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噗噗

2014/02/03

註冊日期

16

累計好評

1,235

發文總數

150

日產提出「日本製造」構想,利誘裕日車逐步提高進口車銷售比重

「日本製造」恐成壓垮台灣汽車工業最後一根稻草!看好台灣進口車市前景,傳出日產(nissan)向裕隆方面開出不錯的條件,希望裕日車逐步提高進口車銷售比重,必要時可放棄國產車,裕日車總經理李振成證實確有此事,但「我們還在抵抗」,而且是陷入苦戰。

國人購車意願轉向,進口車大行其道,去年銷售衝上18.5萬輛,占整體車市41.7%,坐穩4成。在進口車銷售持續增溫情況下,以裕日車目前市占約1成估算,若全靠向進口車,等於台灣車市半片江山,都是進口車的天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台之後,力促日圓貶值,這一貶顛覆市場生態,讓日本進口車「躺著賣」,以轉型最成功的馬自達為例,不只在台成立子公司,2016年6月底Mazda5停產,轉型為全進口品牌之後,銷量不減反增,一躍成為成長最快速的進口車品牌。

車廠主管表示,馬自達轉型前,原本各界都還唱衰「沒國產化絕對死」,沒想到這2年來的發展,跌破各車廠眼鏡,這讓與日本合資的國產車廠面臨龐大壓力,包括尤其國瑞、裕隆首當其衝,陷入要否跟進的考量。

據了解,就是盼複製「馬自達神話」,日產原廠有意擴大在台銷售,希望與裕隆合資的裕日車減少國產車,也願意以優渥條件,協助導入更多的進口新車給,只是這樣一來,勢必衝擊裕隆產能利用率,茲事體大。

李振成表示,如果不討論產業,也不討論國產化前的準備工作成本,國產車每月得賣5、6百台,才有機會回本,但進口車每月賣2、3百台就可以了,賣不好就馬上撤,單就利潤及彈性論,都比國產車好很多。

「我們還在抵抗」,李振成坦言,車廠是營利機構,得追求利潤,才能對股東交代,如果裕日車不做國產車,先不論國產車市場將兵敗如山倒,國內汽車工業也將缺少穩定平台,整體衝擊會比想像大很多,不可等閒視之。

李振成認為,就裕日車立場,不會馬上放棄國產車,但進口車「長得愈來愈大,這也是現實,必須妥協」,短期內還是想辦法爭取代工國產車,至於能為台灣工業守住多少,他沒有把握,這就要看車主埋不埋單。

----

各國產車廠,最看不出來有努力抵抗進口車大軍的,就是日產了。到現在配備還是少少,安全規格還是鳥鳥。真的看不出來有多少用心經營的打算,難怪日方想要裕隆多進口一些車子,比在台灣代工的競爭力更強吧

原文刊登沒多久就刪掉了,怕股價會掉吧?

操控不再是賣點?熱門掀背紛紛回歸後扭力樑懸吊設計

http://auto.ltn.com.tw/news/9841/44

扭力樑(或稱拖曳臂)由於耐用且結構簡單,加上佔用空間小成為平價或入門車款的主流後懸吊系統設計。但後扭力樑懸吊並不利於操控訴求的車型定位,若想要追求更高的駕駛樂趣,後多連桿懸吊設計才有辦法體現駕馭本質。只是近年陸續發表的熱門掀背車,卻紛紛重回後扭力樑懸吊的結構配置。

Volkswagen Golf

2012 年法國巴黎車展問世的第 7 代 Volkswagen Golf,算是 C-Segment 掀背車中最早回復後扭力樑懸吊設計的車款。針對入門車型如 1.2 TSI(現為 1.0 TSI)、1.6 TDI 兩種動力,採用後扭力樑加防傾桿的設計,動力較大的車型則改用後多連桿懸吊系統。

Mercedes-Benz A-Class

年初在阿姆斯特丹正式發表的全新第四代賓士 A-Class,與上代不同的是這次在動力較入門的車型如 A 200 和 A 180 d 等車,也改採後扭力樑搭配防傾桿的設計。若有操控需求的車型如 A 250 或有選配 4MATIC 四輪傳動的車型,才會用上四連桿後懸吊系統。

Ford Focus

才剛在中國、德國同步發表的全新第四代 Ford Focus,不僅採用最新的 C2 底盤平台打造,同時在後懸吊系統方面也採用兩種設定。針對動力入門車型 1.0 EcoBoost 或 1.5 EcoBlue,也改用扭力樑懸吊系統,並強調使用源自 Fiesta ST 的矢量導引彈簧技術,可維持靈活的操控表現。

Mazda3

強調操控樂趣並以「人馬一體」為最大駕駛體驗的 Mazda3,是許多媒體一致肯定的平價運動車款。不過外媒日前參加 Skyactiv-X 引擎體驗活動時得知,全新第四代 Mazda3 將會改用後扭力樑懸吊設計,會不會就此失去 Mazda 產品在操控訴求上的初衷,就有待未來新車發表後驗證。

---

以現在的調教跟設計,懸吊型式對操控的影響是否還是那麼關鍵,我知道會有一定的影響,不過就像是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一樣,隨著科技進步,以前我們認為很重要的事情,到現在會不會已經沒那麼大的差異?

百度無人駕駛巴士「阿波龍」開放L4級試乘

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2018.4.22-24)上,百度對外宣布搭載Apollo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無人駕駛巴士「阿波龍」將開放民眾試乘,進行商用L4級測試。「阿波龍」剛取得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授予的首批測試牌照,計畫在2018年7月開始量產,屆時將正式開啟無人駕駛巴士的商用運轉。
 
「阿波龍」由百度公司和金龍客車合作生產的中國首輛商用級無人駕駛微循環電動車。這輛車沒有方盤、沒有油門、也沒有踏板。在車輛頂端及車身兩側配有激光雷達(LiDAR)可看清周圍的情況;而在車頭和車尾頂部,配置了5個單眼攝像頭和一組雙眼攝像頭,可精確識別路面交通線、車輛、行人等。同時,搭配多種感測器協同工作,提供更靈敏的障礙識別及路況感知能力,保障其在晴、雨、霧霾等天氣及不同路況狀態下安全行駛。
 
「阿波龍」搭載百度最新Apollo系統也是汽車大腦,具備高精定位、智能感知、智能控制三大功能,提供即時感知環境信息、高精地圖數據,實現對於路徑的最優規劃,預測車輛、行人的行為和意圖,做出合適路況的行車決策,進行無人車正常行駛。
 
所謂「阿波龍」商用L4級測試,是在特定場景下之高度自動駕駛的測試,完全模擬封閉場景設置,環形道全長600米,設有自動接駁的上下車點,包括彎道、直道、減速帶等。也就是在無任何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完成避障、轉彎、自動接駁等自動駕駛動作。「阿波龍」初期針對都市「最後一公里」通勤,計劃率先於特定場景的商業化,如:風景區、園區、機場等自動接駁,通過人機交互執行特定的服務任務。

另外,阿里巴巴旗下浙江天貓技術公司宣布,賓士、奧迪和富豪將採用天貓精靈導入該三家公司的汽車裡,具備聯網功能的量產車型都將與天貓精靈互通。AI語音『動口不動手』已從智慧音箱導入到汽車領域。未來可從家裡口頭指揮汽車、從車裡遙控家用電器,都將成為現實。(625字;圖1)

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4376

====

百度開始L4的商用試乘了,台灣呢?

採用不對稱設計,DS X E-Tense概念車

https://www.autohome.com.cn/news/201804/916801.html

(內文為簡體,不喜誤入)

可以變換座位數量很酷,不過反正是概念車,愛怎麼玩就怎麼玩。可是不對稱設計真的很詭異,法國車的美感我一直覺得很棒,這台概念車也很美,但歪歪的看上去就是彆扭😂

 

3聯結車霸氣擋國道護警 國道警不開罰

大車司機也是有很多好心人啦,但我們真正要正視的,是高速公路執法危險性。雖然因為紅斑馬通常都是來開罰單的,所以大多數人對高速公路警察都沒好感。可是他們卻是傷亡率最高的警察,開罰單也都要冒著生命危險,值得敬佩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415167

〔記者湯世名/彰化報導〕日前2名國道員警在值勤時慘遭大貨車撞死殉職,全國震驚,昨天在國道1號彰化路段傳出1輛小貨車故障,正好值勤完畢行經該路段的國道七隊員警吳武俊、郭俊德見狀,冒險下車協助,後方3輛聯結車駕駛見狀,立即封住3個車道「護警」,讓員警把貨車推往路肩脫困,影片PO出後網友大呼感動,讚聲不斷,國道警方今天公開感謝這3輛聯結車的協助,並強調「警方不會開罰!」

國道七隊快官分隊員警吳武俊、郭俊德昨天駕駛巡邏車執行支援勤務,值勤完畢行經國道1號北上197公里彰化路段時,發現1輛小貨車故障於第3線車道,小貨車何姓駕駛也向員警求援,吳、郭立即開啟警報器下車協助,由郭俊德幫忙推小貨車,吳武俊持指揮棒站在後方揮舞示警。

此時,後方3輛聯結車竟不約而同地陸續停在巡邏車後方,一字排開,用龐大的車身「封路」為2員警與何姓駕駛「護航」,郭俊德幫忙把小貨車順利推至路肩脫困後,吳武俊揮舞指揮棒示意狀況解除,3輛聯結車才又陸續駛離現場。

3輛聯結車「封路」護警影片PO上網,讓網友看了不禁大呼感動。網友大讚說「有你們真好」、「前輩們太帥了」、「你們真的很棒,謝謝你們」、「揪感心」,還有網友說,日前國道2名員警值勤時慘遭撞死因公殉職,讓大家都很難過,國道員警工作實在很危險,3名聯結車司機的英勇作為令人感動。

國道七隊則強調,很感謝這3輛聯結車的護警作為,但也應先確認自身安全狀況下再進行,由於屬於見義勇為,因此警方不會進行開罰。

恐成壓死國產車的最後一根稻草?網友提議降低台灣進口車關稅

一天到晚在那邊恐勒,壓垮國產車的稻草,就是那些貪得無厭的老闆啦。不要說零關稅了,關稅砍半都可以搞死那些沒有競爭力的國產車。

http://auto.ltn.com.tw/news/9970/2

進口車去年在台灣銷售突破 4 成,44 萬輛的銷售就有近 18 萬輛進口車,使得包括 Porsche、Jaguar Land Rover 等來台設立分公司。近來更有網友在公共政策平台上,提出降低進口車關稅的建議,此提案到昨天晚上已經突破 5000 人附議,將等候主管機關進行回應。

提議者名為「台灣人」的網友,在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出降低台灣對進口車的關稅,內容裡,引用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委員暨中央警察大學兼任教授郭守穗的說法,指出為了保護台灣汽車產業,政府因此設立高關稅,然而以幾十年過去,汽車產業應該自立自強,政府不該再以此方式保護汽車產業。提議者指出,建議應比照日本及美國,降低進口車關稅。 

降低進口車的關稅後,可增加國民幸福指數,降低 M 型化設計,讓進口車與國產車相互競爭,透過研發更好的產品,提升產業升級。

該提議 3 月 8 日完成提案,3 月 10 日檢核通過,於 5 月 4 日晚上已獲得超過門檻的 5000 個附議,主管機關必須在 7 月 4 日前進行回應。

先前汽車產業也盛傳,政府打算將進口車關稅從目前的 17.5%,降到 0 關稅,讓國產車廠緊張不已,認為這麼做等於是放棄汽車產業,更可能因此成為下一個澳洲。澳洲將關稅降到 5%,讓進口車擠壓到澳洲當地國產車的銷售空間,去年 10 月底澳洲當地最後一輛汽車生產完畢後,澳洲已成為 100% 的進口車國家。

泰國則是透過汽車關鍵零件零關稅的方式,以及與美國等地的關稅協定,以免進口稅的方式,扶持當地車廠,並成為汽車輸出的重要地點。台灣是否未來也會如澳洲一樣成為進口零關稅國家,或是如泰國一樣成為輸出國,就看政府未來的政策與方向而定。

油價持續漲,經濟部要公布緩漲價格了

油價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維持上漲的趨勢大概不會變了

也許下個禮拜95無遷就會漲破30😭

也是說,距離經濟部說的緩漲標準就不遠了

我還是很好奇,緩漲中油要負擔,那台塑怎麼辦?政府也會補貼嗎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2421490

