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匹馬力的ALTIS
車展看那部TRD塗裝的Altis時,Sales說會推出Altis TRD來賣,有TRD空力套件和TRD懸吊組。<br><br>但最近又聽說,Altis TRD會限量推出,而且只會賣給Sales,開在路上做為活廣告,而不會賣給一般消費者,真的嗎?如果是這樣,TOYOTA就太辜負消費者了,如果一般消費者只能買到像之前1.6J改裝的GS車款,好像有點太鳥了。<br><br>另外聽說Altis要裝Celica上的那顆190匹馬力的2ZZ-GE引擎(也是1.8),但好像日方及國瑞廠希望和泰能夠提出一定銷售量的保證才願意引進生產,有人聽說此事嗎?<br><br>其實我覺得,不必要每款車都要賺大錢吧!賣少一點就算了,TOYOTA就是太賺錢了,一旦有款車沒賺錢便顯得很突兀,唉.....
不是我想太多,TOYOTA真的很賺錢,TOYOTA在今年度上半年 (日本會計年度為4/1~隔年3/31) ,賺了九千億日幣,將成為日本企業首家全年獲利超過一兆的企業,是日本有史以來最賺錢的企業。
現在TOYOTA已經開始賣TRD的東西了
前幾天到服務廠保養時聽師父講的
不過好像是LEXUS的套件比較多
還有ALTIS用的避震器
也有TRD的HID,不過超貴的...一組好像要4萬多
前幾天到服務廠保養時聽師父講的
不過好像是LEXUS的套件比較多
還有ALTIS用的避震器
也有TRD的HID,不過超貴的...一組好像要4萬多
這顆引擎 2ZZ-GE(1.8VVTL-i *)
日本已經用在corolla 上了
不過是放在wagon的車型
馬力更是拼到 205ps/7,600rpm
扭力數值為 19.7kg/6,800 rpm
只是不知道會不會引進
上述車種的詳細資料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
http://www.toyota.co.jp/Showroom/customize/corolla/trdsportsm/index.html
日本已經用在corolla 上了
不過是放在wagon的車型
馬力更是拼到 205ps/7,600rpm
扭力數值為 19.7kg/6,800 rpm
只是不知道會不會引進
上述車種的詳細資料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
http://www.toyota.co.jp/Showroom/customize/corolla/trdsportsm/index.html
U-Car的新聞已經說
Altis要裝Celica的1.8引擎了
不過我在想Altis裝190多匹馬力的引擎
會不會大了點?
Tierra也才142匹而已
況且這層面的客戶群也不廣
實在不需要用那麼驚人的玩意
不知道Sentra的2.0引擎有多少匹馬力?
Altis要裝Celica的1.8引擎了
不過我在想Altis裝190多匹馬力的引擎
會不會大了點?
Tierra也才142匹而已
況且這層面的客戶群也不廣
實在不需要用那麼驚人的玩意
不知道Sentra的2.0引擎有多少匹馬力?
