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噴射機—SYM新世代DRGBT試駕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23 16:00:00

發文

#6194823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SYM 三陽近幾年常以動物做為車款開發靈感,包含命名為「BT」以及「CU」的系列,結合動物的特徵、特性,融會在車輛本身,也為機車注入了嶄新的新氣象,而這之中「BT」所代表的是「靈獸」,把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賦予在車輛中,KRNBT 將「麒麟」融合於此,而 DRGBT 則是取自於「龍」。過去 DRGBT 鮮明、突出的外觀一直都是最大特色,也為品牌旗艦車款開創新的設計面貌,如今在 DRGBT 上市超過 4 年後,也終於迎來全新大改款車型。

「BT」所代表的是「靈獸」,把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賦予在車輛中,DRGBT 則是取自於「龍」,過去 DRGBT 鮮明、突出的外觀一直都是最大特色,也為品牌旗艦車款開創新的設計面貌,如今在上市超過 4 年後,也終於迎來全新大改款車型。

新世代 DRGBT 最初在 2023 米蘭車展亮相,並在 2024 年 5 月份正式在國內發表,外觀上延續了招牌強烈的設計元素,並在加以進行強化,塑造更為濃烈的氣息,不僅如此,新車更是在動力部分有所優化,原廠也強調性能較上一代、或是競品都還出色,而 Keyset 與 Keyless 雙車型分別開出 11.45 萬元以及 11.75 萬元的優惠價。在全新 DRGBT 上市之後,三陽也很快的安排媒體試駕活動,讓大家體驗新車的魅力,並且也針對這次所強調的性能部分,精心安排了一段封閉直線路段,在該區域可以油門全開到底,一嚐全新 DRGBT 的動力輸出感受。

新世代 DRGBT 最初在 2023 米蘭車展亮相,並在 2024 年 5 月份正式在國內發表,在全新 DRGBT 上市之後,三陽也很快的安排媒體試駕活動,讓大家體驗新車的魅力。

線條勾勒鮮明、「龍」的性格韻味好強烈!

「龍」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物種之一,雖然存在於神話傳奇裡,但華人相當喜愛、又或是覺得龍有著不凡的地位,在 12 生肖中僅有龍是傳說的動物,而 DRGBT 就是結合了龍的元素,也彰顯車款的氣勢魅力,而這點在新世代車型上筆者認為更為濃烈。車頭上半部以尖銳的樣貌來呈現,以類似倒三角形狀並結合兩邊有菱有角的定位燈組,同時定位燈設計靈感源自侵略性的龍牙,以幾何陣列的形式詮釋,至於大燈則巧妙藏在中段的地方,同時透過豐富的外殼摺線,形塑出極具張力的風格,車頭側邊則有 DRGBT 的名牌。

「龍」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物種之一,雖然存在於神話傳奇裡,但華人相當喜愛、又或是覺得龍有著不凡的地位,在 12 生肖中僅有龍是傳說的動物,而 DRGBT 就是結合了龍的元素,也彰顯車款的氣勢魅力,而這點在新世代車型上筆者認為更為濃烈。
車頭上半部以尖銳的樣貌來呈現,以類似倒三角形狀並結合兩邊有菱有角的定位燈組。
定位燈設計靈感源自侵略性的龍牙,以幾何陣列的形式詮釋,至於大燈則巧妙藏在中段的地方,同時透過豐富的外殼摺線,形塑出極具張力的風格,車頭側邊則有 DRGBT 的名牌。

除了極強烈的造型外,車頭兩側、車身均有空力套件的搭配,並且套件採用和主色不同的塗裝處理,其進氣孔能減少正面撞風的阻力,車側擾流件能將氣流引導至車尾,同時上方以龍犄角為靈感設計的仿定風翼飾件,能將車頭空氣分流,氣流從騎士安全帽及兩側肩膀上方通過,進而減少騎士身體產生的阻力,進一步提升動力表現,至於前輪採用 120/70-13 規格,花紋則是 Maxxis R1N。