谷歌與蘋果於車載娛樂之戰可能敗給傳統汽車商

當初Nokia跟Moto大概也是這麼看蘋果做手機這件事情,蘋果也是這樣看安卓要做手機作業系統😂。對於全球市值分別是一、二名的企業,放話的人還蠻小看這兩家公司的

====

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4428

隨著傳統汽車廠商紛紛在矽谷設立研發中心,在獲得專業與軟體人才的幫助下,未來迎戰谷歌和蘋果分別推出的Android Auto和CarPlay車載娛樂平台,愈來愈具競爭力,以長期的觀點來看,傳統汽車廠商正逐步把軟體劣勢變成優勢。

谷歌I/O開發大會上,Android Auto做了一些更新與改進,例如:駕駛人未來能夠在不同應用程式與歌曲中更方便搜索其所想要的媒體內容;其重新設計更具視覺吸引力的播客(Podcast)呈現方式。此外,谷歌助理開始支援好友訊息群,以及推出RCS(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訊息協定以取代SMS原本的地位。

這些看起來都做了不同的改進,也讓谷歌與蘋果在主導智慧汽車內的車載娛樂多了一些利器,但是傳統汽車廠商正悄悄的改變了這樣的格局。

例如:賓士公司推出的Mercedes MBUX車載平台就配置自然語言之語音助理工具,讓駕駛能夠搜尋附近的餐館商店或者知名歌手的最新唱片單曲,也能夠對車輛的冷暖氣、座椅高度進行自由的控制。

來自於德國或日本等地區的汽車廠商在矽谷扎根之後,無論在學習或者開發出運行速度更快、以及使用者更為友好的介面上都獲得長足的進步。他們也知道足夠好已經不能夠滿足其對於汽車未來的龐大需求,所以超越谷歌與蘋果這兩大對手將是遲早的事。

在過去幾年之間,汽車製造商在設計自家的車載娛樂平台時,一直無法突破簡單易用的原則,使得汽車製造商親眼目睹自己的用戶在汽車上連結iPhone或是安卓手機來控制汽車內的娛樂系統。這種情景對於汽車廠商的未來不是一個好消息。

因為隨著自動駕駛車的普及,作為汽車大腦的車載娛樂平台將會變得愈來愈重要,其重要性不亞於汽車的操控性能或是引擎馬力。如果讓谷歌或蘋果這樣的科技公司掌控了使用者介面,汽車廠商將逐步失去客戶忠誠度,因為消費者會選擇配備谷歌或蘋果車載娛樂平台的汽車,或者切換到科技公司的自動駕駛車產品。

為了不讓智慧車的大腦轉換至谷歌與蘋果,汽車廠商期望在自動駕駛車時代來臨之時,能夠逐步甩掉依賴Android Auto或Carplay的習性,進而完全掌控自己車子的未來。所以Android Auto或者即將更新的Carplay的挑戰才要開始而已。(755字)

2021年歐洲新車標配自動煞車、車道維持輔助

歐洲汽車安全走得比我們前面許多,不過這兩年消費者對安全也越來越重視,連帶車廠有聞到這個氣氛,ACC、AEB如雨後春筍般導入。雖然還是以進口車為主 (國產車被罵不爭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但整體都是朝向正面提升的

也許到了2021年,台灣也會有機會朝AEB全面標配的方向走,不要像其他的重要安全配備一樣慢那麼多了😕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1906

Bose 90 年代超神避震系統重見天日

這個避震器技術看起來超神的,車子幾乎沒有側傾,也沒有明顯搖晃,沒想到居然是很多年前就有了!

https://www.inside.com.tw/2018/05/20/boses-awesome-magic-carpet-suspension-is-making-production

[爆卦]Toyota Auris售價流出?

PTT上有鄉民去問了業代,Auris已經有大概價格出來了

應該會有三車型,價格大概78,84,90,全車系七氣囊,頂規應該有ACC

如果頂規90萬,那真的還蠻殺的,有和馬3一拚的能力

捷運1280月票有秘密 柯P暗示漲停車費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ife/realtime/20180525/1361159/

這也算不上什麼秘密吧,要提高大眾運輸的使用量,要先讓大眾運輸好用方便,這一點台北市做的已經算好了,大多數地方靠捷運+公車+U BIKE都能到。

接下來,就是要提高擁車用車的成本。台北市只是縣市政府,沒辦法決定燃料稅牌照稅還是油價,但是停車費是市政府可以決定的。所以提高停車費,就是把用路人趕進捷運跟公車的好方法。我認為,機車停車格全面收費的日子遲早會到來,如此一來,停車費加油錢,不再比公車還划算,當然更多人願意搭大眾運輸

Toyota Vitz配備行人偵測、TSS等系統

(我是本尊我是本尊我是本尊)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2104/%E6%97%A5%E8%A6%8FYaris%E5%B0%8F%E9%B4%A8%E5%AE%89%E5%85%A8%E8%A6%8F%E6%A0%BC%E9%A0%82%E5%A4%A9%EF%BC%81Toyota%20Vitz%E9%85%8D%E5%82%99%E8%A1%8C%E4%BA%BA%E5%81%B5%E6%B8%AC%E3%80%81TSS%E7%AD%89%E7%B3%BB%E7%B5%B1

(我沒有要黑哪個牌子我沒有要黑哪個牌子我沒有要黑哪個牌子)

Toyota Vitz原先就已經配備了Toyota Safety Sense C(簡稱TSS C)主動安全系統,而在這次改良中更加入了日間行人偵測系統,透過感應雷達以及攝影鏡頭來防止碰撞意外的發生,並且增加了駐車雷達、車身偵測警示,以及油門誤判禁止系統等,透過一系列的安全系統再精進,讓Vitz的安全設定有著更加周全的防護。

但我還是很羨慕,平平都是小車,台灣的小改也不過有了6氣囊可以買,日本的不但有TSS,連行人偵測系統都有,安全等級差好多啊

SUBARU又造假數據 社長:22日股東會辭CEO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44898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汽車大廠SUBARU週二(5日)宣布,再度發現了數據造假問題,社長吉永泰之在記者會上宣布,22日將辭去CEO職務,他將出任無代表權的董事長,不再插手經營,專心應對造假問題。

    綜合日媒報導,吉永泰之週二傍晚在東京召開記者會,為數據造一事公開道歉,「又讓顧客擔心,由衷表示歉意」。針對公司內部是否存在違規,他表示,「沒有說完全不存在的自信」。

    吉永泰之原定22日舉行股東大會後,將就任擁有代表權的董事長,並兼任執行長一職,但現在宣布將辭去CEO職務後,CEO將由下任社長中村知美兼任,吉永則將任無代表權的董事長。

    日本國土交通省透露,SUBARU最新的違規行為,是在5月16日入室檢查時所發現,是新車燃效及尾氣檢查數據遭到竄改。國土交通大臣石井啟一說,「儘管進行了4個月的調查,但還是發現了新事例,不得不對致力於查明全貌的態度抱有疑問。」

    SUBARU表示,測定燃效時超出了規定的速度範圍,但沒有重新試驗,將其作為正常數據進行了處理,還發現不顧測定室內濕度在規定範圍外,但仍作為有效數據的情況。涉及違規的車輛數從過去903輛擴大至1551輛,並有可能增加。

    ---

    我猜還會有其他未爆彈,這個CEO也很清楚,早點請辭做好損害控管😂

    接下來的爛攤子就讓新任CEO去處理了

    通用汽車拿下本田電動車電池訂單

    當各種傳統汽車廠商紛紛進軍電動車市場,電動車零組件的供應就變得十分關鍵,特別是電動車核心零組件的電池部分,通用汽車在 2017 年第三季推出 EME 1.0 動力電池品牌產品線,電池體積比目前市面動力電池更小,充電時間更快,為電動車提供更多動力。

    根據雙方的合作協議,基於通用汽車的下世代電池系統展開合作,本田從通用汽車採購動力電池和模組,此次合作將支持雙方各自的電動車產品線,以形成規模效應,提升製造效率,為客戶提供最大價值。

    動力電池是電動車各種零組件中成本最高的部分之一,定價在 1 萬美元到 1.2 萬美元,相當於通用汽車旗下 Chevrolet Bolt EV 電動車的 30%,為了降低電動車的製造成本,通用汽車增加投資動力電池,目標是在 2021 年將電動車的價格降低五成。

    通用汽車和本田將在電動車業務展開更多合作,通用汽車提供電池和相關模組,主要配置在兩家公司北美市場銷售的電動車產品。全新的動力電池產品線將在 2021 年前後投產。

    通用汽車全球產品開發、採供、供應鏈執行副總裁 Mark Reuss 表示,與本田達成的長期合作關係證明了通用汽車有能力打造一個商業前景廣闊的電動產品業務線,通用汽車有數十年的電氣化經驗和戰略性的電動車汽車投資,帶給客戶更好的解決方案。本田營運總監兼總經理 Takashi Sekiguchi表示,除了雙方正在進行的電池聯合開發的合作,還會繼續朝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努力。

    另外通用汽車和本田還在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將在 2020 年成立氫燃料電池生產製造合資公司,搭載這種電池的電動車有望在 2020 年上市。

    http://technews.tw/2018/06/08/facebook-enlists-anchors-from-cnn-fox-news-univision-for-news-shows/

     

    所以以後Honda的電動車,都會用GM的電池了,這樣....真的好嗎😆

    Auris 台灣規格露出

    Corolla社團裡面的消息

    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TSS
    答案是有
    而且是TSS 2.0
    還標配
    應該有滿足大家的期望!

    7SRS+VSC
    這不用說一定有!

    引擎果然是2.0NA
    馬力170
    扭力21
    應該還蠻有戰鬥力!

    鋁圈低階還是16吋
    不過高階有給18吋
    應該沒有點可以酸了?

    預計八月正式發表
    這樣的配備也不用期待太便宜就是了

    ===

    全車系標配TSS 2.0,7氣囊

    光這兩樣,我覺得就不可能7x起跳

    85入門差不多吧,頂規可能在100上下

    有停車格不停停紅線

    可能我活動範圍都在雙北居多,基本上我是不會做這種事情的。除非人在車上,不然被開單或者拖吊的機會太高了。就算人在車上,其實也不會選擇會擋住停車格的位置,這是公德心問題。不過出了大台北地區,開單跟拖吊機會比較少,廷格子得要付停車費,違停什麼事情都沒有,當然選擇不要停格子裡啊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ife/realtime/20180617/1374870/

    KIA來真的,不到60萬就有AEB跟7氣囊

    KIA這次真的是鐵了心,全新的Picanto除了售價不到60萬,還給了滿滿的安全配備

    AEB、HAS、ESP、七顆氣囊...等等,又有5年不限里程保固

    在同價位應該是沒有敵手了,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是韓國車,品牌又不強,硬傷啊。但撇開這個,Picanto真的CP值超高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2351

    豐田汽車新專利:乘客車內發電

    汽車不用油,不用充電的時代正式來臨~

    靠乘客就可以發電!!

    我想要這個技術裝在車上,以後只要誰當我的乘客

    就給我好好發電,不然別想搭免費順風車😂

    (以上純屬玩笑,人力發電的效能應該極差,這個專利比較像是卡位用)

    來源:https://www.autohome.com.cn/news/201806/918941.html#pvareaid=102624

    休旅車逆向撞陸客遊覽車 女嬰未坐安全座椅重傷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626/1379943/

    台18線阿里山公路34.6公里處(觸口明隧道上方20公尺處),今天上午9點26分發生休旅車逆向撞陸客遊覽車車禍,造成休旅車上一家三口受傷,其中8個月大的女嬰,因未坐安全座椅、而是由母親抱在手上,頭部重擊受重傷,3人送往聖馬爾定醫院搶救中。

    嘉義縣消防局指出,趕到現場時,發現休旅車逆向停在阿里山公路上,倚山壁卡在公路旁的側溝,右側車頭全毀變形,遊覽車右側車禍也受損,現場遊覽車乘客已下車,大陸旅遊團含司機17人、無人受傷。

    觸口所警員林正鑫表示,初步調查發現,當時休旅車杜姓駕駛(23歲)和他的方姓妻子(22歲)正由阿里山公路準備下山,結果車子開到一半,疑因精神不濟跨越車道行駛,結果撞上上山的陸客團遊覽車。林正鑫說,當時他詢問杜男,杜男向他說副駕駛座上坐的是他的妻子,妻子胸前則抱著8個月大的女兒。

    夫妻倆受輕傷,嘉義聖馬爾定醫院急診室醫生曾維俊表示,女嬰因頭骨骨折和腦部輕微微出血,生命跡象雖穩定,不過因撞擊傷勢嚴重,還需住院觀察,至於父母親二人則傷勢無大礙,中午就已出院。
     
    但警方十分好奇,為何當時車上明明有安全座椅,為何沒將女嬰放在安全座椅上,根據家屬說法,當時是因擔心小女嬰哭鬧,才會將女嬰抱在胸前。
     
    不過中埔分局交通組長蔡政亨說,其實小嬰兒在車上哭鬧,若小女嬰不想坐安全座椅時,母親最好陪同坐在後座,這樣較能安撫女嬰的情緒,也比較安全。
     
    這起車禍因年輕的杜姓夫妻未將嬰兒放在安全座椅上,還導致女嬰受傷,交通組長蔡政亨說,警方在釐清交通事故後,將依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處罰條例中,第31條規定小型車為未依規定安置於安全椅者處以1500元以上3000以下罰款。(王智勇/嘉義報導)

    ----------------

    看到這種新聞火都上來了,講一萬遍都沒用,你們就是粗心父母才會讓孩子受重傷。

    "為何當時車上明明有安全座椅,為何沒將女嬰放在安全座椅上,根據家屬說法,當時是因擔心小女嬰哭鬧,才會將女嬰抱在胸前"

    這種家屬我也要歸類在三寶內...

