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細膩雕琢—Maxxis MA-WG II發表會暨試乘體驗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4/05/19 16:00:00

發文

#6194594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瑪吉斯 Maxxis MA-WG 水行俠花紋強調穩定的濕抓性能、靈活的操控表現及優越的磨耗里程,並在近期推出第 2 代水行俠 MA-WG II,其專為提升雨天行駛安全而設計的全能晴雨胎。Maxxis 針對濕滑路面開發、更新了 MA-WG II 輪胎,原廠表示其溼地煞車性能較上一代還來得出色,提供騎士在雨天更佳的安全性,此外,在整體操控性上 MA-WG II 也有所強化,其兼具晴、雨不同環境的特性。

MA-WG II 前輪尺寸涵蓋了 90/90-10、90/90-12、100/90-12、110/70-12、110/70-13、120/70-13,後輪則有 100/90-10、120/70-12、130/70-12、130/70-13,售價為 1,600 元~2,300 元不等,市面上許多耳熟能詳的熱門機種都能予以使用,包含 6 代勁戰、Force 2.0、Jet SL+、MMBCU、KRV 及 RCS Moto 等等。

瑪吉斯 Maxxis MA-WG 水行俠花紋強調穩定的濕抓性能、靈活的操控表現及優越的磨耗里程,並在近期推出第 2 代水行俠 MA-WG II,其專為提升雨天行駛安全而設計的全能晴雨胎。
市面上許多耳熟能詳的熱門機種都能予以使用 MA-WG II,包含 6 代勁戰、Force 2.0、Jet SL+、MMBCU、KRV 及 RCS Moto 等等。

MA-WG II 各尺寸建議售價

  1. 90/90-10:1,600 元
  2. 100/90-10:1,700 元
  3. 90/90-12:1,700 元
  4. 110/70-12:1,900 元
  5. 120/70-12:2,000 元
  6. 130/70-12:2,100 元
  7. 110/70-13:2,000 元
  8. 120/70-13:2,200 元
  9. 130/70-13:2,300 元

這次 MA-WG II 發表會辦在雲林位於瑪吉斯輪胎測試訓練場,其是正新公司 2022 年投資興建,目前仍在試營運階段,主要規劃用途為各胎別輪胎測試,包含 GO KART,機車、自行車與汽車等輪胎都可,同時也作為瑪吉斯內部測試車手訓練使用,整個測試場佔地面積超過 23,000 平方公尺 ( 約 7,000 多坪 ) ,測試道全長 800 公尺,結合多個中、高速彎道。會選在該場地也在於原廠安排我們可以親自體驗 MA-WG II 的魅力,同時現場也有多款裝配上 MA-WG II 的機車可供我們選擇試乘,感受換上新胎後車輛在賽道的表現。

這次 MA-WG II 發表會辦在雲林位於瑪吉斯輪胎測試訓練場,其是正新公司 2022 年投資興建,目前仍在試營運階段,整個測試場佔地面積超過 23000 平方公尺 ( 約 7000 多坪 ) ,測試道全長 800 公尺,結合多個中、高速彎道。

強化水性特質,操控性再提升

MA-WG II 的花紋設計也相當有巧思,是以花藝美學為概念發想,其具備 15%均衡海陸比,同時胎面上的小章魚吸盤設計能有效防止水膜形成,並且在搭載 P.A 技術下,能精準計算水花噴濺角度,使排水能力更優越;此外,MA-WG II 採用特殊的 Silica 配方 ( HDFS 技術 ) ,極大提升了濕地抓地力,通過改質高分散二氧化矽表面特殊官能基與水分子產生的物理吸附力,大大提高了雨天行駛時車輛的穩定性,縮短了煞停距離,原廠表示溼地煞車部分的煞車距離較上一代縮短了大約 5%,同時提供了更好的抓地力。

而胎面高補強性細小粒徑白煙 ( Silica ) ,能大幅降低變形相比全碳黑 ( Carbon ) 配方,更能達到節能效果,此外,胎邊部分使用高剛性膠料,增加了胎壁的支撐性,進一步提升整體車輛的操駕感受。

