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原子筆, 從後面用力推它, 它很容易就甩尾了. 由前面拉, 任你怎麼拉它都不會甩尾. 所以你覺得在原地有可能嗎?
不可能,因為前驅車ㄉ後輪沒有動力所以無法甩尾
我覺得還是不可能吧. 假如說只有前面兩個輪子, 那就當然會原地轉了. 但現在還有後輪拉住. 這樣一來一個前輪怎麼有那麼大的抓地力來把整輛車橫的拉.
1.高速行始中急拉方向盤轉向(有可能會
造成失控,無經驗者勸你勿試!)
2.找幾條抓地力不強的胎,在光面的地板
上把方向盤打死,油門踩到底,保證前
驅車也能原地甩尾!
造成失控,無經驗者勸你勿試!)
2.找幾條抓地力不強的胎,在光面的地板
上把方向盤打死,油門踩到底,保證前
驅車也能原地甩尾!
不可能的,之前上野渦輪好像有一台喜美可以原地甩,不過它是改成後驅的
前輪足夠, 但後輪與地面之摩擦力不足以應付車輛轉彎時(作圓周運動)所要求的向心力, 即構成甩尾條件---此時前輪仍能在圓周(廣義的)上跑(循跡), 但後輪卻已沿切線方向拋出....
把前輪換抓地超強的熱熔光頭胎, 後輪盡量改窄, 並用放了三五年以上的中古硬化舊輪胎, 胎壓要不是打個50psi, 便打20psi, 如此是要盡量造成前後輪的捉地力差異性。反正前輪越大越好, 後輪越小越好。
只要車輛馬力夠大, 將方向盤打死猛踩油門連起步都可甩尾!
把前輪換抓地超強的熱熔光頭胎, 後輪盡量改窄, 並用放了三五年以上的中古硬化舊輪胎, 胎壓要不是打個50psi, 便打20psi, 如此是要盡量造成前後輪的捉地力差異性。反正前輪越大越好, 後輪越小越好。
只要車輛馬力夠大, 將方向盤打死猛踩油門連起步都可甩尾!
打入R檔倒著開就有可能完成你的宏願喔!!!
其實只要大腳催僅油門,方向盤打死,接著採煞車兼拉手煞車就可,但動作要一氣呵成.
等玉山或合歡山下大雪的時候,把車開上山,然後把輪胎上裝的鐵鍊拿掉,就可以從山上甩到山下,如果運氣好,你還可以衝到半空中360度飛到地面,到時想不甩都很難,聽說土屋圭市就是這樣練成小日本甩尾王的.
沒你說的那麼嚴重啦! 不然每部可甩尾又沒加LSD的後驅車豈不通通掛點?
前驅車要甩尾, 其充分且必要的條件即為「動力來源的方向」和「車身前進之切現方向不一」, 且循跡輪(後輪)與地面之磨擦力低於所要求之向心力。要做到第一點就唯有把方向盤轉偏; 至於第二點, 牽涉的就很多了....
「循跡輪(後輪)與地面之磨擦力低於所要求之向心力」---其中有關的幾個參數是
1.輪胎本身的捉地力, 也就是摩擦力 μF。
2.向心力Fa 中的向心加速度a=V^2/r, 其中"V"為車速, "r"為轉彎半徑, 並設後輪所承載之質量為m。
由以上可知, 當μF < (mV^2/r) 時, (用口語解釋的話, 也就是轉彎時輪胎已經捉不住地面), 則會使後輪沿切現方向拋出(用口語解釋的話, 也就是甩尾)。要使「μF < (mV^2/r)」(甩尾)成立則需---
1.因為mgμ=μF, 故μ(輪胎摩擦係數)越小越好;
2.V越大越好----車速越快越好; 3.r越小越好----轉彎半徑越小越好 4.車尾重量無關----兩邊的m可消掉。這是可以理解的, 車尾重, 感覺上好像比較好甩, 但別忘了車重一樣會造成輪胎摩擦力的增加,所以重量在此無法左右結果。
這個結論和日常經驗完全吻合, 也就是說「速度越快, 過半徑越小的彎越容易甩尾; 後輪抓地力越爛, 也越容易甩尾」。FF車一旦裝了LSD後, 在小半徑的彎, 會造成更嚴重的轉向不足。 也就是r無法變小, 如此V就要更大(也就是更快)才能作出甩尾。
上文中建議「將方向盤打死猛踩油門」, 就是要一方面減小r(轉彎半徑), 一方面要拉高V; 再前一段敘述「前輪換抓地超強的熱熔光頭胎」, 就是希望能快數達到所要的速度, 並提供轉向能力以說小r; 「後輪盡量改窄, 並用放了三五年以上的中古硬化舊輪胎, 胎壓要不是打個50psi, 便打20psi」,則是要盡量將輪胎的μ(摩擦係數)值減至最低。
如此多管齊下, 一定可以甩的昏頭轉向, 天旋地轉, 忘了我是誰......