車頭兩側、車身均有空力套件的搭配,並且套件採用和主色不同的塗裝處理,其進氣孔能減少正面撞風的阻力,車側擾流件能將氣流引導至車尾,同時上方以龍犄角為靈感設計的仿定風翼飾件,能將車頭空氣分流。
前輪採用 120/70-13 規格,花紋則是 Maxxis R1N。

相較於車頭較為複雜的設計風格,車側與車尾就明顯簡約許多,側邊的造型有力並兼具動感,沒有過多的綴飾反而更加清爽;後輪採用單搖臂懸吊設計,其呈現出後半部懸空式的樣貌,這也是 DRGBT 或是 MMBCU 擁有極高辨識度的地方之一,而斜上設計的「翹臀」依舊相當有型,搭配上後方扶手採分離式配置,燈組的樣貌也和頭燈相呼應,尾燈及亮起的煞車燈號猶如龍吐息時火光,至於方向燈則位在牌照、後土除的地方,後輪尺寸則為 130/70-13。

後輪採用單搖臂懸吊設計,其呈現出後半部懸空式的樣貌,後輪尺寸則為 130/70-13,至於方向燈則位在牌照、後土除的地方。
斜上設計的「翹臀」依舊相當有型,搭配上後方扶手採分離式配置,燈組的樣貌也和頭燈相呼應,尾燈及亮起的煞車燈號猶如龍吐息時火光。

座高降低、置物空間放大,輔助及便利配備皆具備

全新 DRGBT 除了在外觀有嶄新的設計外,其座高也從 803mm 降至 790mm,並且前後椅墊面積分別增加 27%/48%,同時前後座段差也從 61mm 降至 46mm,以筆者 179 公分身高實坐,雙腳都能輕鬆著地,而整體坐姿也相當舒適,並不會有壓迫或是有受到拘束的感受,雙腳收起時膝部也不會碰觸到前方,腳踏空間也相當有餘裕,後座飛旋式腳踏板則為傳統手動開啟設定;此外,車廂置物空間方面也從原先的 18 公升擴增至 22 公升,對於擺放安全帽或是其他物品都更為友善,其便利性和舒適度都有明顯提升。

全新 DRGBT 座高也從 803mm 降至 790mm,並且前後椅墊面積分別增加 27%/48%,同時前後座段差也從 61mm 降至 46mm。
以筆者 179 公分身高實坐,雙腳都能輕鬆著地,而整體坐姿也相當舒適,並不會有壓迫或是有受到拘束的感受,雙腳收起時膝部也不會碰觸到前方,腳踏空間也相當有餘裕,後座飛旋式腳踏板則為傳統手動開啟設定。
車廂置物空間方面也從原先的 18 公升擴增至 22 公升,對於擺放安全帽或是其他物品都更為友善,其便利性和舒適度都有明顯提升。

另外 DRGBT 的儀表板設計也相當新穎,方正矩形的框線表現上看似很樸實,不過當車輛啟動儀表開啟時就會發現,轉速表呈現是仿造龍脊攀升的意象,這樣的設計筆者也認為相當有意思;同時車輛右下方也配有 QC3.0-USB 快充系統,中央則有掛勾,並因 Keyset 與 Keyless 不同車型設定使啟動方式有所不同,而全車系也標配駐車警示燈、斷電熄火開關、側柱斷電開關;此外,安全輔助系統也標配 Bosch 10.3 代 ABS 防鎖死煞車與 TCS 循跡防滑系統。

DRGBT 的儀表板設計也相當新穎,方正矩形的框線表現上看似很樸實,不過當車輛啟動儀表開啟時就會發現,轉速表呈現是仿造龍脊攀升的意象,這樣的設計筆者也認為相當有意思。
車輛右下方也配有 QC3.0-USB 快充系統,中央則有掛勾,並因 Keyset 與 Keyless 不同車型設定使啟動方式有所不同。
左邊把手有遠光燈、喇叭、方向燈與警示燈等按鈕,右邊把手則是怠速熄火、斷電熄火開關、引擎發動等按鈕。
車輛配備了側柱斷電開關,安全輔助系統也標配 Bosch 10.3 代 ABS 防鎖死煞車與 TCS 循跡防滑系統。

