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則留言

4

as88(asperger88)

2011/11/06 15:43:59

發文

#3838930 IP 242.3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uochnshn (CarMaste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回應 kuochnshn (CarMaste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這點小弟跟你解釋一下
所謂電容是加電壓用的
超級電容是為了提供一個瞬間大電壓來驅動電流
但要功率輸出 輸出功率=電壓X電流

不只要大電壓還要大電流

大電壓跟大電流進入電力系統中會出問題
所以這跟解決火燒車可靠度疑問是不一樣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控制技術問題
這問題比起其它相對問題簡單多了(如儲氫技術與控制)😀


談起電力控制技術的重要
看高鐵跟捷運跟電火車這些技術已發展多年
這些電力載具可以在幾秒內加速從靜止到上百公里主要的電力輸出控制系統
叫IGBT , 這種元件系統可做數千伏特跟數百安培的電力控制開關
目前世界上能做這樣的規格的公司沒幾家

中國這幾年大量在蓋高鐵動車, 很多東西都是標榜所謂"國造"
裡面也是用了一堆國造的電力控制元件
前不久溫州動車撞車事件調察報告出來, 就是跟這種電力控制元件失效有關

W=A*V這是目前無法改變的
不是A大就是V大,不過好像V大比A大容易一些😆


P=I*V
W=P*T
我們家對小孩的教育方法是 : 沒有獎勵 只有處罰

老了就不要汪(touheidada)

2011/11/06 16:07:13

發文

#3838948 IP 239.25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回應 kyky (will) 所寫
回應 byybos (新手) 所寫
回應 peter8088 (YES168) 所寫
想靠電動車來減少污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光是發電廠要多蓋幾間就是個大問題了!
而且也只是把污染由汽車排放轉為直接由發電廠排放這樣而已!
除非未來的發電技術有所突破,不然電動車就像用水當燃料的車一樣,只是噱頭而已!

電動車本來就對減少污染沒有幫助,最大好處就是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而發電有污染最大、存量最多、價格最便宜的煤。
也就只是從石油改用成煤,排放的污染反而還更多。


不排放二氧化碳的電動車對環保會沒幫助?



問題出在電的來源.....


產生一大批電力造成的汙染絕對會比分散成很多小內燃機產生的汙染少很多

而且整體能量的利用效率也會高很多

看看引擎,多少能量是以廢熱的形式被消耗掉了

油電車不用插電,光靠把一部分動力轉為電能效率就提升很多,可見馬達比引擎有效率多了

鯊魚煙d^.^b y(ctfrank)

2011/11/06 16:26:54

發文

#3838956 IP 188.19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諸神懲罰薛西佛斯(Sisyphus)讓他永無停息地將巨石推上山頂,到達山頂後石頭又會因自己的重量而落回原處。他們不無道理地認為沒有什麼比徒勞而無望的勞作更恐怖。

新手(byybos)

2011/11/06 16:31:19

發文

#3838961 IP 246.160.*.* 修改過 1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1/11/06 16:31:19

發文IP 246.160.*.*

[quote=touheidada (Benz引擎最厲害啦)][quote=rolkilos (小光)][quote=kyky (will)][quote=byybos (新手)][quote=peter8088 (YES168)]想靠電動車來減少污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光是發電廠要多蓋幾間就是個大問題了! 而且也只是把污染由汽車排放轉為直接由發電廠排放這樣而已! 除非未來的發電技術有所突破,不然電動車就像用水當燃料的車一樣,只是噱頭而已! [/quote] 電動車本來就對減少污染沒有幫助,最大好處就是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而發電有污染最大、存量最多、價格最便宜的煤。 也就只是從石油改用成煤,排放的污染反而還更多。[/quote] 不排放二氧化碳的電動車對環保會沒幫助? [/quote] 問題出在電的來源.....[/quote] 產生一大批電力造成的汙染絕對會比分散成很多小內燃機產生的汙染少很多 而且整體能量的利用效率也會高很多 看看引擎,多少能量是以廢熱的形式被消耗掉了 油電車不用插電,光靠把一部分動力轉為電能效率就提升很多,可見馬達比引擎有效率多了[/quote] 要知道內燃機約3分之1產生動能,而約3分之2產生熱能浪費掉。 而現在的發電廠效率和內燃機差不多約3分之1產生動能發電,一樣是約3分之2產生熱能浪費掉。 而油電車只是回收煞車時的動能,所以只在市區走走停停有用。 之前有看過新聞說汽車生產消耗掉的能源比使用時多,因為汽車是很多工廠和行業的努力結晶,所以要節能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買新車。 能減少污染,對環保負責,就只有做大眾交通工具。

