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rostar 後懸吊還不是一樣是托翼臂ㄉ..

趴趴豬(opp)

2001/07/05 22:28:30

發文

#32012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新metrostar後懸吊設計不是跟ALTIS一樣嗎?為什麼沒有人說他爛ㄋ.會不會高速不穩左右輕微晃動ㄋ.這種懸掛真的不好嗎?....

11

則留言

1

lgm(lgm)

2001/07/05 23:44:16

發文

#32016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兩者不同
各種懸吊,操控要好,還得避震器調教得當,QQ的感覺最好,但國產車很難找的到...,我看過懸吊調教的最好的車子,大概是1/8越野車(遙控車),整部車抓離地面30-40cm(照比例來說,很高了),往地面一放,像貓一樣牢牢吸住地面,完全將震動吸收掉,沒有一點彈跳的感覺...

大頭(0158)

2001/07/06 00:37:46

發文

#32023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托曳臂真的有那麼爛嗎??????很多歐系車都還再使用ㄋ!!!!!!我記得saxo.206.106好像都用托曳臂ㄛ........

高峰(099)

2001/07/06 00:45:10

發文

#32026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記得沒錯ㄉ話以前很多歐洲車也是如此設計包括BENZ.BMW等現在就不曉得ㄌ..

Joe(joe_lin)

2001/07/06 09:24:40

發文

#32040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一樣是拖曳臂,其結構可是大大不同,只能說是以此形式去設計調整,206後玄也是拖曳臂沒錯,可人家連圈狀彈簧都沒有,只能說一樣是拖曳臂,各家設計巧妙各有不同,至於Altis,因為其搭配國產性能王之引擎,卻搭配此種結構卻沒有太多的改善設計(針對此種懸吊系統而言),期望太高,所以失望越大,也許真如TOYOTA說的,其η BEAM就是其特殊設計之處,不過網路上也有人說了會暈車呦。
至於Metrostar嗎!我不知道其後懸吊是否為此系統,不過歐洲車用次系統比比皆是,卻沒有傳出類似問題,也許歐洲車剛性比較強,也許歐洲人比較聰明,不過個人認為這次是TOYOTA的問題,感覺上他們根本不認為這是問題,他們就是如次設計的,就像去質疑法拉力乘座不舒適是一樣荒謬。

Elvis(elvish)

2001/07/06 10:26:16

發文

#32042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覺得以房車來說,成本/功能 之間的平衡是最重要的..過度強調功能和過度節省成本都不太好.
為何civic不用雙A臂了呢?各位知道雙A臂會增加多少成本嗎?又能提昇多少性能嗎?
對車廠而言,一輛房車能以最低成本(不管是開發成本或是生產成本)達成市場需求的話,就是成功的作品..
只要滿足客戶的需求,哪一種懸吊方式有關係嗎?

Danny(hsingyuk)

2001/07/06 18:22:33

發文

#32067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轉載其它網站的解釋:
話說那個上一代的Mondeo就是多連桿,這一代的Metrostar還是維持上一代的基本架構,後懸有縱向拖曳桿,橫向平行連桿加防傾桿,然後外傾角的約束還是靠避震器。說它是「連桿」,其實它不是「管狀」,而是有皺折的「樑狀」,可惜試車當天很緊湊,沒時間將Metrostar頂起來拍懸吊機構。

所以,如果說是拖曳臂,可能和VW的Passat搞混,說它是多連桿好了,cc...

