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於 2017 年 12 月 21 日院會後,舉行空氣污染防制行動安案記者會,針對近年來相當受到議論的空污防制議題,說明了行政院針對國內空污的改善計畫,包含從優先推動國營事業低排放、固定與移動污染源的改善、港區污染防制、農業空污防制等等。
其中在移動污染源的部分,院長賴清德更宣示,參考國際趨勢與產業發展,希望 2035 年起禁售燃油機車、2040 年起禁售燃油汽車。
參考國際與產業發展趨勢預測,國內期望 2040 年禁售燃油汽車
近年來一些歐洲國家,包含挪威、荷蘭、法國、英國等等,陸續表示將於一特定時間起,禁售傳統燃油車或者要求銷售車輛必須是純電動車。而在 12 月 21 日,行政院利用空氣污染防制行動安案記者會,宣示目標 2030 年起,公務車與市區公車全面更換為純電動車、2035 年起不再販售燃油機車、2040 年則禁售燃油汽車。
首先在 2030 年的目標部分,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表示,中央政府每年汰換大約 500~600 輛的公務車,而如果電動車較為昂貴,或許會考慮改採租賃的方式進行汰換。
至於市區公車,行政院則回應,希望從人民生活中最常接觸的車輛著手,尤其也為了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因此希望先把市區公車能全數更換為電動車,以臺中來說,2017 年已有 100 輛電動公車,2018 年預計增加至 150 輛;希望屆時全國將近 10,000 輛的市區公車都能汰換為電動車款。
另外為了強化業者購買更為環保的大客車與大貨車,行政院國發會協調各金融機構,提供低利率與利息補貼等等的政策,希望加速一、二期大客貨車的汰舊換新,也減少業者的汰換成本。
至於在 2035 年的燃油機車禁售,行政院回應有與業者進行溝通討論,主要是市場評估考量與參考電動車的發展趨勢預測,希望透過這樣的宣示,讓業者能更積極投入電池等等零組件的開發,加速車輛電動化的時代到來。
另外評估國內機車銷售一年約有 70~80 萬輛,而以先前鼓勵民眾汰換二行程機車的執行成效來看,154 萬輛的二行程機車,撇除 4 萬輛的車主無汰換意願,總計 150 萬輛已有 50 萬輛汰換,剩餘 100 萬輛期望在 2019 年全數換新。由此來看人民本來就會逐步汰舊換新,所以只要配合一些政策實施,甚至像臺中可能會規畫的空氣品質維護區,2035 年禁售燃油機車是有機會執行的。
而 2040 年禁售燃油汽車部分,交通部長賀陳旦回應,主要也參考一些歐洲先進國家的訂定,以及評估屆時的電動車發展技術將有著更高的成熟度,足以取代燃油車,因此也先行開出這樣的目標,不過後續配套措施仍須再討論規劃。
至於屆時的供電是否夠全臺灣的電動車使用呢?首先經濟部政務次長龔明鑫表示,目前也朝著建設更完善的儲能機制前進,評估目前有許多發電時間其實也是非大量用電時間,若能把這些時間的電能儲存下來,便可以供應給電動車使用。
另外院長賴清德表示,預計到 2018 年,台電的平均備轉容量率將達到 10%以上,備用容量率達 15%,當未來備轉容量率達 15%以上時,應能供應給國內所有電動車輛使用,不需過於擔心供電不足。
- 備轉容量:系統運轉淨尖峰能力-系統瞬時尖峰負載(瞬間值)。指當天實際可調度之發電容量裕度,亦即系統每天的供電餘裕。
- 備用容量:用來應付機組大修、小修、故障、減載、機組老化、水力變動、負載預測變動及工程計畫延宕等電力供需變化,適用於電源開發規劃之用。
- 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
電動車太貴,人民是否負擔的起?行政院表示若技術日益成熟,售價勢必降低
至於電動車售價幾乎都較為昂貴,未來如果禁售所有燃油車,民眾是否有辦法負擔的起電動車的售價,或是政府將如何給予補助?
關於這點,行政院則表示,之所將時間點定為 2035 年與 2040 年,便是評估屆時的電動車產業發展將更為成熟,許多車輛的研發成本能壓低,同時更為廣泛的生產。所以行政院認為即便到時候沒有補助,新車的售價或許也與現在購買燃油車的價格差不多。
此外,行政院表示,補助的用意主要也是為了鼓勵民眾汰舊換新等等而提出的方案,如果國際新車銷售都是電動車,臺灣買新車也只能有電動車能選擇,補助政策是否還需要倒也未必。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