2011/11/06 16:45:25

發文IP 246.160.*.*

[quote=touheidada (Benz引擎最厲害啦)][quote=rolkilos (小光)][quote=kyky (will)][quote=byybos (新手)][quote=peter8088 (YES168)]想靠電動車來減少污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光是發電廠要多蓋幾間就是個大問題了! 而且也只是把污染由汽車排放轉為直接由發電廠排放這樣而已! 除非未來的發電技術有所突破,不然電動車就像用水當燃料的車一樣,只是噱頭而已! [/quote] 電動車本來就對減少污染沒有幫助,最大好處就是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而發電有污染最大、存量最多、價格最便宜的煤。 也就只是從石油改用成煤,排放的污染反而還更多。[/quote] 不排放二氧化碳的電動車對環保會沒幫助? [/quote] 問題出在電的來源.....[/quote] 產生一大批電力造成的汙染絕對會比分散成很多小內燃機產生的汙染少很多 而且整體能量的利用效率也會高很多 看看引擎,多少能量是以廢熱的形式被消耗掉了 油電車不用插電,光靠把一部分動力轉為電能效率就提升很多,可見馬達比引擎有效率多了[/quote] 要知道內燃機約3分之1產生動能,而約3分之2產生熱能浪費掉。 而現在的發電廠效率和內燃機差不多約3分之1產生動能發電,一樣是約3分之2產生熱能浪費掉。 而油電車只是回收煞車時的動能,所以只在市區走走停停有用。 之前有看過新聞說汽車生產消耗掉的能源比使用時多,因為汽車是很多工廠和行業的努力結晶,所以要節能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買新車。 能減少污染,對環保負責,就只有坐大眾交通工具。
回應 touheidada (Benz引擎最厲害啦) 所寫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回應 kyky (will) 所寫
回應 byybos (新手) 所寫
回應 peter8088 (YES168) 所寫
想靠電動車來減少污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光是發電廠要多蓋幾間就是個大問題了!
而且也只是把污染由汽車排放轉為直接由發電廠排放這樣而已!
除非未來的發電技術有所突破,不然電動車就像用水當燃料的車一樣,只是噱頭而已!

電動車本來就對減少污染沒有幫助,最大好處就是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而發電有污染最大、存量最多、價格最便宜的煤。
也就只是從石油改用成煤,排放的污染反而還更多。


不排放二氧化碳的電動車對環保會沒幫助?



問題出在電的來源.....


產生一大批電力造成的汙染絕對會比分散成很多小內燃機產生的汙染少很多

而且整體能量的利用效率也會高很多

看看引擎,多少能量是以廢熱的形式被消耗掉了

油電車不用插電,光靠把一部分動力轉為電能效率就提升很多,可見馬達比引擎有效率多了

要知道內燃機約3分之1產生動能,而約3分之2產生熱能浪費掉。
而現在的發電廠效率和內燃機差不多約3分之1產生動能發電,一樣是約3分之2產生熱能浪費掉。
而油電車只是回收煞車時的動能,所以只在市區走走停停有用。

之前有看過新聞說汽車生產消耗掉的能源比使用時多,因為汽車是很多工廠和行業的努力結晶,所以要節能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買新車。

能減少污染,對環保負責,就只有坐大眾交通工具。

小光(rolkilos)

2011/11/06 16:39:39

發文

#3838966 IP 239.25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ouheidada (Benz引擎最厲害啦) 所寫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回應 kyky (will) 所寫
回應 byybos (新手) 所寫
回應 peter8088 (YES168) 所寫
想靠電動車來減少污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光是發電廠要多蓋幾間就是個大問題了!
而且也只是把污染由汽車排放轉為直接由發電廠排放這樣而已!
除非未來的發電技術有所突破,不然電動車就像用水當燃料的車一樣,只是噱頭而已!

電動車本來就對減少污染沒有幫助,最大好處就是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而發電有污染最大、存量最多、價格最便宜的煤。
也就只是從石油改用成煤,排放的污染反而還更多。


不排放二氧化碳的電動車對環保會沒幫助?



問題出在電的來源.....


產生一大批電力造成的汙染絕對會比分散成很多小內燃機產生的汙染少很多

而且整體能量的利用效率也會高很多

看看引擎,多少能量是以廢熱的形式被消耗掉了

油電車不用插電,光靠把一部分動力轉為電能效率就提升很多,可見馬達比引擎有效率多了


發電廠最大的好處是污染可以有效的監控,不過這要有完善的除污設備($)......可能只在重視環保的國家,用電動車才能減低污染。

至於油電車的能源效率,可以引申成馬達比內燃機有效率,我想這一定有什麼誤會.....
「我問你,他是被幾架敵機打落的? 伊旺.高尼夫不可能在單打獨鬥的情況下被打敗的..............」

CarMaster(kuochnshn)

2011/11/06 16:54:34

發文

#3838979 IP 239.24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產生電的方法很多,風力,水力,潮汐,太陽(光與熱)都是超低污染的.😊