MA-WG II 的花紋設計也相當有巧思,是以花藝美學為概念發想,其具備 15%均衡海陸比,同時胎面上的小章魚吸盤設計能有效防止水膜形成,並且在搭載 P.A 技術下,能精準計算水花噴濺角度,使排水能力更優越。

在操控表現方面,MA-WG II 的全新斜交結構採用了兩層 Polyester 簾紗設計,不僅提高了輪胎的強韌度,還加強了支撐性和過彎穩定性,相互編織的 Polyester 簾紗,形成了堅固的支撐結構,能夠有效地抵抗路面的變化和外部衝擊,提供更穩定、平滑的行車體驗;並且高剛性膠料配方能使輪胎縱向剛性獲得提升,降低車輛煞車時胎體形變量,達到縮短煞停距離。相較於第 1 代的 MA-WG,MA-WG II 在磨耗性、操控性、濕抓性與舒適性都有所提升。

MA-WG II 的全新斜交結構採用了兩層 Polyester 簾紗設計,不僅提高了輪胎的強韌度,還加強了支撐性和過彎穩定性,相互編織的 Polyester 簾紗,形成了堅固的支撐結構,能夠有效地抵抗路面的變化和外部衝擊,提供更穩定、平滑的行車體驗。

賽道實力見真章,濕地操控確實驚艷

在介紹完 MA-WG II 後,緊接者就進入到重頭戲—賽道實際體驗。雖然說是測試場,不過以整個場地的規劃,筆者認為很像是桃園大魯閣卡丁場的加大版,場地的範圍面積更大,直線、中、低速彎道一應俱全,用來進行測試新車或是輪胎確實相當合適;而在原廠也因應 MA-WG II 的特性,在場地上做了些設計,包括繞錐與在直線與彎道上增加了積水,無疑就是要來試驗二代水型俠的功力如何,而現場也有各品牌多款旗艦車款可讓我們選擇。

在介紹完 MA-WG II 後,緊接者就進入到重頭戲—賽道實際體驗。雖然說是測試場,不過以整個場地的規劃,筆者認為很像是桃園大魯閣卡丁場的加大版,場地的範圍面積更大,現場也有各品牌多款旗艦車款可讓我們選擇。

由於當天正值中午、天氣相對炎熱,同時筆者被安排在較後面的梯次,基本上暖胎的工作都已完成,隨時都可進入激烈的操駕狀態;首先在繞錐部分,基本上這關難度並不大,不過接下來就是真正的考驗,行駛在積水、濕滑路面的場景;這道關卡其設置在直線道上,光是呼嘯而過是不夠的,還必須要來測試看看在濕地上的急煞反應。

首先,這段直線路段基本上距離夠長,以車輛的實力時速達到 60 公里一路騎過濕地不會很困難,在面對濕滑的路面,筆者能感受到 MA-WG II 在對路面的掌控性、清晰感相當不錯,原廠所強調的排水性確實能讓騎乘時更加安心,輪胎在和水、地面的接觸下了一番功夫,甩開任何對於路面的模糊、不穩感受

由於當天正值中午、天氣相對炎熱,同時筆者被安排在較後面的梯次,基本上暖胎的工作都已完成,隨時都可進入激烈的操駕狀態;首先在繞錐部分,基本上這關難度並不大。
首先,這段直線路段基本上距離夠長,以車輛的實力時速達到 60 公里一路騎過濕地不會很困難,在面對濕滑的路面,筆者能感受到 MA-WG II 在對路面的掌控性、清晰感相當不錯。