    為了小孩子的安全,不能用安全帶以前,不管距離遠近,通通都要在安全座椅上啊😡

    Ford將缺席巴黎車展以及2019日內瓦車展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2466/%E5%8F%83%E5%8A%A0%E8%BB%8A%E5%B1%95%E6%95%88%E6%9E%9C%E4%B8%8D%E5%A6%82%E9%A0%90%E6%9C%9F%EF%BC%9FFord%E5%B0%87%E7%BC%BA%E5%B8%AD%E5%B7%B4%E9%BB%8E%E8%BB%8A%E5%B1%95%E4%BB%A5%E5%8F%8A2019%E6%97%A5%E5%85%A7%E7%93%A6%E8%BB%8A%E5%B1%95

    隨著時代與科技的改變,汽車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機械工藝,而是導入更多電子系統及配備,以提升效能、性能以及安全防護,而這也使得越來越多汽車品牌,積極參與國際性電子展,展現車用電子科技的進步發展;除此之外,資訊流通的快速,同樣也為全球市場帶來不小幅度影響,因為資訊流通的快速,對許多車廠而言,傳統車展並不是公布新作的唯一舞台,對於既有許多傳統節奏而言,在短時間內就必須面臨改變及抉擇。

    Ford表示將不會參與2018年的巴黎車展,同時,2019年3月份的日內瓦車展,Ford也將不克參加,原因在於展覽時間與其產品發表時程規劃有落差。

    說真的啦,現在網路這麼發達,還有360度影片、即時直撥...等等

    參加實體車展的必要性不像以前那麼高,當然實際到現場看看妹呀,看看車子

    那種感動還是很難取代

    只是肯定會有不少人因此就懶得去看車展,反正再加一樣舒舒服服可以接收所有資訊

    會不會有一天這幾個國際大車展有可能停辦呢?在這之前應該台北車展會先停吧😂

    為什麼後來Suzuki不賣Solio了

    日本Suzuki推出Solio小改款

    看到這篇報導,忽然想到,學生的時候Solio在路上能見度超高,也受到年輕人歡迎。改得亂七八糟,花枝招展的更不在少數。要是我沒記錯,因為Solio,讓Suzuki那時候風光了一陣子。

    不過後來Solio停產,想想還是覺得挺懷念的,這種小廂型車,在都市裡開起來方便,空間又很大,很適合台灣耶

    小牛高速「炸隧道」 12秒2死3傷連慘叫都沒機會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707/1207820.htm?from=fb_et_JJT342

    自強隧道超跑藍寶堅尼車禍案,游瀚甯和車友相約參加「早餐盃」晨跑,7日清晨開白色藍寶堅尼LP-560跑車進入隧道,為閃避工程車,先擦撞上護欄後,又撞上工程車,造成2死3傷。最新畫面曝光,從游男駕駛座拍攝出去,進隧道約12秒後就發生事故,畫面直接變黑,全程根本來不及尖叫。

    影片中,游男疑似頭上戴著攝影鏡頭,只見他先用手機WIFI連接鏡頭後就開始行駛,一路上飆速直到進入自強隧道,12秒過後就發生車禍,畫面瞬間變黑,他和女友完全來不及反應,連尖叫時間都沒有。

    這起車禍釀成2死3傷,其中2死為坐在游瀚甯車內副駕駛座的劉姓女友,以及一名工程人員,另外包括游以及2名工人則都受傷,分別被送往馬偕、新光、三總醫院救治。

    超跑達人楊子宏解釋,這款車設計上是以競速為目的,不是為了耐撞,高速在這麼狹窄的隧道打滑,後果一定不堪設想,加上車底盤低,與工程車鋼架平行,車頭撞上,可能因此導致鋼架插進副駕駛座位造成女子死亡,「根本躲不掉」。

    ====

    新聞或影片沒有什麼血腥畫面,可以放心點進去看

    隧道裡面很危險大家都知道,雙線道加上沒有緩衝空間,遇到緊急狀況想閃都不容易

    在隧道裡真的不要飆車...

    除了兩個在車上的當事人,還有一位工程人員就這樣沒了

    這次事件只是強化了隧道區間測速的合理性,可以想見接下來自強隧道也會安裝了

    燃料費隨油徵收再次連署

    前兩年就有人推動類似連署了,結果當然是被駁回

    理由是燃料費是道路維護費,所以隨車這樣比較好..之類的

    既然這樣,那為什麼電動車跟商用車都不用繳燃料費?

    因為他們都飛在天上不會用馬路嗎😖

    關心這個狀況的網友們動動手指,再去連署吧,不斷反映讓政府知道人民很重視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c038fdae-0667-45b0-93cd-0ab761338758

     

    英 JD Power 公布最可靠汽車品牌排行

    英國 JD Power 可靠度調查排行(PP100)

    1.Hyundai,78

    2.Suzuki,87

    3.Kia,94

    4.Škoda,97

    5.Nissan,100

    6.Seat,102

    7.Dacia,105

    8.Peugeot,107

    9.Toyota,109

    10.Vauxhall,113

    11.Honda,115

    12.Ford,116

    13.Volkswagen,119

    14.Mercedes-Benz,124

    15.Mazda,127

    16.平均指數,128

    17.Jaguar,137

    18.Volvo,138

    19.Renault,139

    20.MINI,153

    21.Citroen,164

    22.Land Rover,169

    23.Audi,175

    24.Fiat,177

    25.BMW,192

    http://auto.ltn.com.tw/news/10446/3

    ---

    不得不說,Hyundai跟Kia這幾年在JD POWER的表現都很好

    各國的JD POWER調查,幾乎都名列前茅

    尤其是可靠度方面,甚至都勝過日本車了

    雖然在臺灣還有國產的問題啦,但似乎也沒什麼很負面的風評

    (這也不排除賣不了幾輛,根本談不上風評...)

    沒有品牌情節,似乎是真的可以考慮看看

    國產車安全配備不夠!立委主張:進口車當警車應「免關稅」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徐永明今日召開「警消車輛免關稅,值勤安全不打折」記者會,提出「關稅法第四十九條修正草案」,新增警消車輛為免關稅項目,期盼地方政府不需再因價格高昂,而對進口車種望之卻步,提供警消人員更高規格的安全配備

    徐委員表示,警消人員安全一直是各方密切關注的議題,雖然今年起警車採購之安全配備要求與中央預算已有所提升,但員警發生嚴重車禍的新聞仍時有所聞,每年造成的傷亡人數甚至有上升趨勢,顯見現有警車安全配備尚待加強。

    時代力量桃園市中壢區議員參選人劉祐龍表示,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年5月曾說,未來將編列預算讓部分警政單位購買BMW等安全配備較佳之進口警車,警察安全將有更多一層的防護。劉祐龍認為,桃園地區近年發生多起警車事故,若能免除警用車輛關稅,提高地方政府購置進口車種的意願,警察安全將更有保障。

    徐委員指出,依照現行法規,軍用及消防用車輛可免除關稅,警用車輛卻仍須負擔17.5%的關稅,若能修法取消關稅限制,警方將能以約97萬元的價格購入BMW之初階車款,該價格與明年警車預算額度90萬元相差無幾,地方政府購置進口車輛作為警車不再遙不可及。

    汽車專家龐德表示,進口車與國產車的安全配備與性能在各方面皆有顯著差異,當員警面臨激烈駕駛時,防護的強度將直接影響其人身安全,若使用進口車輛作為警用車,員警用車安全必能有所提升。

    關務署長謝鈴媛表示,目前警用車輛確實仍需繳納關稅,將與內政部共同研討,在審慎評估後提出可行方案。警政署副署長劉柏良則表示,對於員警執勤安全,警政署會持續努力,只要是有利於同仁的建議,警政署都會重視並贊成。

    網友則回應,「還不如開放進口車關稅,關稅收這麼久了,台灣全車自產屬於自己的車了嗎?」、「警車用休旅車,高速迴轉不翻也難。」、「要嚴格限制縣市長不得挪用警消用車,有縣市長的用車是由警消採購後挪用至該縣市政府使用。」、「請推動燃料税隨油徵收,國營事業民營化」。

    https://fnc.ebc.net.tw/FncNews/14/45167

    -----

    很有道理啊,每次看到警車都是由車廠投標,看誰便宜就買誰。我不是說國產車就一定不好,車廠有很大可能也是在做社會服務,用相對低的價格提供好的配備給警車。不過在某種程度上,誰都沒辦法否認,進口車真的比較好。

    想要追那些車子一台比一台利害的壞人,靠著2.0引擎100多匹馬力的國產車,基本上是不用想的。那學美國用圍堵戰術?以為我們警察有很多車嗎😂😂

    支持警察用好車,比照國道紅斑馬,用好的進口車

    BMW在台銷售衰退 汎德永業歸納3個原因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170964

    國內豪華車品牌經銷商汎德永業 (2247-TW) 由於今年上半年 BMW 銷售衰退逾 10%,使整體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 6.47% 至 154 億元,看下半年車市暫持謹慎樂觀態度,針對銷售衰退,汎德永業集團董事長唐榮椿指出,包含主要競爭對手賓士原廠在台灣車市祭出 SUV 車海戰術,加上賓士水貨車熱賣LEXUS 的 NX 定價具競爭力搶食不少進口車市,共三個原因對 BMW 銷售造成壓力。

    BMW 上半年在台灣車市新車掛牌數僅 8012 台,年減 12.4%,差於賓士成長 8.9%、LEXUS 成長 41.4%。

    唐榮椿直言,不同於過去新車款是採逐漸推出的策略,賓士近來以 SUV 車海戰術席捲進口 SUV 車市,加上貿易商積極導入賓士水貨熱賣,也搶走部分中高端消費者,對 BMW 造成壓力。

    另一方面,LEXUS 去年第 4 季推小改款 NX 後,首度導入 NX200 車型,並將售價下殺到幾乎跌破行情 152 萬元起,讓消費者可以更低門檻跨入 LEXUS 品牌,一口氣推升品牌上半年新車掛牌衝上近 9000 台,年增逾 40%,也對 BMW 產生不小競爭壓力。

    汎德永業強調,BMW 下半年運動休旅車 X4、X5 進行大改款,可望搶回部分 SUV 買盤。

    另一個經銷主力品牌保時捷,在順利度過總代理轉換調整期後,第 2 季起陸續交車,加上第 3 代 Cayenne 改款,使 6 月交車數即高達 411 台,汎德永業更看好其下半年表現。

    汎德永業指出,於上周最新開幕的高雄楠梓保時捷全功能展示服務廠,是亞太地區最大的旗艦館,集新車銷售、售後服務、精品、配件和客戶服務和保時捷認證中古車等多項功能,樂觀看待將推升汎德永業南部業績表現,進一步帶動整體營收增加。

    ======================================

    翻譯:都是人家賣太好,所以我變差

    賓士可以用車海,BMW也是有X123456的勒。至於水貨就更好笑了,賓士水貨還能回原廠,你BMW的水貨就是自己到外面找人修,況且水貨賣的多,對賓士影響還更大。

    事實上,就是近年BMW產品競爭力不足,妥善率也一直掉,全世界都被賓士拉開距離,原本的2B1A,快要變成1B跟1AB了😂

    今天差點被三寶擊墜,台灣三寶也太多了

    想到還是覺得又怒又恐怖...