我想當老闆(twsnake2003)

2011/11/06 19:59:51

發文

#3839143 IP 245.1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以後就會有加海水就能跑的車子了...😊
歡迎來980料理網訂購美味生鮮料理 網址:www.980.com.tw/

麥克ㄚ舍(sanmars336)

2011/11/06 20:12:42

發文

#3839158 IP 251.24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如果只談動力~

汽柴油引擎技術門檻當然是比較高的~

電動車的技術雖然比較低~但相對的資源卻較難取得~

GTR(gtr32ae101)

2011/11/06 20:57:10

發文

#3839226 IP 170.7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回應 kuochnshn (CarMaste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這點小弟跟你解釋一下
所謂電容是加電壓用的
超級電容是為了提供一個瞬間大電壓來驅動電流
但要功率輸出 輸出功率=電壓X電流

不只要大電壓還要大電流

大電壓跟大電流進入電力系統中會出問題
所以這跟解決火燒車可靠度疑問是不一樣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控制技術問題
這問題比起其它相對問題簡單多了(如儲氫技術與控制)😀


談起電力控制技術的重要
看高鐵跟捷運跟電火車這些技術已發展多年
這些電力載具可以在幾秒內加速從靜止到上百公里主要的電力輸出控制系統
叫IGBT , 這種元件系統可做數千伏特跟數百安培的電力控制開關
目前世界上能做這樣的規格的公司沒幾家

中國這幾年大量在蓋高鐵動車, 很多東西都是標榜所謂"國造"
裡面也是用了一堆國造的電力控制元件
前不久溫州動車撞車事件調察報告出來, 就是跟這種電力控制元件失效有關


馬達研發受挫 台鐵受制外商

在材料參入雜質使其變質取得用途 的產業有 "半導體""光碟片"太陽能"石化業"機械業"輪胎"等不枚盛舉......

材料參的好參的壞.影響者優勢與否....

太陽能加料技術很容易 各家產品差異不大
石化業本身就是暴利 看不太的出來優劣勢

半導體 機械業 材料或製程決定明顯得優劣勢 做的不好就啥都吃不到

材料啊 材料啊

再先進的電路設計 仍得過材料這一關 ( P4與C2D的差異 )
取得先進機械藍圖 仍得有合用的材料 ( 西方的金屬工業 )

暱眼(t2200452)

2011/11/06 21:13:11

發文

#3839248 IP 250.11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byybos (新手) 所寫
要知道內燃機約3分之1產生動能,而約3分之2產生熱能浪費掉。
而現在的發電廠效率和內燃機差不多約3分之1產生動能發電,一樣是約3分之2產生熱能浪費掉。

現今汽車燃油引擎效率不可能突破10%,一般行車5%都達不到.
發電廠要達到35%也是只有在最佳功率瞬時.

新手(byybos)

2011/11/06 21:52:26

發文

#3839321 IP 246.16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2200452 (暱眼) 所寫
回應 byybos (新手) 所寫
要知道內燃機約3分之1產生動能,而約3分之2產生熱能浪費掉。
而現在的發電廠效率和內燃機差不多約3分之1產生動能發電,一樣是約3分之2產生熱能浪費掉。

現今汽車燃油引擎效率不可能突破10%,一般行車5%都達不到.
發電廠要達到35%也是只有在最佳功率瞬時.

查的資訊都說內燃機效率在3分之1或30%左右,但覺得那應該是在高速定速行駛才會有的效率,而市區就很差。
而馬達在低速走走停停效率比內燃機好很多,所以電動車和油電車在市區表現會比內燃機好很多。

Lucifer(ethen1)

2011/11/06 22:03:05

發文

#3839328 IP 189.23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gtr32ae101 (GT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回應 kuochnshn (CarMaste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這點小弟跟你解釋一下
所謂電容是加電壓用的
超級電容是為了提供一個瞬間大電壓來驅動電流
但要功率輸出 輸出功率=電壓X電流

不只要大電壓還要大電流

大電壓跟大電流進入電力系統中會出問題
所以這跟解決火燒車可靠度疑問是不一樣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控制技術問題
這問題比起其它相對問題簡單多了(如儲氫技術與控制)😀


談起電力控制技術的重要
看高鐵跟捷運跟電火車這些技術已發展多年
這些電力載具可以在幾秒內加速從靜止到上百公里主要的電力輸出控制系統
叫IGBT , 這種元件系統可做數千伏特跟數百安培的電力控制開關
目前世界上能做這樣的規格的公司沒幾家

中國這幾年大量在蓋高鐵動車, 很多東西都是標榜所謂"國造"
裡面也是用了一堆國造的電力控制元件
前不久溫州動車撞車事件調察報告出來, 就是跟這種電力控制元件失效有關


馬達研發受挫 台鐵受制外商

在材料參入雜質使其變質取得用途 的產業有 "半導體""光碟片"太陽能"石化業"機械業"輪胎"等不枚盛舉......