多連桿的前束角是由平行側向連趕來調整,外傾角如同麥花臣式設計一樣不可調,除非選用可調式上座之避震器,五連桿結構或是像ferio有上控制臂的設計才有可能調整外傾角,但是一樣要換可調式的羊角之類的改裝部品。

Mondeo在激烈操控下束角會藉由平行連桿的幾何變化做細微修正,增加些許外束角度,讓後輪外移,減緩轉向不足情形。所有多連桿設計都有它的調校方式,但mondeo後懸的特點在於「平行橫向連桿」非常長,拖曳桿也是。

橫向連桿越長,懸吊機構在上下移動時,外傾角不容易大幅變化,車輪的側向偏移量也越小,車體在彎道中的動態越穩定。平行連桿設計也是為了達到強硬的側向支撐,及精確的束角微調,不論是定位或是彎道動態。

縱向連桿要搭配前端支點位置,位置高者,彎道中側傾增加時,軸距也可適時增加,增加車體穩定,踩煞車時也會拉長軸距。但相對的軸距增加會減少車體靈活度,如何平衡是車廠調校上的藝術。

上一代Mondeo將前懸調成負外傾角(外八),後懸為0,束角都是內束,屬於穩定型。但個人覺得其避震器彈簧和阻尼及防傾桿調校不夠完美,操控不及歐規版,舒適性也不夠好,這一代操控就比上一代優異,更神的是舒適性比以前好!以後還會企劃一篇metrostar操控報導,拿前後代車型好好比較。

寫一堆,還不知道您對哪裡比較感興趣?結構 操控感 設定??還是直接說好壞 比較?

H.KAZAMI(71725)

2001/07/06 21:22:00

發文

#32072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小弟看過metrostart後懸的彩圖,應該是我才學疏淺,那種設計我實在和"拖曳臂"聯想不起來,兩邊可獨立的很~

博啟(bochy)

2001/07/06 22:54:07

發文

#32077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讓我簡單的說分明吧!!

之所以會有這問題~~~~
原因全都出現在~~~ 現在的汽車雜誌社的編輯的素質有問題!!

只要車輛的"後懸吊系統"有左&右的"縱向連桿", 即將之與"拖曳臂式懸吊"畫上等號........這是不對的!!

目前~~~~
所有國產的轎車, 不論是使用"獨立"or"非獨立"的懸吊方式者, 均有左&右的"縱向連桿".
(PS.sorry~~~ HONDA Accord 有沒有?? 我忘記了)

左&右的"縱向連桿"其最主要的功能~~~ 是懸吊架在受力時, 對於"縱軸"方向上的變動做控制.
(PS. "縱軸"方向:指的是車身前後方向)

博啟(bochy)

2001/07/06 23:17:36

發文

#32079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其實 FORD Metrostar 的"後懸吊系統"與日系車慣用的"後懸吊系統"是相同的!!

現行日系車(國產車)的使用有:FORD Tierra、MAZDA 323、HONDA City、Premio。

這種懸吊方式用在後軸上, 並不比其他的懸吊方式差;
在持續的發展之後, 甚至有駕臨"雙A臂懸吊系統"之上的可能!!

現行的 FORD Mondeo (Metrostar 歐規)其側向加速度可達0.88g, 舊車款可達0.86g; 這是非常可怕的"性能數字"!!
縱使台灣版的 Metrostar 有將避震系統往舒適性方向調整......推估其側向加速度仍可達到0.82g以上.

就基本上而言~~~ 側向加速度的G值越高的話, 其過彎時的極限速度也會越高.

PS. 現行得 BMW 325 車型的側向加速度為:0.83g.

H.KAZAMI(71725)

2001/07/07 14:47:07

發文

#32100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難怪我覺得METROSTAR的後懸和PREMIO的
雙連桿很像......

triton(triton)

2001/07/09 00:34:28

發文

#32169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很多情形下, 有些人是會捉著小辮子死纏爛打....

還有, 博啟兄, 325只有0.83g嗎? 最近的資料我沒有, 應該0.85-0.88跑不掉吧! 不過有時最大測向加速度值只供參考, 更重要的是在瀕臨其極限邊緣時(或超過後再回覆速度)的「聽話性」!
熱門新聞
綜觀2024年度總市場整體前10名僅有Toyota Yaris Cross為新進榜,其餘多數成員與2023年相同,僅是在排名上做出改變。
小改款Model Y在臺展開預訂,首波推244.99萬單一車型引發熱議,U-CAR聚焦Model Y銷售機制、定價調整趨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