    今天早上在上班的路上,遇到驚為天人的三寶

    早上尖峰時間車夠多了,我騎機車當然乖乖走慢車道

    鑽來鑽去不會快到哪,只是讓自己多吸幾口廢氣

    就在我沿著快車道往前騎,剛到路口的時候

    旁邊一台車給我從快車道直接橫跨三條車道右轉😡

    還好我速度不快,煞車按下去後輪稍微打滑一下下就救回來

    順利閃過那台車,那三寶連慢都沒慢一下就開走了

    為了上班不要遲到,也沒有真的撞上去,只好摸摸鼻子趕快去上班

    不過當下真的有種撿回一條命的感覺

    大家還有遇過什麼更誇張的三寶嗎

    Toyota想要推入門跑車

    日前英國 Goodwood 速度嘉年華會上,Toyota 帶來最終測試版的「牛魔王」Supra,並且預告即將問世,屆時 Toyota 將擁有包括 86 與 Supra 兩款性能跑車,但品牌不打算就此停下腳步,計畫要推出第 3 款跑車,而且是定位在 86 跑車之下。

    先前 Toyota 社長豐田章男曾透露,希望品牌能擁有至少 3 款性能跑車,除了原本就有的 86 跑車以外,即將發表的「牛魔王」Supra 將成為高階跑車,而品牌還打算推出一款全新入門跑車,外媒《Carscoops》猜測,有望是先前東京車展亮相過的 S-FR 概念小跑車。

    這款 S-FR 概念小跑車,採用前置引擎後輪驅動設定,主打靈活的駕馭樂趣,挑戰 Mazda MX-5 的小跑車霸主地位,內裝部分更是相當簡潔,除了恆溫空調系統之外,其餘資訊以及操作介面均整合在全數位化的液晶儀錶板,展現十足年輕氣息。

    目前 Toyota 尚未確定是否將 S-FR 概念小跑車進行量產,但外媒認為,該車款量產的機率相當高,並預計會採用 1.2 升渦輪增壓引擎,同時擁有獨立懸吊系統,具備出色轉彎性能,而且可以彌補自 2016 年 Scion tC 淘汰後,Toyota 入門跑車的空缺,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

    http://auto.ltn.com.tw/news/10517/3

    MAZDA MX5有新對手了~~

    雙門後驅小跑車,到時候在出個敞篷版

    售價不用100萬,保證可以吸引超多年輕人來買

    成為新一代的八嘎炯超跑😂

     

    平均速率效果好,全面擴大執行可能跑不掉

    區間測速到今天好滿月,根據蘋果的報導: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ife/realtime/20180801/1402641/

    測速的成效還蠻不錯的,不但違規數量減少,就連車禍數量也跟著大幅降低,這等於給交通部一個很棒的理由,可以在不同路段、不同路況的地方設置區間測速,未來當然不排除連高速公路、快速道路都一併適用。

    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的統計資料,7月份時速超過70公里的違規車輛,從上半月的1655輛,至下半月降為922輛,其中16日至22日為485輛,每日平均違規69輛,而23日至31日,違規車輛為437輛,平均每日違規車輛再降為49輛,皆較上半月平均單日違規110量大幅下降。

    效果還真是好的讓人有點驚訝,目前也沒看到有人反映造成嚴重塞車,短時間內還真的找不到理由可以反對啊😤

    太閃!燈箱車廣告違法滿街跑 騎士:刺眼難受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3290232

    廣告拖車滿街跑,LED燈光變換閃爍,影響駕駛人行車安全,衛福部的廣告拖車夜晚也在西門町趴趴走,宣傳拒吸三手菸。國民黨立委費鴻泰詢問交通部後發現,拖車不能設置燈箱作宣傳,更別提在廂體上設置牆面以強光播放動畫。費鴻泰質疑,行政部門知法犯法,還是為消化預算不擇手段。

    費鴻泰說,將提出修法,加重改裝車罰則,並要求主管機關和警政機構加強取締。

    衛福部重金打造燈光宣傳車 立委轟違法

    為了推廣拒吸三手菸,衛福部去年重金打造一輛變形金剛,除深入校園與學生互動,還在西門鬧區擴大宣傳。機車族許先生說,類似LED行動貨車在西門町、忠孝東路及台北市政府前都很常見,不僅炫光刺眼,還伴隨重低音的衝擊,讓騎士很不舒服。

    費鴻泰說,燈光設計對用路安全非常重要,他向交通部查證發現,《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對車體燈光設置訂有專章,車體違法加裝燈光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6條和第18條,屬非法改裝,違者可開罰900到1800元;若改變車體可處汽車所有人2400元以上、9600元以下罰鍰,連續違反規定,最嚴重可吊銷牌照。

    費鴻泰質疑,或許相較燈箱車輛的廣告託播費用,罰款只是九牛一毛,因此業者根本罰不怕,警察也懶得開單取締。現在業者生意越做越大,反拿國防部等公部門下的廣告作為宣傳,衛福部也跟進下違法廣告。

    費鴻泰表示,由於交通部只能對出廠車輛把關,若是在出廠後改裝,則需要民眾檢舉或警察開單,才能開罰,監理所也只能在接獲檢舉後,將違規車輛召回檢查,監理單位會要求車主回復成登記時的車體,一來一回缺乏行政效率。他將研擬提出修法,加重改裝車的罰則,並要求主管機關和警政機構加強取締。

    國健署:合格改裝 未裝LED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立委質疑衛福部國健署將貨櫃車違規改裝為菸害防治宣導車。國健署菸害防制組長羅素英指出,該輛「變形金剛」宣導車早已通過交通部監理站審查,屬於合格改裝,今年4月23日也通過監理站的複審,「合格的,沒有問題!」

    羅素英說,該輛宣導車外觀部分在事前也取得了經濟部標準局專利申請,並未加裝LED燈,符合法令規定。

    羅素英指出,「變形金剛」宣導車有闖關遊戲,適合親子一起參與,讓民眾了解二手菸、三手菸對人體危害。

    ====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立委不想看到國健署做新形態的廣告,所以想要一併管理這些車體廣告,你想管車體廣告就管吧...還想要加重改裝車罰則??台灣現在這種可以買改裝配件但是不能裝的情況已經夠怪了,改裝產業現在差不多都進了棺材,還想要加重罰則,是真的要把土蓋厚一點,讓改裝在台灣永遠沒有生存的機會嗎

    真的想要管,拜託把改裝好好規範,制訂一套台灣的改裝認證規範,合法賣合法裝合法用,這樣不是很好嗎???

    進口車壓境 國瑞車產量下滑

    進口車占整體車市比重愈來愈高,國產車嚴重被擠壓。二年前台灣最大組車廠國瑞汽車才慶祝全年產量突破20萬輛,今年受到外銷、內需皆不振,全年產量恐掉到11萬輛,連帶供應鏈體系的零組件廠也面臨更多的考驗。

    國瑞汽車2016年產量突破20萬輛,其中Corolla Altis成功出口9萬輛,打破台灣整車出口紀錄,帶動產業上下游商機。

    但也因為中東市場的規模相當大,引起豐田土耳其廠積極爭取,希望以地利的優勢,搶下為豐田生產、銷售中東市場的代工商機,間接衝擊國瑞生產量。

    國瑞汽車是台灣最大的組車廠,更被日本豐田評為與日本原廠同等級的組車廠,卻因為中東的市場需求縮減、台灣本地市場又有進口車大軍壓境影響,規模縮減。受影響的不只是和泰車,同時國產車主要陣容的裕隆集團旗下裕日車、中華車也同樣受到影響。

    進口車在去年突破整體車市的四成比重後,各方關注何時突破五成關卡,以台灣一年44萬輛的規模計,國產車數量約20餘萬輛,包含和泰車、裕日車、中華車、福特、現代、納智捷等眾多品牌與眾多車款,目前更因為規模不經濟,模具攤提成本高,使國產車愈來愈不具競爭力,供應鏈的組件供應商嚴陣以待。

    以台灣主要的OEM車燈廠大億交通為例,今年上半年即因國產車市場縮減、影響大億交通的成長能量,但大億交通在內銷OEM之外,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希望全年仍然能夠達到10%的年成長。

    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表示,過去幾年國產車比重持續下挫,主要是因為休旅車崛起,進口品牌應變快速,快速搶下這股新興買氣。隨著新車款已大致到位,進口車快速成長可望到此轉趨平穩。

    國產車品牌則是積極應對,裕日車尋求原廠支援,在全球車款中,在X-Trail之外,開發全新車款Kicks,同樣主打休旅車,可望為國產車再增加一支新的生力軍。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3292396

    =========

    不知道在講什麼,進口車的熱賣,和泰就是推手之一。RAV4進口、C-HR進口、便宜的NX200,接下來還有Auris、Camry,這些都是銷售量不錯的進口車,進口市占率提高和泰責任占一半。進口車的快速成長可望趨緩??那麼你的新車就會都賣不掉喔。八成又是為了股價的發言😜

    美國手排新車比例快趨近 0%....

    台灣也差不多啊😂

    講白了,自排輕鬆方便加速也沒比手排慢

    除非對手排有偏執熱愛

    不然還真想不到要開手排的理由

    http://auto.ltn.com.tw/news/10612/3

    雖然網友常常說,「出手排我就買」,部分車商還曾相信這句話,推出手排車之後,結果出現賣不出去的窘境。在美國也有同樣現象,今年在美國所推出的手排車比例,只剩下 2%。

    手排車的銷量,從上個世紀開始,逐漸減少。來自美國購車平台《Edmunds.com》的數據指出,2018 年美國新車,只有 2% 有手排變速箱的選項。 

    外媒《Valley News》報導,Volkswagen 的發言人 Mark Gillies 表示,其實在舊款的 Tiguan 車上有手排變速箱的選項,但幾乎沒人選擇它。

    Kia 的企業傳播總監 James Bell 認為,手排仍有其市場,但事實上 Kia 的 Soul、Forte 及 Rio,有手排變速箱的比例只有 4%。即使是 Kia 的性能轎跑 Stinger,擁有 365 匹強大馬力,後輪驅動,更是鎖定 BMW 3 系列的強悍跑車,手排比例也少得可憐。

    即使是經典跑車 Porsche 911,配備手排變速箱的比例也只有 20%。

    根據《U.S. News & World Report》研究報告指出,只有不到 18%的美國人會開手排車。

    《Edmunds.com》資深分析師 Ivan Drury 直言,當手排消失時,對車廠而言會更單純,畢竟要提供兩種變速箱是件麻煩的事,當市場決定手排的銷量時,手排變速箱像就會逐漸消失在市場上。

    純粹主義者認為,開自排車雖然方便,但其實也失去了那些開車時的駕馭藝術感受。

    台灣同樣也有類似狀況,除了商用車仍有手排變速箱,100 萬以下的乘用車,只有 Peugeot 208 的 1.2 手排。再來就要上看 100 萬以上,配備 6 速手排,售價從 123 萬元起的 Toyota 86。

    這就是酒駕無法遏止的原因:遠雄發言人酒駕10萬換緩起訴

    有錢判生,沒錢判死

    有錢酒駕緩起訴,沒錢...沒錢連酒都沒得喝😂

    酒駕多繳點罰款就能緩起訴,這樣怎麼雷厲風行取締?如果不嚴格執行,口袋有點錢的人,憑什麼不敢酒駕。到時候撞死人再來譴責已經太晚了,被酒駕害死的人,這些姑息的公務人員通通都要負起一部份的責任😡

    =====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225385

    〔記者錢利忠/台北報導〕擔任遠雄集團發言人的遠雄公共事務室副總經理楊舜欽,本月9日晚間與媒體及前同事餐敘後,酒駕被警方路檢攔獲,酒測值高達1.07毫克;台北地檢署考量楊為初犯,承認犯行,昨天給予緩起訴1年處分,須繳交國庫10萬元處分金。楊舜欽低調說:「沒有回應。」

    檢方調查,楊舜欽本月9日晚間在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家餐廳用餐,席間飲用多杯威士忌,餐敘結束後約11點,楊開車行經北市文山區信義快速道路,準備下萬芳交流道時,遇警執行酒駕攔查,發覺他酒後開車。楊舜欽庭訊時,對於錯誤行為表示懊悔。

    楊舜欽曾任攝影記者、華視主播及社會線新聞的主管,接任遠雄發言人職務後,常陪著官司纏身的遠雄創辦人趙藤雄赴法院及地檢署出庭,公關能力佳。

    Auris的對手除了Mazda3其他都被遺忘了

    看來其他競爭者真的很沒存在感啊😂

    比如說Golf,比如說Impreza

    新一代Focus搞不好把配備加一加,也差不多賣到這個價格附近

    這麼一來,國產Focus也可能會攪和進去

    但大家只記得Mazda3了😂

    是其他太弱了吧

    大家一起來連署燃料費隨油徵收

    只差200個了,期限不到一個禮拜,雖然之前也有過同樣連署,但被政府打高空敷衍過去。沒關係!一次不過,就連署兩次,兩次不過就三次...讓我們用行動告訴政府人民有多重視這個問題~

    大家一起來幫忙吧!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c038fdae-0667-45b0-93cd-0ab761338758/endorse?csrf=1667510563&size=100&page=1#_=_

    第四代Mazda3可能會提早量產

    https://autos.udn.com/autos/story/7826/3337125

    位於日本廣島當地的《中国新聞社》報紙媒體,日前爆料全新第四代Mazda3會在9月27日開始在日本山口縣防府市的防府工廠開始生產。雖然連日來的大雨影響Mazda生產廠的作業,不過全新第四代Mazda3(日本市場稱Axela),目前依然照原定計畫排定在2019年3月於日本當地正式發表。

    --

    雖然說可能提早量產,但是發表計畫似乎沒有改變,11月洛杉磯車展可能會首發,日本依舊還是要等3月。不知道是不是量產計畫進行順利,提早做點庫存免得缺車影響銷售
     

    南部水災嚴重,接下來有可能大量泡水車流入市場?