材料參的好參的壞.影響者優勢與否....

太陽能加料技術很容易 各家產品差異不大
石化業本身就是暴利 看不太的出來優劣勢

半導體 機械業 材料或製程決定明顯得優劣勢 做的不好就啥都吃不到

材料啊 材料啊

再先進的電路設計 仍得過材料這一關 ( P4與C2D的差異 )
取得先進機械藍圖 仍得有合用的材料 ( 西方的金屬工業 )



看到GTR大這麼有心找出幾年前的新聞
就小弟所知
馬達輸出要有力要用直流馬達
要讓馬達有力跟轉動不是難事
這以經發展很多年的成熟技術了
但要控制馬達想轉就轉,想停就停
就沒那麼簡單
因為馬達在停止那一瞬間
會產生一反向電動勢
會產生一反向的大電流
這個大電流會回灌到電力控制迴路裡
這個新聞報導裡, 就是因為這樣把控制電路燒掉了
所以小弟一開始說的, 電動車的可靠性是個大問題


GTR(gtr32ae101)

2011/11/06 22:30:36

發文

#3839445 IP 239.8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回應 gtr32ae101 (GT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回應 kuochnshn (CarMaste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這點小弟跟你解釋一下
所謂電容是加電壓用的
超級電容是為了提供一個瞬間大電壓來驅動電流
但要功率輸出 輸出功率=電壓X電流

不只要大電壓還要大電流

大電壓跟大電流進入電力系統中會出問題
所以這跟解決火燒車可靠度疑問是不一樣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控制技術問題
這問題比起其它相對問題簡單多了(如儲氫技術與控制)😀


談起電力控制技術的重要
看高鐵跟捷運跟電火車這些技術已發展多年
這些電力載具可以在幾秒內加速從靜止到上百公里主要的電力輸出控制系統
叫IGBT , 這種元件系統可做數千伏特跟數百安培的電力控制開關
目前世界上能做這樣的規格的公司沒幾家

中國這幾年大量在蓋高鐵動車, 很多東西都是標榜所謂"國造"
裡面也是用了一堆國造的電力控制元件
前不久溫州動車撞車事件調察報告出來, 就是跟這種電力控制元件失效有關


馬達研發受挫 台鐵受制外商

在材料參入雜質使其變質取得用途 的產業有 "半導體""光碟片"太陽能"石化業"機械業"輪胎"等不枚盛舉......

材料參的好參的壞.影響者優勢與否....

太陽能加料技術很容易 各家產品差異不大
石化業本身就是暴利 看不太的出來優劣勢

半導體 機械業 材料或製程決定明顯得優劣勢 做的不好就啥都吃不到

材料啊 材料啊

再先進的電路設計 仍得過材料這一關 ( P4與C2D的差異 )
取得先進機械藍圖 仍得有合用的材料 ( 西方的金屬工業 )



看到GTR大這麼有心找出幾年前的新聞
就小弟所知
馬達輸出要有力要用直流馬達
要讓馬達有力跟轉動不是難事
這以經發展很多年的成熟技術了
但要控制馬達想轉就轉,想停就停
就沒那麼簡單
因為馬達在停止那一瞬間
會產生一反向電動勢
會產生一反向的大電流
這個大電流會回灌到電力控制迴路裡
這個新聞報導裡, 就是因為這樣把控制電路燒掉了
所以小弟一開始說的, 電動車的可靠性是個大問題




馬達關掉的瞬間 將變成一台發電機 線圈將輸入電流變成輸出電流 流回上頭回路
( 服役時 照正確順序停掉馬達 逆向的電流仍然把電箱炸掉 害班長修理一個禮拜 )
高職實習時 老師是教我們在繼電器的線圈上頭使用二極體 把回沖的電流檔下來

上面自強號的例子 我所能想到的就是手工馬達 軌道車流行時代 優異的賽用馬達幾乎是手工打造的 才的以取得每個線圈的平衡
( 不然就是整顆馬達重新打造... )

YES168(peter8088)

2011/11/06 23:56:04

發文

#3839662 IP 242.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回應 touheidada (Benz引擎最厲害啦) 所寫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回應 kyky (will) 所寫
回應 byybos (新手) 所寫
回應 peter8088 (YES168) 所寫
想靠電動車來減少污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光是發電廠要多蓋幾間就是個大問題了!
而且也只是把污染由汽車排放轉為直接由發電廠排放這樣而已!
除非未來的發電技術有所突破,不然電動車就像用水當燃料的車一樣,只是噱頭而已!

電動車本來就對減少污染沒有幫助,最大好處就是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而發電有污染最大、存量最多、價格最便宜的煤。
也就只是從石油改用成煤,排放的污染反而還更多。


不排放二氧化碳的電動車對環保會沒幫助?