加速過癮感十足!直線衝刺暢快無慮

原廠在全新 DRGBT 在動力上進行了調校,引擎採用全新設計的汽缸頭,除了優化氣道增加進氣效率以外,也透過加大燃燒室增加壓縮比來到 12:1,同時冷卻系統也升級為雙路徑水泵補,有效縮短熱車等待時間及提升燃油效率 4%,並且透過低張力活塞環 ( 阻力降低 15% ) 、低摩擦曲軸軸承 ( 滾阻降低 24% ) 來達到低阻力工程;同樣搭載 158c.c.排氣量引擎下,將動力性能提升至最大馬力 16 匹、扭力 1.54 公斤米,平均油耗優化至 43.8km/l,0 到 100 公尺加速也縮短到 7.6 秒。

全新 DRGBT 採用全新設計的汽缸頭,除了優化氣道增加進氣效率以外,也透過加大燃燒室增加壓縮比來到 12:1;同樣搭載 158c.c.排氣量引擎下,將動力性能提升至最大馬力 16 匹、扭力 1.54 公斤米,平均油耗優化至 43.8km/l。

不僅如此,新車採用 SYM 全新獨家專利科技「Hyper-SVIS 全域可變進氣系統」,透過偵測 ECU 的轉速、油門開度訊號 ( TPS ) ,達到門檻標準值時透過電磁閥切換空濾盒中的可動式進氣管,讓低/高速有不同的進氣模式,兼顧低速省油高扭力、高速性能最佳化的功能;在低速模式時,低速進氣管接合於進氣道口,低轉速時達到良好的進氣慣性,增加低速扭力反應,高速模式時,達到高轉速狀態下,電磁閥控制低速進氣管切離進氣道口,讓進氣道直接吸取大量空氣,進而創造更出色的動力輸出表現。

全新 DRGBT 採用「Hyper-SVIS 全域可變進氣系統」,透過偵測 ECU 的轉速、油門開度訊號 ( TPS ) ,達到門檻標準值時透過電磁閥切換空濾盒中的可動式進氣管,讓低/高速有不同的進氣模式,兼顧低速省油高扭力、高速性能最佳化的功能。

雖然這次的試駕時間並不算長,不過三陽也特別規劃一段封閉道路,讓我們感受全新 DRGBT 的動力輸出;而在轉動手把、催下油門要騎至加速地點的當下及路途中,筆者感覺油門的回饋輕快、卻又蘊含著紮實感,線性動力的輸出讓人騎乘時感受到很愜意,搭配上舒適、不會太過高挺的騎乘坐姿,在市區代步都相當適合。

穩重車身搭配上堅實的懸吊設定更是能增添騎士安定感,在這短短的路途中,並不會覺得新款 DRGBT 有動力太過猛烈的感受,溫和、順順騎 DRGBT 反饋給你的是清爽調性,搭配上敏捷、豐沛的煞車制動力,不過當 DRGBT 正式要進入加速狀態時,一切都不一樣了。

在轉動手把、催下油門要騎至加速地點的當下及路途中,筆者感覺油門的回饋輕快、卻又蘊含著紮實感,線性動力的輸出讓人騎乘時感受到很愜意,搭配上舒適、不會太過高挺的騎乘坐姿,在市區代步都相當適合。

當我們來到直線加速路段前,其實筆者就一直在想著這套 Hyper-SVIS 全域可變進氣系統究竟有那麼厲害嗎?而在用力催下油門的那瞬間,筆者只能用「猛」來形容!時速大約在 20 公里~30 公里的低速區域、並把油門灌到底,能感受到那源源不絕兇猛的輸出,彷彿就像有人在後面大力推你一般,低速的瞬間加速真的非常有感,而在約 50 公里~60 公里的中速、再次感油門手把轉到底,依然能感受到速度積極往上推升的快感,並且這樣的動力輸出調性絲毫沒有不順或不舒服,整體出力的銜接順暢性相當夠具水準。

