,基本上認為正常的駕駛人、在正常的駕車情境下,雨天路面需要發揮輪胎極限的機會是非常非常少的,如果你想測試溼地上的極限性能,那麼安全的做法應該是到賽車場、換上專用雨胎來測試。對絕大部分駕駛人來說,溼地上的煞停性能是比操控性能重要的,而 PremiumContact 6 在提升 15%的磨耗壽命後,其溼地煞停與乾地煞停的性能並沒有下降,同時乾地操控性能還提升 3%;從結果來看,PC6 補強了過去 Continental 給人磨耗較弱的印象,讓整體表現更趨平衡性、實用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