問題出在電的來源.....


產生一大批電力造成的汙染絕對會比分散成很多小內燃機產生的汙染少很多

而且整體能量的利用效率也會高很多

看看引擎,多少能量是以廢熱的形式被消耗掉了

油電車不用插電,光靠把一部分動力轉為電能效率就提升很多,可見馬達比引擎有效率多了


發電廠最大的好處是污染可以有效的監控,不過這要有完善的除污設備($)......可能只在重視環保的國家,用電動車才能減低污染。

至於油電車的能源效率,可以引申成馬達比內燃機有效率,我想這一定有什麼誤會.....



北歐地熱資源豐富的國家就很盛行電動車阿!
因為電價非常便宜,用汽油反而比較貴!

ZoneAxis(metallurgical)

2011/11/07 00:02:17

發文

#3839675 IP 239.24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回應 gtr32ae101 (GT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回應 kuochnshn (CarMaste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這點小弟跟你解釋一下
所謂電容是加電壓用的
超級電容是為了提供一個瞬間大電壓來驅動電流
但要功率輸出 輸出功率=電壓X電流

不只要大電壓還要大電流

大電壓跟大電流進入電力系統中會出問題
所以這跟解決火燒車可靠度疑問是不一樣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控制技術問題
這問題比起其它相對問題簡單多了(如儲氫技術與控制)😀


談起電力控制技術的重要
看高鐵跟捷運跟電火車這些技術已發展多年
這些電力載具可以在幾秒內加速從靜止到上百公里主要的電力輸出控制系統
叫IGBT , 這種元件系統可做數千伏特跟數百安培的電力控制開關
目前世界上能做這樣的規格的公司沒幾家

中國這幾年大量在蓋高鐵動車, 很多東西都是標榜所謂"國造"
裡面也是用了一堆國造的電力控制元件
前不久溫州動車撞車事件調察報告出來, 就是跟這種電力控制元件失效有關


馬達研發受挫 台鐵受制外商

在材料參入雜質使其變質取得用途 的產業有 "半導體""光碟片"太陽能"石化業"機械業"輪胎"等不枚盛舉......

材料參的好參的壞.影響者優勢與否....

太陽能加料技術很容易 各家產品差異不大
石化業本身就是暴利 看不太的出來優劣勢

半導體 機械業 材料或製程決定明顯得優劣勢 做的不好就啥都吃不到

材料啊 材料啊

再先進的電路設計 仍得過材料這一關 ( P4與C2D的差異 )
取得先進機械藍圖 仍得有合用的材料 ( 西方的金屬工業 )



看到GTR大這麼有心找出幾年前的新聞
就小弟所知
馬達輸出要有力要用直流馬達
要讓馬達有力跟轉動不是難事
這以經發展很多年的成熟技術了
但要控制馬達想轉就轉,想停就停
就沒那麼簡單
因為馬達在停止那一瞬間
會產生一反向電動勢
會產生一反向的大電流
這個大電流會回灌到電力控制迴路裡
這個新聞報導裡, 就是因為這樣把控制電路燒掉了
所以小弟一開始說的, 電動車的可靠性是個大問題



這個不是問題
問題是電池太貴了
However, could you please advise your mobile number to me, thanks in advance.

ZoneAxis(metallurgical)

2011/11/07 00:03:45

發文

#3839677 IP 239.24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ouheidada (Benz引擎最厲害啦) 所寫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回應 kyky (will) 所寫
回應 byybos (新手) 所寫
回應 peter8088 (YES168) 所寫
想靠電動車來減少污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光是發電廠要多蓋幾間就是個大問題了!
而且也只是把污染由汽車排放轉為直接由發電廠排放這樣而已!
除非未來的發電技術有所突破,不然電動車就像用水當燃料的車一樣,只是噱頭而已!

電動車本來就對減少污染沒有幫助,最大好處就是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而發電有污染最大、存量最多、價格最便宜的煤。
也就只是從石油改用成煤,排放的污染反而還更多。


不排放二氧化碳的電動車對環保會沒幫助?



問題出在電的來源.....


產生一大批電力造成的汙染絕對會比分散成很多小內燃機產生的汙染少很多

而且整體能量的利用效率也會高很多

看看引擎,多少能量是以廢熱的形式被消耗掉了

油電車不用插電,光靠把一部分動力轉為電能效率就提升很多,可見馬達比引擎有效率多了

電池本身就是一種高度汙染😌
However, could you please advise your mobile number to me, thanks in advance.