前驅車要甩尾, 其充分且必要的條件即為「動力來源的方向」和「車身前進之切現方向不一」, 且循跡輪(後輪)與地面之磨擦力低於所要求之向心力。要做到第一點就唯有把方向盤轉偏; 至於第二點, 牽涉的就很多了....
「循跡輪(後輪)與地面之磨擦力低於所要求之向心力」---其中有關的幾個參數是
1.輪胎本身的捉地力, 也就是摩擦力 μF。
2.向心力Fa 中的向心加速度a=V^2/r, 其中"V"為車速, "r"為轉彎半徑, 並設後輪所承載之質量為m。
由以上可知, 當μF < (mV^2/r) 時, (用口語解釋的話, 也就是轉彎時輪胎已經捉不住地面), 則會使後輪沿切現方向拋出(用口語解釋的話, 也就是甩尾)。要使「μF < (mV^2/r)」(甩尾)成立則需---
1.因為mgμ=μF, 故μ(輪胎摩擦係數)越小越好;
2.V越大越好----車速越快越好; 3.r越小越好----轉彎半徑越小越好 4.車尾重量無關----兩邊的m可消掉。這是可以理解的, 車尾重, 感覺上好像比較好甩, 但別忘了車重一樣會造成輪胎摩擦力的增加,所以重量在此無法左右結果。
這個結論和日常經驗完全吻合, 也就是說「速度越快, 過半徑越小的彎越容易甩尾; 後輪抓地力越爛, 也越容易甩尾」。FF車一旦裝了LSD後, 在小半徑的彎, 會造成更嚴重的轉向不足。 也就是r無法變小, 如此V就要更大(也就是更快)才能作出甩尾。
上文中建議「將方向盤打死猛踩油門」, 就是要一方面減小r(轉彎半徑), 一方面要拉高V; 再前一段敘述「前輪換抓地超強的熱熔光頭胎」, 就是希望能快數達到所要的速度, 並提供轉向能力以說小r; 「後輪盡量改窄, 並用放了三五年以上的中古硬化舊輪胎, 胎壓要不是打個50psi, 便打20psi」,則是要盡量將輪胎的μ(摩擦係數)值減至最低。
如此多管齊下, 一定可以甩的昏頭轉向, 天旋地轉, 忘了我是誰......
to 太保兄,
有LSD可限制單邊傳動軸所分配到的最大扭力, 換角度看,可說是保護傳動軸的另一措施。但這是指剛起步,各項條件都尚未配合(包括輪胎要跨越最大摩擦力的門檻)。如果當時該喜美能先起步移動後,在原地繞圈, 再開始加速,齒輪決不會崩!
回想一下, 該車當時是否即是以6000rpm放離合器, 方向盤轉死,由靜止起步? 如此齒輪會崩, 問題絕對是出在起步瞬間離合器釋放太快。
有LSD可限制單邊傳動軸所分配到的最大扭力, 換角度看,可說是保護傳動軸的另一措施。但這是指剛起步,各項條件都尚未配合(包括輪胎要跨越最大摩擦力的門檻)。如果當時該喜美能先起步移動後,在原地繞圈, 再開始加速,齒輪決不會崩!
回想一下, 該車當時是否即是以6000rpm放離合器, 方向盤轉死,由靜止起步? 如此齒輪會崩, 問題絕對是出在起步瞬間離合器釋放太快。
看一下漫畫"頭文字d"
或許會有心得!!
我是沒膽玩的人
或許會有心得!!
我是沒膽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