再者,就是要在濕滑路面上來做急煞,這點也是很多騎士會在雨天發生「雷殘」的狀況,在速度瞬間降低的情形下,很容易輪胎在與地面的磨擦係數不足時,車輛可能會逐漸失去平衡,最終造成摔車的情形。這項測試上,速度大約在時速 40、50 公里左右時將煞車拉到底,在該場景下過往可能會產生車輛會有稍微擺動、不穩的感覺,但筆者在賽道試驗了好幾次、也換過不同款車型,不管是較輕、或較重車款在急煞當下依然能保持相當高的穩定度,偏擺的感覺幾乎沒有,這點也讓筆者相當驚艷。

這項測試上,速度大約在時速 40、50 公里左右時將煞車拉到底,在該場景下過往可能會產生車輛會有稍微擺動、不穩的感覺,但筆者在賽道試驗了好幾次、也換過不同款車型,不管是較輕、或較重車款在急煞當下依然能保持相當高的穩定度。

至於另一到濕地的關卡就在彎道上,原廠將積水設置在低速彎道上,該項基本上行駛的速度本來就無法太快,而在轉動龍頭、稍微壓低車輛角度過彎時,也沒說產生打滑或是感覺車就要「撇」出去,當車輛準備要出彎時,筆者也試著瞬間催油門加快速度,最終後輪也沒有發生打滑,不過這點 1 個因素也在於這類小型速克達車輛本身的動力就沒有很猛烈。

另一到濕地的關卡就在彎道上,原廠將積水設置在低速彎道上,該項基本上行駛的速度本來就無法太快,而在轉動龍頭、稍微壓低車輛角度過彎時,也沒說產生打滑或是感覺車就要「撇」出去。

綜合以上濕地的表現,MA-WG II 確實沒有辜負「水型俠」的稱號,在濕滑路面上有著不俗的實力,不過這裡還是要提醒讀者們,機車終究只有兩顆輪子,就算換上抓地力極好的輪胎,在和地面磨擦係數達到「0」時,車輛依舊會「倒」下去,尤其是在雨天時,騎士們更是要放慢速度才行,這才是最安全的騎車之道。

綜合以上濕地的表現,MA-WG II 確實沒有辜負「水型俠」的稱號,在濕滑路面上有著不俗的實力,不過這裡還是要提醒讀者們,機車終究只有兩顆輪子,就算換上抓地力極好的輪胎,在和地面磨擦係數達到「0」時,車輛依舊會「倒」下去。
廣  告

MA-WG II 除了在濕地上表現得相當亮眼外,也不能忽視它在賽道上的實力,其輪胎剛硬的結構帶來足夠支撐性,不管是在直線又或是彎道上,輪胎紮實性能為騎士創造更好的賽道成績,同時也能提供一定穩定性及安定感,就以性能取性的胎款來看,MA-WG II 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要知道每款輪胎都有它所強調的特點,如果主打性能、操控性來說,相對的舒適感和輪胎耐磨度也會有所降低,以整體操控訴求的 MA-WG II 來說,在胎體較硬的設定下,屆時行駛在臺灣較不平的道路時,其反饋感多少可能也會讓舒適性打些折扣,另外就是輪胎的壽命層面,耐磨性都會是考驗,而這一切終究還是得取決於車主想要的、訴求甚麼類型的騎乘感受,來選擇最適合的輪胎。

MA-WG II 除了在濕地上表現得相當亮眼外,也不能忽視它在賽道上的實力,其輪胎剛硬的結構帶來足夠支撐性,不管是在直線又或是彎道上,輪胎紮實性能為騎士創造更好的賽道成績,同時也能提供一定穩定性及安定感。
以整體操控訴求的 MA-WG II 來說,在胎體較硬的設定下,屆時行駛在臺灣較不平的道路時,其反饋感多少可能也會讓舒適性打些折扣,另外就是輪胎的壽命層面,耐磨性都會是考驗。

0

則留言

1
熱門新聞
外媒報導指出,歐盟預計在7月起,確認將針對中國電動車的進口,加徵最高到25%的臨時關稅,對市場有一定程度衝擊。
預計8月起將開始陸續交車的n⁷滿電特仕版,繼首波尊榮會員與白金會員專屬預購活動後,即日起開放一般消費者進行預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