TOYOTA的作法有一定的風格,所以有一些推估的方法。
第一、這款車在日本有,所以只剩日本放不放行的問題。
第二、Corolla TRD Sports M 的售價約在日幣220萬左右。若以進口的方式來計,售價會是110萬台幣。(各位可以從Lexus在日本和台灣的售價推出一個簡單的公式:日元售價/2=台幣售價)
第三、導入國產,售價會降低15~20%,所以如果這款車上市,售價可能是台幣90萬左右。
第四、這款車的確是小眾市場,所以日方才會要求至少有每月100台的量才肯放行。只要每月能有100台的量,就不會虧錢,而且對TOYOTA近年來想主打的年輕形象卻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此車不能與EVO相提並論,EVO的底盤與Lancer Cedia完全不同。底盤的確是Altis弱點,TRD懸吊組可對此弱項稍微少扣一點分。
第六、這個等級的國產車裡面,的確以Tierra的底盤最優。
我覺得此車若引進的最大意義是:台灣各車廠應善用台灣加入WTO後,所創造出的製造環境,達到「更多的產品選擇,更低的價格」。
現在想在全球各汽車市場中存活,善用全球資源是最重要的策略。台灣加入WTO後,國產車廠雖然少了一些優惠稅賦,但除去自製率的限制後,對成本更有幫助。台灣福特今年才賣4萬台車,加上Mazda也不過5萬台,福特的車價也總是同級車最便宜的,但福特六和今年還是很賺錢。因為台灣福特廠比起其他國產車廠,算是與國際分工最密切的廠(算是Ford 2000計劃的功勞),光是靠全球製造優勢就占了很大的好處。
第一、這款車在日本有,所以只剩日本放不放行的問題。
第二、Corolla TRD Sports M 的售價約在日幣220萬左右。若以進口的方式來計,售價會是110萬台幣。(各位可以從Lexus在日本和台灣的售價推出一個簡單的公式:日元售價/2=台幣售價)
第三、導入國產,售價會降低15~20%,所以如果這款車上市,售價可能是台幣90萬左右。
第四、這款車的確是小眾市場,所以日方才會要求至少有每月100台的量才肯放行。只要每月能有100台的量,就不會虧錢,而且對TOYOTA近年來想主打的年輕形象卻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此車不能與EVO相提並論,EVO的底盤與Lancer Cedia完全不同。底盤的確是Altis弱點,TRD懸吊組可對此弱項稍微少扣一點分。
第六、這個等級的國產車裡面,的確以Tierra的底盤最優。
我覺得此車若引進的最大意義是:台灣各車廠應善用台灣加入WTO後,所創造出的製造環境,達到「更多的產品選擇,更低的價格」。
現在想在全球各汽車市場中存活,善用全球資源是最重要的策略。台灣加入WTO後,國產車廠雖然少了一些優惠稅賦,但除去自製率的限制後,對成本更有幫助。台灣福特今年才賣4萬台車,加上Mazda也不過5萬台,福特的車價也總是同級車最便宜的,但福特六和今年還是很賺錢。因為台灣福特廠比起其他國產車廠,算是與國際分工最密切的廠(算是Ford 2000計劃的功勞),光是靠全球製造優勢就占了很大的好處。
補充一下,我還是覺得所謂的每月100台標準太高了 (雖然對TOYOTA而言不難達成)。
去年的國產車銷售數字中,像Accord 3.0每月僅銷售10~20台左右;慶眾生產的Hyundai XG,每月也都僅賣100台;有時候,Galant也會賣不到200台。
而且,Altis TRD只比原先的Altis換顆不同的引擎及懸吊組。鈑件及底盤共用的情況下,並不須要所謂的經濟規模才能生產。
去年的國產車銷售數字中,像Accord 3.0每月僅銷售10~20台左右;慶眾生產的Hyundai XG,每月也都僅賣100台;有時候,Galant也會賣不到200台。
而且,Altis TRD只比原先的Altis換顆不同的引擎及懸吊組。鈑件及底盤共用的情況下,並不須要所謂的經濟規模才能生產。
去年的國產車銷售數字中,像Accord 3.0每月僅銷售10~20台左右;慶眾生產的Hyundai XG,每月也都僅賣100台;有時候,Galant也會賣不到200台。
而且,Altis TRD只比原先的Altis換顆不同的引擎及懸吊組。鈑件及底盤共用的情況下,並不須要所謂的經濟規模才能生產。
-----------------------------------
說的好
而且,Altis TRD只比原先的Altis換顆不同的引擎及懸吊組。鈑件及底盤共用的情況下,並不須要所謂的經濟規模才能生產。
-----------------------------------
說的好
根據日規的COROLLA RUNX AND FILEDER
換裝2ZZ引擎之後
不僅懸吊系統換上 TRD套件
變速箱也有6速手排可選
....應該和CELICA視同一顆吧
只是我不了的是
為什麼205PS的引擎
只有不到20KG扭力
這樣是不是只有在高速公路上
才有機會發揮
換裝2ZZ引擎之後
不僅懸吊系統換上 TRD套件
變速箱也有6速手排可選
....應該和CELICA視同一顆吧
只是我不了的是
為什麼205PS的引擎
只有不到20KG扭力
這樣是不是只有在高速公路上
才有機會發揮
馬力...