    上個禮拜南部大雨,淹水速度超快,很多人根本來不及把車開走。聽說各維修廠都堆滿了等待維修的車子,報廢場應該也會有很多車子進來吧。畢竟淹到滅頂的車,大概也沒什麼修理的價值。

    那些修好的車,是說會有後遺症,但我在想,如果把線組都換掉,該換掉的電系零件換掉,引擎油路清理乾淨。還會有後遺症嗎,水到底會造成什麼後遺症?

    那些泡水車,不嚴重的應該還是有機會跑到二手市場。我查過一些資料,泡水車的判定難度不高,可是只要疏忽,還是有可能會被騙,真的要多加小心。

    日本鈴木全面退出中國 以1元轉讓股權

    http://www.ntdtv.com.tw/b5/20180905/video/229283.html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9 月 05 日訊】產業消息來看到,日本汽車大廠鈴木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原因是銷售下滑,以及中國法規緊逼。鈴木宣布,將把在中國的「昌河鈴木」和「長安鈴木」股權,轉讓給中國的合資對象。「長安鈴木」去年在中國的銷售額下降了27%。中共日前還把長安鈴木列入名單,稱他們12個月以上未生產新能源車的車企,有打算要求他們,停止生產新能源車至少1年。鈴木在全數轉讓兩公司股權後,已經是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並將重心轉向印度。


    9月4日,長安汽車與日本鈴木和鈴木中國達成協議,以1元人民幣現金收購對方分別持有的長安鈴木40%和10%的股權,12月31日前收購完成後,長安汽車持有長安鈴木100%的股權。

    ====

    我只想說,1塊錢我也有,可惡想買😂

    馬來西亞製造中國血統瑞典基因要引進台灣~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3419/Volvo%E8%A1%80%E7%B5%B1%E7%9A%84%E9%A6%AC%E4%BE%86%E8%A5%BF%E4%BA%9E%E4%BC%91%E6%97%85%EF%BC%8CProton%E9%A6%96%E8%BC%9BSUV%E9%A0%90%E8%A8%882019%E4%B8%8B%E5%8D%8A%E5%B9%B4%E5%B0%8E%E5%85%A5%E8%87%BA%E7%81%A3

    "馬來西亞車廠 Proton 寶騰蓮花被中國吉利汽車收購後,除了本身自有車款以外,將以中國吉利血統的 SUV Boyue 為基礎,於 2018 年 10 月推出自家版本 X70。新車預計將從中國導入零件於馬來西亞生產左駕版本,有望於 2019 下半年導入臺灣。"

    --

    這個身世很複雜,但基本上應該就算是變相的中國車吧。中國零件馬來西亞製造,但反正合乎法規,只是掛Proton品牌,就算進來也賣不了幾台😂

    北宜區間測速好啊,山路都用區間測速算啦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361936

    新北市警察局在北海岸萬里隧道實施「區間平均測速」科技執法2個多月以來,超速違規案件下降9成,事故發生率減少8成,因成效卓越,計畫明年擴大推廣至台九線北宜公路,預計設置在15公里新店至38公里處坪林路段。

    警察局長胡木源今天在市政會議上報告指出,「區間平均測速」就是在某一路段的起點和終點架設監視器與車牌辨識系統,計算車輛通行兩端的平均速率,藉此研判是否超速。萬里隧道從今年7月執法以來,只發生1件車禍事故,比1至4月的7件,大幅下降。

    交通警察大隊交通執法組分隊長吳坤霖說明,車速是釀成事故傷亡最大關鍵,萬里隧道實施「區間平均測速」之後,超速違規和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因此計畫推廣到北宜公路,目前已著手規劃,預計明年初開始宣導、執法。

    但因北宜公路是開放式道路,與萬里隧道封閉路段的特性不同,路況也更為複雜,交通大隊將會克服各種環境條件差異,預計在15公里處約新店區銀河路至38公里處坪林路段之間架設系統。

    --

    確定啦,北宜要有區間測速囉,我還蠻想看看他們要怎麼克服開放道路的問題

    五指山要不要也順便一下,那邊飆仔也不少喔😂

    日本應該用這套的,這樣頭文字D肯定就畫不出來了

    南投聯結車連輾27車 21歲駕駛賠償維修破5百萬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20180915/1430463/

    南投市民族路昨傍晚發生滿載紅磚聯結車連撞27車意外,釀6傷其中1人命危。肇事的黃姓男子辯稱剎車失靈,但警方強制將車過磅調查,證實超載11.41噸,將開罰3萬2千多元;而遭撞毀的27輛汽機車,初估理賠費至少500萬元。

    由黃姓男子駕駛(21歲)滿載紅磚聯結車,下坡時一路撞擊27輛汽機車,驚悚過程嚇壞無辜挨撞者以及目擊者。南投警分局表示,肇事的聯結車合法載重量為35公噸,但肇事車輛重達46.41公噸,涉嫌超載11.41公噸磚塊。

    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汽車裝載貨物超載除基本罰鍰1萬元,還須視超載數量加罰,超載10噸以下者,超載部分每公噸加罰1000元,若超載逾10公噸,依法每超載1公噸加罰2000元,警方已對違規駕駛開罰3萬2000多元。

    案發時黃姓駕駛辯稱剎車失靈釀禍,如今警方調查發現駕駛涉嫌超載,疑因超載下坡時所產生的重力加速度,讓車子失控煞不住,無疑是打臉駕駛;警方也呼籲被害車主儘速到案製作筆錄,以利進行理賠作業,確保自身權益。

    修車廠業者說,此車禍造成1輛大貨車、1輛大客車、12輛轎車、3輛小貨車及10輛機車受損,因各輛汽機車受損狀況不同,初估修車理賠費至少500萬元以上,嘆說:「為了多賺點錢超載,卻得賠數百萬,得不償失!」(楊靜茹/南投報導)

     

    心得:

    1.學長母湯,超載真的很危險

    2.一人命危,希望能撐過去

    3.大貨車就是亂源之一

    4.500萬,兩手一攤要錢沒有要命一條,財損拿到的機率不高

    5.那麼多人受傷,醫藥費還有得賠

    Euro NCAP測試Suzuki Jimny僅獲3星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3590

    Euro NCAP 在今日(9 月 19 日)公布最新撞擊測試報告,而甫於 2018 年 2 月與 3 月發表的第 3 代 Volkswagen Touareg 與第 8 代 Audi A6,兩者在此次測試順利獲得了 5 星的滿分評價。而新一代 Suzuki Jimny 也在本次 Euro NCAP 測試車款之列,可惜成績僅獲 3 星評價。Ford Tourneo Connect 則是獲得 4 星評價。

    --

    可惜了,新的Jimny我覺得超好看,但似乎不太安全

    不知道是NCAP標準變嚴格,還是小車本來就不利撞測

    但沒關係,一定有人會說"車是買來開,不是買來撞的"

    視人命如草芥?惡駕駛擋救護車還飆罵

    真的很奇怪耶,永遠都有這種人,不知道救護車在執行任務救人嗎。連這種同理心都沒有,太誇張了,一定要重罰的。

    https://tw.news.yahoo.com/%E8%A6%96%E4%BA%BA%E5%91%BD%E5%A6%82%E8%8D%89%E8%8A%A5-%E6%83%A1%E9%A7%95%E9%A7%9B%E6%93%8B%E6%95%91%E8%AD%B7%E8%BB%8A%E9%82%84%E9%A3%86%E7%BD%B5-035013906.html

    台南一輛救護車8月30日準備載送病患前往醫院急診,沒想到卻碰到一名男駕駛開車惡意擋在巷弄內,男駕駛不但不讓路,還下車怒飆救護人員,誇張行徑令人直搖頭。

    檢視相片

    ▲救護車巷子內接到病患,要離開卻遇汽車擋道。(圖/翻攝自爆料公社)

    救護車停在巷弄內準備載送病患前往醫院急診,但沒想到一名男駕駛開車擋在前方,還下車刁難救護人員。

    轎車駕駛說:「你的方便就是別人的不方便,每次都要這樣,你要不要等啦(警察),你(救護車)這樣擋人嗎?」救護人員問:「你要讓我(救護車)過嗎?」轎車駕駛:「你也不讓我過啊!」

    檢視相片

    ▲惡男不只擋道不禮讓,還口出惡言飆罵救護人員。(圖/翻攝自爆料公社)

    橘色上衣的男駕駛認為救護車擋住去路,不只拿出手機拍照還打電話報警,要救護車駕駛等警方到場後才能離開。事情發生在8月30日下午,台南市一輛救護車獲報南區的安養院有名80多歲的病患情況危急,儘管救護車駕駛好言相勸多次,但男駕駛堅持不讓路,整台車停在路中央讓救護車無法順利通行。

    檢視相片

    ▲救護車載送的病患情況相當危急。(圖/翻攝自爆料公社)

    之後救護車駕駛沒有辦法,只能在小巷中以倒車的方式退讓,才順利把病患送到醫院,不過這整段的過程也被po上網路,不少網友怒批這名駕駛惡意擋路的行為實在太惡劣。

    車禍中西班牙女童被平板砸中死亡

    https://dq.yam.com/post.php?id=10026

    周一(24),在西班牙蓬特韋德拉(Pontevedra)的比拉諾瓦德亞羅薩(Vilanova de Arousa),一名媽媽開車載著 3歲女兒,女兒則穩固地坐在後座的ISOFIX汽車安全座椅上。

    然而,因為陽光太過刺眼,導致這名媽媽沒注意便減速不及地撞上前方公車——車禍撞擊力道之強,讓車內一台沒固定好的平板就這樣砸到坐在安全椅的女童臉上,她在昏迷 20個小時後宣告不治。

    ===

    非常稀有的事件,但也提醒我們,對於車內物品固定的重要性

    還有沉重3C產品可能對孩童造成的傷害,除了眼睛跟腦袋

    也是有機會造成實質上的傷亡,不能不注意呀

    油價將漲 國內汽、柴油價格明起各調漲0.5元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3395227

    台灣中油公司今天中午宣布,自明(1)日凌晨零時起調漲各式汽、柴油價格每公升各0.5元,調整後的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30.0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5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5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8.2元。

     

    這一波漲價的尾聲在哪裡現在還看不到,加油的時候看到超過30元,就覺得壓力好大

    希望能早點回穩,不要再狂漲上去了

    客運駕駛連假恐連上10天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35777

    勞基法規定7休1,未來客運業可能鬆綁!客運業者和勞方協商合議,針對連續假期疏運返鄉人潮,原本的7休1放寬為上10天班休1天,例外也能「11休」,讓勞方有更彈性的人力調配,但部分司機反對,因為時數拉長,疲勞駕駛對乘客反而危險,希望能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

    ---

    蝶戀花的事件到現在應該還在法院還沒全部解決,政府就急著要鬆綁。職業駕駛比其他職業都更不該放寬休假規定,疲勞駕駛有多危險,你勞動部不知道?