Lucifer(ethen1)

2011/11/07 08:19:00

發文

#3839844 IP 189.218.*.* 修改過 1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1/11/07 08:19:00

發文IP 189.218.*.*

[quote=metallurgical (du919)][quote=ethen1 (Lucifer)][quote=gtr32ae101 (GTR)][quote=ethen1 (Lucifer)][quote=kuochnshn (CarMaster)][quote=ethen1 (Lucifer)]這點小弟跟你解釋一下 所謂電容是加電壓用的 超級電容是為了提供一個瞬間大電壓來驅動電流 但要功率輸出 輸出功率=電壓X電流 不只要大電壓還要大電流 大電壓跟大電流進入電力系統中會出問題 所以這跟解決火燒車可靠度疑問是不一樣[/quote]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控制技術問題 這問題比起其它相對問題簡單多了(如儲氫技術與控制)[大笑][/quote] 談起電力控制技術的重要 看高鐵跟捷運跟電火車這些技術已發展多年 這些電力載具可以在幾秒內加速從靜止到上百公里主要的電力輸出控制系統 叫IGBT , 這種元件系統可做數千伏特跟數百安培的電力控制開關 目前世界上能做這樣的規格的公司沒幾家 中國這幾年大量在蓋高鐵動車, 很多東西都是標榜所謂"國造" 裡面也是用了一堆國造的電力控制元件 前不久溫州動車撞車事件調察報告出來, 就是跟這種電力控制元件失效有關[/quote] [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y/22/today-life1.htm"]馬達研發受挫 台鐵受制外商[/url] 在材料參入雜質使其變質取得用途 的產業有 "半導體""光碟片"太陽能"石化業"機械業"輪胎"等不枚盛舉...... 材料參的好參的壞.影響者優勢與否.... 太陽能加料技術很容易 各家產品差異不大 石化業本身就是暴利 看不太的出來優劣勢 半導體 機械業 材料或製程決定明顯得優劣勢 做的不好就啥都吃不到 材料啊 材料啊 再先進的電路設計 仍得過材料這一關 ( P4與C2D的差異 ) 取得先進機械藍圖 仍得有合用的材料 ( 西方的金屬工業 ) [/quote] 看到GTR大這麼有心找出幾年前的新聞 就小弟所知 馬達輸出要有力要用直流馬達 要讓馬達有力跟轉動不是難事 這以經發展很多年的成熟技術了 但要控制馬達想轉就轉,想停就停 就沒那麼簡單 因為馬達在停止那一瞬間 會產生一反向電動勢 會產生一反向的大電流 這個大電流會回灌到電力控制迴路裡 這個新聞報導裡, 就是因為這樣把控制電路燒掉了 所以小弟一開始說的, 電動車的可靠性是個大問題 [/quote] 這個不是問題 問題是電池太貴了[/quote] 車賣再貴都會有人買 但若是說開了可能會死人就沒人敢買

2011/11/07 08:23:25

發文IP 188.248.*.*

[quote=metallurgical (du919)][quote=ethen1 (Lucifer)][quote=gtr32ae101 (GTR)][quote=ethen1 (Lucifer)][quote=kuochnshn (CarMaster)][quote=ethen1 (Lucifer)]這點小弟跟你解釋一下 所謂電容是加電壓用的 超級電容是為了提供一個瞬間大電壓來驅動電流 但要功率輸出 輸出功率=電壓X電流 不只要大電壓還要大電流 大電壓跟大電流進入電力系統中會出問題 所以這跟解決火燒車可靠度疑問是不一樣[/quote]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控制技術問題 這問題比起其它相對問題簡單多了(如儲氫技術與控制)[大笑][/quote] 談起電力控制技術的重要 看高鐵跟捷運跟電火車這些技術已發展多年 這些電力載具可以在幾秒內加速從靜止到上百公里主要的電力輸出控制系統 叫IGBT , 這種元件系統可做數千伏特跟數百安培的電力控制開關 目前世界上能做這樣的規格的公司沒幾家 中國這幾年大量在蓋高鐵動車, 很多東西都是標榜所謂"國造" 裡面也是用了一堆國造的電力控制元件 前不久溫州動車撞車事件調察報告出來, 就是跟這種電力控制元件失效有關[/quote] [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y/22/today-life1.htm"]馬達研發受挫 台鐵受制外商[/url] 在材料參入雜質使其變質取得用途 的產業有 "半導體""光碟片"太陽能"石化業"機械業"輪胎"等不枚盛舉...... 材料參的好參的壞.影響者優勢與否.... 太陽能加料技術很容易 各家產品差異不大 石化業本身就是暴利 看不太的出來優劣勢 半導體 機械業 材料或製程決定明顯得優劣勢 做的不好就啥都吃不到 材料啊 材料啊 再先進的電路設計 仍得過材料這一關 ( P4與C2D的差異 ) 取得先進機械藍圖 仍得有合用的材料 ( 西方的金屬工業 ) [/quote] 看到GTR大這麼有心找出幾年前的新聞 就小弟所知 馬達輸出要有力要用直流馬達 要讓馬達有力跟轉動不是難事 這以經發展很多年的成熟技術了 但要控制馬達想轉就轉,想停就停 就沒那麼簡單 因為馬達在停止那一瞬間 會產生一反向電動勢 會產生一反向的大電流 這個大電流會回灌到電力控制迴路裡 這個新聞報導裡, 就是因為這樣把控制電路燒掉了 所以小弟一開始說的, 電動車的可靠性是個大問題 [/quote] 這個不是問題 問題是電池太貴了[/quote] 車賣再貴都會有人買 但若是說開了可能會死人,再便宜也沒人敢買
回應 metallurgical (du919)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回應 gtr32ae101 (GT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回應 kuochnshn (CarMaste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這點小弟跟你解釋一下
所謂電容是加電壓用的
超級電容是為了提供一個瞬間大電壓來驅動電流
但要功率輸出 輸出功率=電壓X電流