真有這麼重要?
我比較重底盤!
真有這麼重要?
我比較重底盤!
我覺得底盤剛性與車體剛性才是重點吧!一味的提昇馬力,其他卻無法同時有效提昇,怎麼樣也稱不上是部好車!
To ulala (Gemballa)
您可以參考前輩的一篇討論「<a href="http://www.u-car.com.tw/ucar-fan/fan-discuss-recent-detail.asp?BoardID=7240&ClassID=7">引擎...奧義</a>」,大概就會有一些了解了。
扭力的提升跟容積有很大的關係,除非是「增壓」之類的大補丸,扭力的提升並無法太多。但由於馬力與轉速成正比的關係,只要轉速能大幅題高,馬力就能水漲船高。
單從現行Altis的136hps(6000轉)來看,2ZZ-GE的轉速可至7800轉(+30%),即使扭力無提升的情況下,馬力增加30%就能達176hps。
您可以參考前輩的一篇討論「<a href="http://www.u-car.com.tw/ucar-fan/fan-discuss-recent-detail.asp?BoardID=7240&ClassID=7">引擎...奧義</a>」,大概就會有一些了解了。
扭力的提升跟容積有很大的關係,除非是「增壓」之類的大補丸,扭力的提升並無法太多。但由於馬力與轉速成正比的關係,只要轉速能大幅題高,馬力就能水漲船高。
單從現行Altis的136hps(6000轉)來看,2ZZ-GE的轉速可至7800轉(+30%),即使扭力無提升的情況下,馬力增加30%就能達176hps。
我覺得TOYOTA的引擎設計有點Honda的味道(純個人觀點):
VTEC可變汽門之「正時」(Timing)與「揚程」(Lift),提供了引擎達到高轉速的空間。原先VVT-i僅能改變Timing,VVTL-i新增加了Lift的改變,因此同樣能達到高轉速,高馬力也就跟著來了。
用一種非正式的說法,VVTi+Lift=VVTLi=VTEC-i
VTEC可變汽門之「正時」(Timing)與「揚程」(Lift),提供了引擎達到高轉速的空間。原先VVT-i僅能改變Timing,VVTL-i新增加了Lift的改變,因此同樣能達到高轉速,高馬力也就跟著來了。
用一種非正式的說法,VVTi+Lift=VVTLi=VTEC-i
1. 我也非常贊成 沒有好車身與底盤
空有馬力的車.......太恐怖了
君不見每一台賽道上的車
車身與底盤不是改到不能改
另外..有個例子不知好不好
去年Beneton車隊Fisichella曾說
換了新的空力套件後
我的車每一圈快了1-2秒
可見車子每一個環節
都是粉重要的
2. 應該是 i-VTEC
空有馬力的車.......太恐怖了
君不見每一台賽道上的車
車身與底盤不是改到不能改
另外..有個例子不知好不好
去年Beneton車隊Fisichella曾說
換了新的空力套件後
我的車每一圈快了1-2秒
可見車子每一個環節
都是粉重要的
2. 應該是 i-VTEC
參見:http://140.115.30.93/voliron/
(1).Toyota/VVTL-i
VVTL-i=Variable Valve Timing & Lift – Intelligent
(2).Honda/i-VTEC
i-VTEC=VTEC+VTC+intelligen
VTC=valve overlap control
(1).Toyota/VVTL-i
VVTL-i=Variable Valve Timing & Lift – Intelligent
(2).Honda/i-VTEC
i-VTEC=VTEC+VTC+intelligen
VTC=valve overlap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