    超速拼命抓,為了增加罰款收入,然後政府自己開方便之門,公然鼓勵業者讓駕駛過勞,鼓勵疲勞駕駛,這有天理嗎😡

    「違規肥羊」檢舉達人一路尾隨 他慘接9張罰單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572869

    [記者鄭淑婷/桃園報導]何姓男子去年7月間開車載女友返家,豈料,事後一連接到9張罰單,罰金加起來超過萬元,何男與女友回想當天曾被一輛白色小客車沿路尾隨,才知原來對方根本是「檢舉達人」,何男自認倒楣繳清其中6張罰單,但有3張為重複性的轉彎、變換車道未使用方向燈,他申訴不成向桃園地院提出行政訴訟,法官認為何男當天確實被檢舉人尾隨,而繳清的6張罰單中,已有3張轉彎、變換車道未使用方向燈,再予以開罰有違比例原則,裁定這3張罰單原處分撤銷。

    何男接到的9張罰單,違規項目包括闖紅燈、一般道路轉彎未使用方向燈、一般道路變換車道前未使用方向燈、違規停車等,何男無奈說,「一次接到9張罰單很無奈」,他與女友回想7月9日當晚,下了國道三號大溪交流道就開始被一輛白色小客車尾隨,當時他很害怕、不知對方是誰,直到接到罰單才知根本是檢舉達人。

    何男說9張罰單有6張他只能「認了」,但另有3張於大溪區永昌路與員林路二段口、員林路一段與仁和三街口、台四線28公里處被檢舉的轉彎、變換車道未使用方向燈,共被開罰2700元,他一定要提出申訴;何男說,當時被不明車輛尾隨,太過緊張才不時違規,但申訴單位告知他,「緊張不是理由」,但他轉彎、變換車道時都有補打方向燈,這樣還要被罰讓他不服,決定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

    桃園市政府交通裁決處則主張,檢舉人將動態影像寄至大溪警分局,警方根據畫面確認何男確實有違規,裁處並無不當。

    法官勘驗檢舉畫面認為,何男確實被車輛尾隨,直到何男女友下車時,尾隨的車輛還停在後方、開著大燈,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期待何男仍能遵守「轉彎、變換車道前應打方向燈」的規定,且何男已繳清的6張罰單中,有3張同為轉彎、變換車道前未打方向燈違規,短期間再開罰有違比例原則,裁定3張罰單原處分撤銷。

    ==

    出來哭哭說被檢舉達人盯上開了罰單好委屈,一路跟隨檢舉呢~~~~~

    .....你一路可以有這麼多違規,不先想想哪裡有錯嗎?😡

    無照惡駕駛北市街頭競速 失控飛撞害3死

    看到影片,覺得非常恐怖

    路人根本無辜而且完全沒有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事情發生速度實在太快了,這讓我覺得走在台北馬路上都很不安全。下班時間居然還敢開這麼快,真的是不把人命當一回事。

    酒駕、無照、租車、超速、飆車,這種人如果不重判,那就對不起被害死的三條命

    *注意,影片真的很可怕,雖然沒有血腥畫面,但是依舊會讓人害怕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011/1445963/

    可惡!大馬路尬車害死人。今天傍晚,21歲謝亞軒(有公共危險前科、無照)駕駛一輛黑色轎車,竟與駕駛白色轎車的黃姓友人(無照),在北市松山南京東路三段上以近百公里的速度競速狂飆,謝男卻因車輛失控,衝上路邊人行道衝進騎樓,這一撞,奪走了當時正在人行道上做資源回收的黃男(66歲)、妻子(67歲)以及正在巡邏的保全謝男(64歲)三人寶貴生命,家屬聞訊趕到醫院難過得不敢置信。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敦化北路口,今天傍晚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事故,一輛黑色轎車突然失控撞上路旁小貨車後再衝進騎樓,現場造成小貨車駕駛�

    2.0中型房車慢慢式微?

    2.0的引擎在稅金上比較吃虧,以前大家還沒那麼在意,但是現在小排氣量引擎越來越多,就算不用渦輪,1.6或1.8的引擎也不輸給以前2.0的。這是Elantra Sport發表,現代也順便取消了2.0產品,只留1.6引擎。中型房車裝2.0引擎的產品越來越少,這會是趨勢嗎?

     

    U-CAR對Kicks評價不錯,有人考慮買這台嗎

    https://roadtest.u-car.com.tw/article/43951/%E8%BC%95%E5%B7%A7%E9%AB%98%E8%B3%AA%E6%84%9F%E7%9A%84%E9%9D%88%E6%B4%BB%E5%B0%8F%E8%BB%8A%E2%94%80Nissan%20Kicks%E5%AE%9C%E8%98%AD%E8%A9%A6%E9%A7%95%EF%BC%8C%E5%8B%95%E5%8A%9B%E6%93%8D%E6%8E%A7%E7%AF%87

    最新的試車報告,Kicks開起來比想像中的還要好。雖然馬力數據不是特別漂亮,而且還用CVT變速箱,但U-CAR認為這台輕巧、省油、操控也不錯。

    聽起來是還蠻有競爭力的,跟這個級距賣最好的HR-V比起來,價格也便宜一些。有人會有興趣嗎?不知道這台車有沒有機會讓日產多賣幾台車😂

    大家覺得這樣的保險內容如何,有改進的地方嗎?

    家裡買了新車,打算保一些保險,菜單是這樣:

     

    乙式車體險 (自付額3000/5000/7000)

    限額特定事故9000元

    車體險全損裡賠無折舊

    第三人責任險體傷

    第三人責任險財損

    第三人失能增額附加條款

    第三人附加慰問金費用

    第三人超額附加條款1000萬

    自用小汽車代車費用1000元

     

    保費大約3萬,國泰的保險。大家覺得這樣的項目夠用嗎?有什麼需要增加,或者刪減的

    要鋪路移車疑害底盤受損 BMW車主氣提告

    https://tw.news.yahoo.com/%E8%A6%81%E9%8B%AA%E8%B7%AF%E7%A7%BB%E8%BB%8A%E7%96%91%E5%AE%B3%E5%BA%95%E7%9B%A4%E5%8F%97%E6%90%8D-bmw%E8%BB%8A%E4%B8%BB%E6%B0%A3%E6%8F%90%E5%91%8A-133400877.html

    高雄一名BMW車主,車停路邊停車格,要開車時發現車子被用堆高機放人行道上,原來這條路要鋪路,施工單位有貼公告,但車主沒注意到,他看車子被移到人行道想請施工單位幫他把車移回路面上卻一度遇阻,讓他氣炸,他還發現車子底盤壞了,認為是堆高機移車造成提告毀損,養工處則說後來要幫忙移車是車主擔心二度傷害。

     

    BMW車主氣炸了,停在路邊停車格 好好的,怎麼要來開車,卻發現車子被移到人行道上。BMW車主高先生:「你停的時候是停多少車輛,很多 幾乎停車格,整排都是車,我的車原本停很後面,結果移到這。」

     

    檢視相片

    ▲車主要求施工單位幫他把車子移回路面上遭阻,讓他氣炸了。(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仔細看,這條馬路正在做AC鋪面改善工程薄膜,原本路旁的停車格全都被刨掉要重鋪,施工單位找不到車主,直接找來堆高機,把車子放置在人行道上,但車主來了,找施工單位把車子移回路面卻遇阻。

     

    車主高先生vs.施工人員:「公告貼整排在那,你不要亂說 我沒看到,貼三 四天,有通知叫他們移,他們都不移 沒人通知我。」車主和施工廠商爭論,更讓他生氣的是,車子的底盤還受損。

     

    檢視相片

    ▲車主發現車子底盤壞了,認為是堆高機移車造成提告毀損。(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車主高先生vs.施工人員:「原本就破了,我車原本停在這停多好,高級車或什麼,有說要跟我告知,沒跟我說。」

     

    施工廠商沒即刻協助車主把車移走,反而是不斷撇清責任,兩方爭執後,車主擔心車子底盤二度傷害,自己想辦法把車開下人行道,但車子停在路邊停車格,施工單位可以隨便把車移動。

     

    檢視相片

    ▲施工單位表示,在施工道路平整十,都毀暫時把車子移放暫置。(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貼公告為了施工道路平整的部份,我們都會先暫時,只是暫時移放暫置而已,我們如果施工中,不會幫他移下來,如果施工完成之後,我們還是會把它移下來。

     

    主管單位養工處說,如果有留電話 也會先告知車主,BMW車主說,他沒留電話 但其他被移動的車子有留,依舊被用堆高雞放到人行道上,轟施工單位根本便宜行事,現在他得花大半天時間移車,車子底盤還壞了,決定到派出所提告毀損,要施工單位給個交代。

    -------

    施工單位可以頂車子嗎?這警察應該要在旁邊,或者是找拖吊車吧,直接用頂高機去移車,難怪會有爭議

    共享汽車真的能提升交通效率?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029000595-260102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推共享汽車、在台灣適合嗎?客觀數據分析,每台車一天平均用不到2小時,既然使用率不高,就有利基推「共享」,且如果共享汽車做得起來,除了增加停車位周轉率外,更能提升都市交通效率。

    過去曾有個論點,認為一旦共享運具太過盛行,很多人就不買車了,其實未必。因為每個人對於用車的心態不一樣,有的很理性,有的人卻充滿感性,如果是從擁有車輛、或是愛車成痴這塊出發,他還是會買車。

    就像這幾年捷運一直開通,但汽車銷售還是沒太大變化,想要有車的人就是存在,不可能叫他不買,甚至多數人把車當作「個人空間」,希望在車上放自己的東西、開車時放喜歡的音樂,他也不會接受共享。

    更何況,共享運具再怎麼普遍,都不會比停在自己家裡方便,有些人就是不想多走那幾步路,所以他還是要買車。所以我說,多種運具就提供多種組合,會比擁有單一交通工具更具綜效,這絕非零和的概念。

    其實「共享」是對的,很多人抱怨台北市不好停車,其實想想,有多少車是沒在開,佔住停車位的。如果今天有個共享環境,路上很多車子,讓想用車的人隨時隨地都能租到,需求就能夠被創造出來,情況也會不同。

    這些過去不租車的人,開始租車了,這些被租的車輛使用率就會提高。對經營者來說,因為使用率提高,就要定期汰換,汰換速度會比個人戶早很多,增加車市銷售,屆時共享運具將與傳統車市銷售互利共生。

    舉個例子,除非是極端的換車,否則一台車開個10年、15年不為過,如果用車習慣從自有改成共享,經營者每3年就要換掉一次車,等於換3到5次車,這中間多出的汰換數,就創造新車銷售,是種生生不息的經濟循環。

    持平而論,共享共用比專享專用更經濟、更具效率,台灣因Youbike帶起共享經濟浪潮,提供租賃汽車很好的切入點,若能夠提供合理價格、形成口碑,使用習慣就會慢慢養成,共享運具的未來發展,也就值得期待。

    ---

    不買車的人就是不會買車,這些人平常都是靠捷運公車或者計程車通勤

    有短時間用車需求,那就是利用既有運輸就好,比如說叫個小黃

    會買車的人就是會買車,他們有用車的需求,這兩個族群基本上還蠻固定的

    但共享汽車事實上就是多了一批車,投入市場,讓不會買車的人有車可以用

    共享的概念頂多讓這群人要用的車少一點,不會讓馬路上車輛總數減少,只會更多而已

    我個人是不太認同會讓交通效率提高的說法

    徐耀昌救災車當公務車 稅賦署罰80萬

    罰款還不是罰我們的錢,不過這不是我要講的重點,重點是下面這一段:

    "這輛車是車商的奢華旗艦版,排氣量3500CC,進口完稅價134萬。首長購置新車2500CC以下。稅賦署認為救災車挪用,開罰補稅,追繳40萬貨物稅+1倍罰款,總共80多萬。"

    Alphard那時候的牌價是258萬,完稅價差不多是售價的一半,貨物稅就要40萬了,再加上營業稅,也不會超過200萬。剩下都是車商的,難怪水貨商會有存活空間,把營運成本壓低之後,售價還有很多空間可以砍,就能跟總代理拚一拚。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022270

    有沒有想過要改汽車課稅分級制度

    現在用排氣量課稅,其實很大一部分影響了車廠對新引擎新技術的引進速度。國外原廠可不會在意台灣的排氣量課稅法規,哪種排氣量好賣、好做、有新突破,那就會推什麼引擎。

    2.0引擎越來越難賣,不是因為2.0排氣量太大不受歡迎,而是跟小排量渦輪比起來,2.0稅金就是比較貴,影響買氣。還在用排氣量跟油耗掛鉤的作法實在很落伍,應該要改成用馬力來課稅,這樣比較有參考價值。

    大家覺得呢?

    Mazda New 3現身倒數中 預計明年第2季來台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109/1463095

    除了這張熱身圖,其他報導內容不太重要,大部分都是已經知道的東西

    只有預計明年第二季上市這個比較讓人注意,也就是說,Auris還有幾個月好日子

    Focus也要趕快上市,不然跟Mazda3強碰,肯定討不到便宜啊,哈哈

    有內建胎壓警示,還會裝能顯示數值的胎壓偵測器嗎

    如題,另外,有內建的胎壓警示功能 (現在新車應該都有),是不是就不能裝胎內式的胎壓偵測器啦? 還是這兩種偵測器不會衝突,可以放在一起?

    健保擬不支付酒駕肇事費用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7017

    支持啊,趕快提案

    等等,應該是酒駕肇事者不支付吧,被撞的人應該還有?

    還有嗎?

    兩車以上賠償判定

    兩台車以上的車禍,如果是追撞,就是後車賠前車

    推撞的情況比較複雜一點,但推撞一般比較難認定,就先略過不提

    重點來了,如果不是追撞的情況呢?

    第一台車掉落的東西,被第二台壓到,噴出來打到第三台車

    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要怎麼賠錢?