時速約在 20~30 公里的低速區域、並把油門灌到底,能感受到那源源不絕兇猛的輸出,彷彿就像有人在後面大力推你一般,低速的瞬間加速真的非常有感,而在約 50~60 公里的中速時、再次感油門手把轉到底,依然能感受到速度積極往上推升的快感。

由於這段路約有 1.2 公里,以 DRGBT 的實力時速衝破 100 公里完全不是問題,但論以這類型的速克達來說,在高速狀態下的動力延伸綿密性、或是再加速性都會是考驗,不過筆者騎完 DRGBT 後就把這樣的疑慮都拋向腦後;在 80 公里~90 公里、甚至是 90 公里以上接近 100 公里時,筆者嘗試輕放油門一下,讓速度稍微掉一點後再馬上把油門催到底,發現到動力在高速的延展性依舊未停歇,速度依然緩緩持續的上揚,在該速域中未有感受到車輛的疲憊、或是速度無法再上去已到極限的窘境,同時車輛仍能保持不俗的穩重感。

在 80 公里~90 公里、甚至是 90 公里以上接近 100 公里時,筆者嘗試輕放油門一下,讓速度稍微掉一下後再馬上把油門催到底,發現到動力在高速的延展性依舊未停歇,速度依然緩緩持續的上揚。

就以時速 100 公里的加速情境下,全新 DRGBT 在該級距速克達中確實實力不可忽視,甚至是說真的非常強,直線道的瞬間加速和速度延伸性相當夠具水準;確實,新款 DRGBT 加速實力很強,不過若以整體操控的感受上、或是彎道的體驗性來說,筆者認為還是略遜 Jet SL+一籌。DRGBT 較沉穩的車身設定,也稍微讓在彎道中的靈敏度扣了點分數,其轉向敏捷度與指向性也稍微遲鈍了一點,過連續彎道時必須要將速度再放慢才能更好應付,就單以上手性、協調感來講,Jet SL+依舊有更出色的表現。

就以時速 100 公里的加速情境下,全新 DRGBT 在該級距速克達中確實實力不可忽視,或者是說真的非常強,直線道的瞬間加速和速度延伸性相當夠具水準。

實力不可輕忽,銷售數字見真章

DRGBT 在大改款後,自身造型風格上更為強烈,或者是說更加「高調」,尤其對比自家兄弟 MMBCU,兩款車型走向截然不同的韻味,同時 DRGBT 在動力升級後,整體的性能上也有顯著的加分,若是喜愛、或是享受加速性的朋友來說,新一代 DRGBT 確實是不錯的選擇。而在 DRGBT 正式登場後,原廠宣稱上市首日銷售破千輛,後續的銷量數字也值得來關注,尤其在品牌該級距中,目前 MMBCU 與 Jet SL+銷售成績都相當出色,新款 DRGBT 的登場或多或少也會對上述兩款車有所影響。

DRGBT 在大改款後,自身造型風格上更為強烈,或者是說更加「高調」,並且 T 在動力升級後,整體的性能上也有顯著的加分,若是喜愛、或是享受加速性的朋友來說,新一代 DRGBT 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三陽上半年迎接了 Jet SL+與第 2 代 DRGBT 兩款重量級新車,加上自家多款車型目前也都相當熱賣,現階段也穩坐國內機車銷售龍頭的位置;而今年接下來預計還會有和中油共同打造的電動車,未來產品的發展規劃也很值得期待,是否持續以燃油車為主力,亦或是會將觸角慢慢延伸至電能車款,相信三陽的產品規劃也相當受到車壇關注。

0

則留言

1
熱門新聞
外媒報導指出,歐盟預計在7月起,確認將針對中國電動車的進口,加徵最高到25%的臨時關稅,對市場有一定程度衝擊。
預計8月起將開始陸續交車的n⁷滿電特仕版,繼首波尊榮會員與白金會員專屬預購活動後,即日起開放一般消費者進行預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