不只要大電壓還要大電流

大電壓跟大電流進入電力系統中會出問題
所以這跟解決火燒車可靠度疑問是不一樣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控制技術問題
這問題比起其它相對問題簡單多了(如儲氫技術與控制)😀


談起電力控制技術的重要
看高鐵跟捷運跟電火車這些技術已發展多年
這些電力載具可以在幾秒內加速從靜止到上百公里主要的電力輸出控制系統
叫IGBT , 這種元件系統可做數千伏特跟數百安培的電力控制開關
目前世界上能做這樣的規格的公司沒幾家

中國這幾年大量在蓋高鐵動車, 很多東西都是標榜所謂"國造"
裡面也是用了一堆國造的電力控制元件
前不久溫州動車撞車事件調察報告出來, 就是跟這種電力控制元件失效有關


馬達研發受挫 台鐵受制外商

在材料參入雜質使其變質取得用途 的產業有 "半導體""光碟片"太陽能"石化業"機械業"輪胎"等不枚盛舉......

材料參的好參的壞.影響者優勢與否....

太陽能加料技術很容易 各家產品差異不大
石化業本身就是暴利 看不太的出來優劣勢

半導體 機械業 材料或製程決定明顯得優劣勢 做的不好就啥都吃不到

材料啊 材料啊

再先進的電路設計 仍得過材料這一關 ( P4與C2D的差異 )
取得先進機械藍圖 仍得有合用的材料 ( 西方的金屬工業 )



看到GTR大這麼有心找出幾年前的新聞
就小弟所知
馬達輸出要有力要用直流馬達
要讓馬達有力跟轉動不是難事
這以經發展很多年的成熟技術了
但要控制馬達想轉就轉,想停就停
就沒那麼簡單
因為馬達在停止那一瞬間
會產生一反向電動勢
會產生一反向的大電流
這個大電流會回灌到電力控制迴路裡
這個新聞報導裡, 就是因為這樣把控制電路燒掉了
所以小弟一開始說的, 電動車的可靠性是個大問題



這個不是問題
問題是電池太貴了


車賣再貴都會有人買

但若是說開了可能會死人,再便宜也沒人敢買

GODVIA(archers)

2011/11/07 10:11:44

發文

#3840007 IP 92.22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yky (will) 所寫
全電動汽車目前也只有有錢的人才買的起的 , 成本還太高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8980
TESLA Model S是目前即將上市最受注目的 , 售價5.7x萬~7.7x美元 , 3種續航力230~3xx~460公里 , 充電 慢充3小時充飽 快充4x分鐘8x%





量產的TESLA Model S的0~60英里加速4.5秒

某雜誌有報導沒記錯的話.......


原來Model S可以搭載7人是要這樣坐的

CarMaster(kuochnshn)

2011/11/07 21:49:12

發文

#3841268 IP 239.24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回應 gtr32ae101 (GT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回應 kuochnshn (CarMaste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這點小弟跟你解釋一下
所謂電容是加電壓用的
超級電容是為了提供一個瞬間大電壓來驅動電流
但要功率輸出 輸出功率=電壓X電流

不只要大電壓還要大電流

大電壓跟大電流進入電力系統中會出問題
所以這跟解決火燒車可靠度疑問是不一樣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控制技術問題
這問題比起其它相對問題簡單多了(如儲氫技術與控制)😀


談起電力控制技術的重要
看高鐵跟捷運跟電火車這些技術已發展多年
這些電力載具可以在幾秒內加速從靜止到上百公里主要的電力輸出控制系統
叫IGBT , 這種元件系統可做數千伏特跟數百安培的電力控制開關
目前世界上能做這樣的規格的公司沒幾家

中國這幾年大量在蓋高鐵動車, 很多東西都是標榜所謂"國造"
裡面也是用了一堆國造的電力控制元件
前不久溫州動車撞車事件調察報告出來, 就是跟這種電力控制元件失效有關


馬達研發受挫 台鐵受制外商

在材料參入雜質使其變質取得用途 的產業有 "半導體""光碟片"太陽能"石化業"機械業"輪胎"等不枚盛舉......