    庫克鬆口 蘋果正在研發自駕系統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614002227-260412

    作為當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Apple)的一舉一動都備受注目。而有鑒於該公司向來的保密文化,蘋果的下一步某個程度上還是很具神秘感。所幸,現任CEO Tim Cook對於媒體採訪態度開放得多,而他也終於對外鬆口,透露了蘋果正在研發自動駕駛系統。

    對於新世代的出行解決方案,不僅汽車界積極研發,科技界也躍躍欲試。眾所周知,蘋果有一個秘密的汽車相關研發計畫,名為Project Titan,然而長期以來外界對於這項計畫是在研發一台自動駕駛汽車還是自動駕駛系統,始終是霧裡看花。好在,Tim Cook在日前接受外媒採訪的時候,給出了明確答案,證實蘋果正在研發的是:自動駕駛系統。

    ==

    這年頭,什麼大公司都想湊一腳來研發自動駕駛

    google還有apple都加入了,那amazon跟facebook呢😂

    英國保險網站統計 「最差勁用路人」竟是BMW駕駛

    https://autos.udn.com/autos/story/8327/3502850

    每一個人每天在街上行走、駕駛、或是騎車,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不守規矩或是行為舉止相當令人討厭的駕駛,而英國的保險網站GoCompare就做了一個有趣的統計,調查民眾對於哪些品牌或車款駕駛在道路上的印象是最差勁的。

    GoCompare於日前在英國針對2000位民眾做了調查,以英國用路環境對於各汽車品牌車款駕駛的印象進行評比,經過統計之後,獲得道路上the worst drivers「最差勁用路人」竟然是開BMW的駕駛。

    從統計圖表中可以看到,有24%的人對於BMW駕駛有著負面的印象,榜眼和探花則是Ford的商用車Transit以及倫敦的計程車(Black cab),分別有21.8%和14.1%的民眾對這些駕駛觀感不佳。

    BMW駕駛以24%成為統計「最差勁用路人」的第一名。 摘自GoCompare

    在這份統計圖表裡,日系車則只有Subaru進入前10名排名第7,只有4.2%的民眾對於Subaru印象不佳,其餘的分別都是Audi、Ferrari、Porsche等歐美較強調性能或操控性的品牌。10名之外則還有Toyota Prius、Ford Focus與Lexus以極少的比率排在榜上。

    此外,此調查報告還以受訪民眾的交通工具做分類,像是機車騎士普遍比其他交通工具使用者更討厭路上每個品牌的汽車駕駛,尤其對於VW Golf、Porsche更是超出平均值,可見英國機車騎士對這兩個品牌車款有著更多的負面印象。

    相信每個地區的用車文化與駕駛觀感一定不會相同,這次英國的調查也只針對於本國內,但或許也可以讓其他國家的駕駛借鏡,我們開這個品牌的真的有這麼差嗎?其實事在人為,改善自己不好的習性,創造更好的用車環境,也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

    ------------

    「竟然」?我可不會用這個形容詞,從以前就覺得BMW爛駕駛比例比較高

    愛鑽愛擠愛超車,不愛守規矩。

    開Toyota的是又慢又笨的三寶

    開BMW的是又快又兇的三寶

    福斯排污造假醜聞,德國法院判決:照原車價全數賠償

    http://auto.ltn.com.tw/news/11347/3

    德國法院近來針對先前福斯集團排氣造假一案,宣佈德國福斯汽車需賠償一名 Golf 車主賠償當時購車原價總額,這判決無疑給車廠一記重擊!

    福斯承認銷售至全球的柴油車款,約有 1100 萬在出廠前裝過作弊軟體,用來逃避後續的廢棄檢驗,而近來德國 Augsburg(奧格斯堡市)法院針對此事宣讀判決,需對一名 Golf 車主,賠償 3 萬歐元(台幣約 150 萬元)當時購車原價總額,不過福斯原廠並不服氣,打算向高層法院提起上訴。

    --

    德國:造假,賠錢

    臺灣:造假,個案

    賠總價,這個法官也太有魄力了,最後不知道需要賠多少

    今天應該來懷念一下,聊聊Cefiro吧

    嚴董過世了,功過以後自然會有定論,這也不是我一個小小網友能說什麼的。

    不過,我們倒是可以回顧一下,嚴董接手裕隆之後的代表作:Cefiro

    第一代 Cefiro - 1996 年~1997 年 
    1996 年元月所推出的國產 Cefiro,與國外銷售的 Cefiro 車款差異不大,不過其銷售週期相當短,僅推出1年多的時間隨即進行小改款動作。此車型除了 2.0 升車型之外,亦推出 3.0 升頂級車型。不過此車由於在市場上的銷售時間短,因此在中古車市場的能見度相當低。 

    第二代 Cefiro - 1997 年~2000 年 
    於 1997 年12月推出的第二代 Cefiro 車型,在外觀造型上更具高級房車的氣勢,且銷售車型也因配備的等級不同而更加多元化,基本車型至頂級車型的價格從 70 萬至 90 萬餘元,可分別滿足不同預算買主的需求。而第二代 Cefiro,在外型上 2.0 升與 3.0 升車型的差異較為顯著,包括前後頭燈、水箱護罩及保桿的造型設計皆不盡相同。 

    第三代 Cefiro - 2000 年~2004 年 

    2000 年 9 月裕隆再推出全新大改款的第三代 Cefiro,包括頭尾燈組、水箱護罩、前後保桿及鋁圈式樣皆換上全新的造型,整體外觀更趨氣派大方。引擎動力除原有 2.0 升及 3.0 升設定之外,在 2002 年再追加一具馬力達 258 匹的 V6 引擎,同時也針對 2.0、3.0 升車型的外觀進行小幅修改。 

    來源: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627000015KK09310
     

    Skoda現在交車還會等很久嗎?

    最近有換車的打算,還蠻喜歡Skoda的車,只是之前聽說缺車缺的很厲害,交車都要等上一年半載的...😖

    等拿到車,買新車的興奮都沒了,貸款都可以繳掉一大半了吧😂

    現在Skoda熱門車款還是需要等很久嗎?

    u-car新的促銷燈號好方便喔

    https://promotion.u-car.com.tw/article/44596/

    促銷表格這樣列就對了啊

    有沒有比較划算一看就知道,不用自己花時間比較原廠提供的促銷有沒有比較好

    表格掃一眼,清清楚楚的,給個讚😍

     

    原來下周末有台北車展耶

    12/21到12/24台北車展,這個是單數年的小車展,不知道哪個單位主辦

    雖然說是小車展,但是今年也太冷淡了吧,完全沒有聽到任何消息或者宣傳

    今天一個不小心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在講,才發現原來下個禮拜就有車展耶

    有人會去看嘛...😂

    確認收購~吉利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

    哇喔~以後會不會從Mercedes-Benz變成Geely-Benz呢

    總有一天,這個世界不會再分日本車韓國車美國車德國車義大利車...,因為通通都變成中國車了啊😂

    吉利奔馳S500...想想就覺得有趣

    https://www.autohome.com.cn/news/201812/927248.html

    貧富差距擴大賠不起 民間發起制定「超跑條款」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3543131

    20歲林姓男子清晨幫母親送貨,在石碇區與四輛法拉利超跑發生車禍,修維費恐達千萬元,導致生活陷入困境。除了捐贈送暖,民間也發起修法遊說運動,呼籲立法院訂定「超跑條款」,也就是非刻意撞上超跑,賠償必須有上限。

    資深金融界人士張晉源今(18)日在臉書上發起連署,呼籲立法院制定「超跑條款」。他表示,貧富差距變大,天價超跑變多,一般人不小心擦撞到了不止賠不起生活還會陷入困境,看到名車就要讓他三公尺。

    張晉源在臉書寫說:「有錢開超貴的車不該成為其他人的恐懼。否則台灣會變成有錢橫衝直撞,沒錢滾到旁邊去的鬼地方!」

    ===

    現在是流行檢討受害者嗎?

    U-CAR要來玩真的了,《汽車好業代》新服務!!

    今天在首頁新聞上看這個,U-CAR要大肆招攬業代

    這樣要買車的人是不是能更方便找到有評價,有口碑的業代

    BOB野心不小喔~~其他網站應該要剉著等了😂

    臺灣遲遲沒有線上購車這件事情,但讓業代上線也算是個開始

    還不是自己上臉書找生意,是在U-CAR這邊曝光,好像有點厲害

    只是不曉得有多少業代會加入,人不多的話效果就不好了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4743

    漲個不停之後,油價變成一直降

    https://gas.goodlife.tw/

    每個禮拜都要降一點,加油都不想加滿了

    因為下個禮拜就更便宜了啊😂

    交通部再次拒絕燃料費隨油,同時再次表示要研究隨里程徵收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c038fdae-0667-45b0-93cd-0ab761338758

    分析說明

    一、本項提案所提之「汽機車燃料稅」,實際應為「汽機車燃料使用費」,依據公路法第27條規定,為公路養護、修建及安全管理需要所徵收之經費,與籌措空氣污染防制經費或藉由收費抑制車輛廢氣污染排放以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性質尚屬有別。
    二、現行汽車燃料使用費之徵收,主要係考量一般排氣量大之車輛,通常重量較重且油耗較大,對路面耗損之影響程度及安全管理成本相對較高,故按各車種劃分排氣量級距,並依此推估全年耗油量與行駛量,據以徵收不同費額。

    研商辦理情形

    一、聯繫提案人了解議題訴求:本部於107年9月5日以電子郵件聯繫提案人,並於9月6日收到提案人回復表示,目前相同排氣量之車輛,行駛道路里程數差異大,徵收相同汽燃費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另隨油徵收後,車主加油會感覺費用增加,可進一步促使民眾降低私家車輛使用、減少車輛用油,達到節能減碳與減少空污目的。
    二、傾聽各界意見:本案於107年11月30日由行政院唐鳳政務委員辦公室公共數位創新空間小組召開「開放政府第41次議題協作會議」,邀集附議人、油品業者、加油站公會、運輸業者及相關政府機關共同與會(提案人因個人因素不便出席)。相關紀錄請參閱以下連結:https://pdis.nat.gov.tw/zh-TW/track/
    三、前述會議針對徵收方式可能方案,與會者就公平性、複雜度及行政、產業與使用者成本等面向,經分組討論,初步獲致以下想法與共識:
    (一) 維持現狀徵收方式:
    1. 徵收方式簡單,但改為依車重可能較公平。
    2. 排氣量標準過時,其與耗油量之推估應定期檢討。
    3. 有催繳成本。
    (二) 隨油徵收:
    1. 使用者付費較公平,但因每輛車油耗不同,無法完整呈現道路使用情形。
    2. 「用油不用路」及「用路不用油」之情形不易處理,加油站難以辨認不同的身分或用途,可能導致油品流用,電動車未來如何徵收亦仍待解決。
    3. 科技進步使車輛油耗降低,長期而言將造成財源不足。
    4. 增加公共運輸業者及非公共運輸之其他汽車運輸業者成本。
    5. 加油站代徵成本應給予相對應之手續費。
    (三) 隨里程徵收:
    1. 更能反映道路使用狀況。
    2. 目前已有技術可行性,但新舊車輛技術設備不同會增加複雜度,另應有防止修改里程數之防弊措施。
    3. 初期會有設備建置成本。
    4. 須注意里程記錄之隱私課題及資訊安全問題,上傳里程數應考慮偏鄉網路設備。
    5. 應有緩衝期,推行初期可考慮現行方式與里程徵收兩種計價雙軌並行。
    (四) 其他:
    1. 可採基本收費及依使用情形收費兩階段收費結構。
    2. 道路經常修護但品質不佳。

    參採情形

    本案經召開協作會議多方面討論,現行隨車徵收方式納入車輛行駛里程與車輛總重等標準研議可行性,應仍為能顧及各層面之方向,本部將納入會議結論相關意見,作為後續評估規劃兼顧公平、財源穩定、行政成本及社會衝擊較小之汽車燃料使用費徵收方式之參考。 

    後續推動規劃

    本部運輸研究所刻正辦理「汽車燃料使用費隨里程徵收之可行性研究」,因收費制度涉及層面廣泛,後續將就技術、社會、政府、法令及財務等面向進行可行性分析與探討,並針對利害關係人進行衝擊評估。 

    =====

    是真的要推動隨里程徵收,還是找個看起來更公平的藉口

    最後再來說:窒礙難行,然後不了了之?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祝大家新年快樂賺大錢買好車

    馬上就要2019年囉,各位對今年還滿意嗎?

    先祝網友們2019事事順利,可以賺到錢買新車~

    等等準備倒數吧

    用路人一定要知道,2019年交通新制一手掌握

    https://am.u-car.com.tw/44765.html

    時代在進步,交通工具在進步,當然交通法規也會因應時代潮流而做出調整,揮別2018年、迎接2019年,政府相關單位也公告將在1月1日實施的法規變動,U-CAR將與用路人最相關的項目彙整出來,供讀者參考。

    揮別2018年、迎接2019年,政府相關單位也公告將在1月1日實施的法規變動,U-CAR將與用路人最相關的項目彙整出來,供讀者參考。

    甲類大客車新車強制搭載AEB

    為提升大客車安全,繼2018年全部大型車新車加裝轉彎及倒車警報裝置後。2019年元旦起,新型式甲類大客車(軸距逾4公尺,如大型遊覽車)更追加裝設「緊急煞車輔助系統(AEB)」另外,甲類大客車及總重逾12公噸大貨車新車應裝設「車道偏移輔助警示系統」。

    汽車停車格可停放多輛大型重型機車

    交通部於2018年7月中預告修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部分條文,明訂1個小型停車格可停1輛以上大型重機;自2019年開始,規定修正後直接明訂1個小型停車格可停1輛以上大型重機,除非各地方政府另行公告。交通部表示,若收費停車格停放1輛以上車輛,處理方式會都開停車單,但不會有裁罰。

    機車路邊停車、車輪距路邊不得超過30公分

    此外,修法也針對停車規範在文字上有所修正,大型重機及一般機車可平行、垂直或斜向停放,符合民眾習慣。也就是說,機車停放在可停車的小巷裡,不一定要跟車道平行停放,若是垂直或斜放停車也不會開罰,不過交通部表示,仍希望臨停機車能更靠近路邊,因此規範前輪或後輪外側距離路面邊緣,從原本的不得超過40公分縮短為不得超過30公分。

    新機車搭載晝行燈或者引擎頭燈同步啟動

    在2017年開始,政府當時已經規定新型式機車出廠時,一旦發動引擎,就要能自動開啟晝行燈或頭燈,而此規定有2年的緩衝期,在2017年以前發表的機車,到2019年開始才需符合此規範。而今隨著落日期限將至,從2019年1月開始,所有新出廠的機車,都必須配備有晝行燈,或者必須設計發動引擎時,機車頭燈需同步亮起。

    不過已經在路上行駛的機車,不會套用此規定。但交通部也建議機車騎士,在白天行駛時能開啟頭燈,以增加行車安全,減少事故發生率。

    125c.c.以下ABS新機車補助4,000元

    自2019年元旦起,126c.c.以上新款新機車,強制加裝ABS,不予補助,而125c.c.以下新機車,可選擇加裝ABS或CBS。據交通部於12月23日表示,無論未來推出的新車或現行新車都提供補助。ABS新車補助4,000元、CBS新車補助1,000元。補助實施計畫將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實施。

    交通違規檢舉2019年起須實名

    由於民眾檢舉交通違規案件逐年增加,為了確保檢舉資料之真實性,受理機關必須確實掌握檢舉人真實姓名及聯絡方式,於法院審理交通違規行政訴訟案件涉及證據調查配合到場說明。並檢舉人應提供國民身份統一編號予公路主管或機察機關查證,否則不予舉發交通違規案件。

    --

    大家要注意今年開始的變動喔~

    機車已經有強制開燈或日行燈的規定了,結果汽車反而都沒有消息?汽車也應該要強制規範才對啊

    超速10公里撞死大學生 因對方違規法官判免賠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20190106/1495881/

    兒子車禍死亡,雙親為子討公道,民刑事均失利!新竹1名吳姓科技大學新生,2016年12月底載著同學夜騎,但違規左轉,被劉男駕駛的轎車高速撞上,造成這名19歲的大學新鮮人死亡。其雙親認為肇事者毫無悔意,讓他們承受極大的喪子之痛,憤而向新竹地院民事庭提損害賠償之訴,索賠265餘萬元。不過,民庭法官認定,死者因違規左轉與肇事車撞上,就算劉男沒超速,結果也是相同,認定被告劉男無過失責任,因此判劉男免賠,等於讓死者雙親的民刑事訟訴全盤皆輸。

    死者雙親表示,撞死兒子的劉男在2016年12月底的深夜,開著愛車沿新興街由南往北行駛,行經新興路與成功路三岔路口時,劉男時速達80公里已超速10公里,剛好遭遇到兒子吳男騎車載著鄭姓同學,在待轉區準備左轉之際,劉男超速與兒子發生車禍,因此造成兒子當場身亡。
     
    死者雙親認為,兒子是中國科技大學新生,前程看好,也是夫妻細心栽培、寄予厚望,但劉男竟超速致閃避不及而撞擊兒子機車,導致兒子當場慘死。死者雙親說,兒子過世時年僅19歲,夫妻倆中年遭遇喪子之痛,每每回憶此事總深夜驚醒,身心痛苦無法成眠,還說劉男於肇事後不聞不問,且將過錯推給兒子,毫無悔意,致使2人喪子之痛加劇。
     
    吳姓夫婦認為,兒子因劉男過失行為而死亡,劉男應負民事賠償責任,2人因此求償醫療費、喪葬費、扶養費、精神撫慰金共265萬8801元。
     
    而劉男向法官表示,依照車禍肇事鑑定委員會的鑑定結果,確認他在這件車禍中無肇事原因,因此沒有民法上的損害賠償責任。另,他經新竹檢方不起訴,吳氏夫婦也再議遭高檢署駁回,最後在新竹地院交付審判又被駁回,確認他無責任也無過失,就沒有損害賠償的責任。
     
    法官綜合車鑑會報告及檢方偵查報告,認劉男突遇吳姓大學生自右側路邊起步,並未依號誌指示駛入,就算劉男依速限70公里的速率行駛,也難加以防範,因此難以逕以認定劉男有何應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的過失情事。
     
    至於車鑑會報告「該路段限速時速70公里,劉男車速約80.8公里,超過限速,超速行駛有違規定」,但法官認為,80.8公里速率是依照現場煞車痕及美國北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警察科技管理學院計算而出,在誤差容許的範圍下,劉男是否已達80公里以上超速情況,並沒其他證據可供精準計算,且就算劉男車速確為80.8公里超速,但肇事主因是死者違規左轉,就算劉男沒超速,也無法防止車禍,因此認定劉男超速與車禍發生結果欠缺相當因果關係,而刑事裁定也有相同認定,因此駁回吳男雙親斷所請,劉男免賠。(突發中心楊勝裕/新竹報導)

    --

    這個法官頭腦清楚,給個讚

    女醫大生閃違停害閨蜜爆頭亡 運將因這一點判無罪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20190110/1498531/

    胡姓女醫大生2017年9月騎機車,載著余姓閨蜜行經中和區中正路,卻遇到鄭姓小黃運將違停,導致公車無法靠站而併排停車,只好左切內側車道通行,卻未注意尚有直行大貨車而遭撞倒,余女頭部遭輾死亡,胡女當場跪地痛哭。事後鄭男雖被依業務過失致死罪起訴,但新北地院認為是胡女貿然與貨車爭道,鑽入車縫,安全距離不夠才肇事,鄭男雖違規停車,但與車禍無關,今判鄭男無罪。
     
    現今全案發展結果僅胡女(20歲)有罪,法院也考量胡女屬自首、認罪,且與被害家屬達成和解,依過失致死罪判胡女5月徒刑,可易科罰金15萬元,緩刑2年,另鄭姓公車司機、劉姓大貨車司機均已獲檢方不起訴確定。
     
    全案發生在2017年9月19日晚7時許,就讀北部某醫學大學的胡女騎機車,載著余姓同校女同學行經中和區中正路,遇上鄭姓運將將計程車違停在公車停靠區內,導致公車無法靠站,鄭姓公車司機被迫將公車跟計程車併排,讓乘客上下車。
     
    胡女見狀要變換到左方的內側車道,卻未注意劉男駕駛的大貨車從左後方車道駛進,機車車頭左側先被大貨車右前方車頭撞擊,再撞公車車身進而人車倒地,余女捲入大貨車右後車輪,頭部遭輾壓而死亡,身上則多處擦傷的胡女眼見好友死亡,當場跪地痛哭,事後與鄭姓計程車司機一併被起訴。
     
    但新北地院審理鄭姓運將部分,考量公車在運將違停無法靠站,閃右後方向燈停靠,胡女前方3輛機車騎士均順利閃避,變換至左方內側車道,而後方時速18公里的胡女反應時間較長,已有充裕時間,卻未顧及併行時速15.32公里的大貨車,沒有選擇煞車暫停,仍貿然鑽入貨車、公車車縫,終因安全距離不足而肇事。
     
    胡女在警訊、偵查均供稱,有看見公車往右停車,而後照鏡看沒車才左切,沒想到被貨車擦撞,再撞公車而倒地,法官據此認定胡女並未受計程車違停所影響,且該車禍送往澎湖科技大學交通鑑定,也認為計程車雖有違規,但非肇事因素,法院因而判鄭姓運將無罪;仍可上訴。(孫友廉/新北報導)

    --

    這樣可以算沒有受到違停影響喔,法官真是英明啊。貨車司機多半是運氣不好,摩托車切太快,無罪就算了。結果小黃違停一點事情都沒有?不是違停根本就不會發生事故了吧😕

    花蓮重症嬰轉院急救 狂飆2小時到台大

    雖然總是覺得路上一大半用路人都很OX,可是久久一次看到這樣的消息,難免還是覺得溫暖。台灣人基本上還是友善,而且願意給人幫助,從昨天開始我的臉書上就充滿了相關消息,超級多人在轉的。

    上路時間確實不太容易塞車,再加上國道警察開道,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抵達,實際上和用路人是否禮讓關係恐怕也不大。但不管怎麼說,看了還是覺得這個世界還是有救的😂

    http://gotv.ctitv.com.tw/2019/01/1012104.htm

    又有新點子?不只迪士尼 韓國瑜透露正在談「賽車」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86387

    高雄市長韓國瑜今(17)日赴高雄市議會臨時會進行施政報告並備質詢,由民進黨團率先進行黨團質詢,談到高雄到底會不會引進迪士尼樂園,韓國瑜表示,他會極力爭取,也透露還有在談其他項目,例如「賽車」。

    民進黨團詢問韓國瑜,迪士尼到底能不能做到?韓國瑜回應,他有極力在爭取,第一優先順位當然是迪士尼,但後面還有其他項目在談,基於商業機密他不方便透露,不過確實有在談,像是一些賽車什麼的。

    民進黨團本次質詢準備數十顆氣球,並在上面貼上韓國瑜選前開出的各項政見,另外還有一根「定海神針」,象徵韓國瑜承認的九二共識。隨後綠營議員輪番上陣,針對各項政見質詢韓國瑜,能否在4年內做到,只要韓國瑜無法肯定表示「能做到」,民進黨團就用「定海神針」刺破氣球,代表政策跳票,包括迪士尼、太平島挖石油等等

    --

    哈,要在高雄辦賽車喔,要蓋車廠肯定是來不及啦,給他8年都弄不好

    比較可行的做法,執行期間比較短,那就是玩封街賽事

    但我記得他之前就職的時候就說,封街擾民啊,難道高雄要有賽車場了嗎

    大鵬灣表示:我很近啊😂

    萬元內Androidauto+Carplay車機

    萬元內有這種東西嗎?我對車機實在不太熟。主要是受不了老車上的陽春音響,連藍芽都沒...要升級藍芽當然很便宜,只是既然都要換了,是不是乾脆換成可以連接智慧型手機的車機。連導航機都可以取代,在朋友車上看他用過,覺得一整個方便。

    萬元內有這種主機嗎?沒有兩種的話,至少有AndroidAuto好了,反正現在也沒在用iPhone😂

    國道9路段 電眼監控抓匝道插隊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127000475-260114

    春節車流量大,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為改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違規插隊情形,在國道1號、國道3號等9處重點交流道出口,設置高解析度攝影機,由公警局負責取締違規,抓到可處3000至6000元罰鍰。

    高公局指出,為改善插隊情形,已於回堵嚴重的交流道出口鼻端處,設置高解析度攝影機,地點包括國1五股北出、林口A南出、大雅南出、鼎金系統南出、北出、國3南港系統北出、中和南出、國3甲萬芳西出、木柵東出等9處。

    透過自動偵測系統,高公局會拍到的將違規跨越槽化線及強行插入車隊的車號,提供給國道公路警察局逕行舉發開單。若民眾利用車上的行車紀錄器,把前、後車違規影像提供國道公路警察局,警方也會逕行舉發開單。

    高公局提醒,警方在春節期間將加強巡邏,插隊或任意停等者除面臨舉發開單外,也將強制驅離從下一個交流道駛出,反而費時又傷財。

    ====

    過年這段時間,大家自己皮繃緊一點,免得要多給政府一個大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