材料參的好參的壞.影響者優勢與否....

太陽能加料技術很容易 各家產品差異不大
石化業本身就是暴利 看不太的出來優劣勢

半導體 機械業 材料或製程決定明顯得優劣勢 做的不好就啥都吃不到

材料啊 材料啊

再先進的電路設計 仍得過材料這一關 ( P4與C2D的差異 )
取得先進機械藍圖 仍得有合用的材料 ( 西方的金屬工業 )



看到GTR大這麼有心找出幾年前的新聞
就小弟所知
馬達輸出要有力要用直流馬達
要讓馬達有力跟轉動不是難事
這以經發展很多年的成熟技術了
但要控制馬達想轉就轉,想停就停
就沒那麼簡單
因為馬達在停止那一瞬間
會產生一反向電動勢
會產生一反向的大電流
這個大電流會回灌到電力控制迴路裡
這個新聞報導裡, 就是因為這樣把控制電路燒掉了
所以小弟一開始說的, 電動車的可靠性是個大問題



這些問題還不會太難解決
比較難處理的是馬達到達某轉速會有渦流干擾讓馬達效能無法再提昇(如果沒記錯)
要處理渦流問題1,是材質,2是繞線
最好是用直流無刷馬達,但磁鐵要用到稀土
但跟引擎技術比較,還是引擎技術比較難

ZoneAxis(metallurgical)

2011/11/07 22:10:29

發文

#3841326 IP 239.24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uochnshn (CarMaste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回應 gtr32ae101 (GT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回應 kuochnshn (CarMaster) 所寫
回應 ethen1 (Lucifer) 所寫
這點小弟跟你解釋一下
所謂電容是加電壓用的
超級電容是為了提供一個瞬間大電壓來驅動電流
但要功率輸出 輸出功率=電壓X電流

不只要大電壓還要大電流

大電壓跟大電流進入電力系統中會出問題
所以這跟解決火燒車可靠度疑問是不一樣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控制技術問題
這問題比起其它相對問題簡單多了(如儲氫技術與控制)😀


談起電力控制技術的重要
看高鐵跟捷運跟電火車這些技術已發展多年
這些電力載具可以在幾秒內加速從靜止到上百公里主要的電力輸出控制系統
叫IGBT , 這種元件系統可做數千伏特跟數百安培的電力控制開關
目前世界上能做這樣的規格的公司沒幾家

中國這幾年大量在蓋高鐵動車, 很多東西都是標榜所謂"國造"
裡面也是用了一堆國造的電力控制元件
前不久溫州動車撞車事件調察報告出來, 就是跟這種電力控制元件失效有關


馬達研發受挫 台鐵受制外商

在材料參入雜質使其變質取得用途 的產業有 "半導體""光碟片"太陽能"石化業"機械業"輪胎"等不枚盛舉......

材料參的好參的壞.影響者優勢與否....

太陽能加料技術很容易 各家產品差異不大
石化業本身就是暴利 看不太的出來優劣勢

半導體 機械業 材料或製程決定明顯得優劣勢 做的不好就啥都吃不到

材料啊 材料啊

再先進的電路設計 仍得過材料這一關 ( P4與C2D的差異 )
取得先進機械藍圖 仍得有合用的材料 ( 西方的金屬工業 )



看到GTR大這麼有心找出幾年前的新聞
就小弟所知
馬達輸出要有力要用直流馬達
要讓馬達有力跟轉動不是難事
這以經發展很多年的成熟技術了
但要控制馬達想轉就轉,想停就停
就沒那麼簡單
因為馬達在停止那一瞬間
會產生一反向電動勢
會產生一反向的大電流
這個大電流會回灌到電力控制迴路裡
這個新聞報導裡, 就是因為這樣把控制電路燒掉了
所以小弟一開始說的, 電動車的可靠性是個大問題



這些問題還不會太難解決
比較難處理的是馬達到達某轉速會有渦流干擾讓馬達效能無法再提昇(如果沒記錯)
要處理渦流問題1,是材質,2是繞線
最好是用直流無刷馬達,但磁鐵要用到稀土
但跟引擎技術比較,還是引擎技術比較難

無刷不會有此問題
However, could you please advise your mobile number to me, thanks in advance.
熱門新聞
外媒報導指出,歐盟預計在7月起,確認將針對中國電動車的進口,加徵最高到25%的臨時關稅,對市場有一定程度衝擊。
預計8月起將開始陸續交車的n⁷滿電特仕版,繼首波尊榮會員與白金會員專屬預購活動後,即日起開放一般消費者進行預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