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百年汽車-從拼裝技轉到自主品牌(Luxgen)

en banc(enbanc)

2010/11/01 10:46:39

發文

#2775376 IP 188.25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0,5247,50303641x122010110100391,00.html

2010-11-01 工商時報 【沈美幸】

7月17日,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與行政院長吳敦義共同主持國人自行研發首輛自主品牌「納智捷」智慧電動車掛牌儀式,這不單是嚴凱泰圓了他父母親生前「想幫中國人造的汽車裝上輪子」的夢想,也象徵台灣汽車業跨向電動車研發的全新里程碑。

時光回到日據時代,在鐵路幹線貫通全線後,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規劃出貫穿南北的主要縱貫公路,各地陸運應運而生,客運及貨運公司負責鄉鎮與城市間運輸。民國10年後,全省主要大城市已有出租車、客運及貨運等公司負責內陸交通,這時車輛皆由歐美進口,轎車及摩托車被視為有錢人的玩具。那時個人交通以人力車為主,車夫穿梭在大街小巷。

台灣汽車業大老-現年83歲的和泰汽車集團總裁蘇燕輝因父親在彰化經營汽車運輸業,很早就接觸汽車,他回想起7、8歲時,台灣已有轎車及卡車,只是當時日本還沒有造車,都從美國進口福特及雪佛蘭,直到日本因應東北開戰所需,發布汽車事業振興法,獎勵汽車製造事業。

黃烈火代理豐田 開啟汽車史

第二次大戰時,豐田及日產先後開始生產汽車,當時全省客運公司所使用的巴士、大型客貨車都改從日本進口的豐田KC決戰號、日產180及80車款。日本並開始整併台灣各地方小型貨運及客運公司,鐵路局也在全省各地車站經營「局營巴士」。戰後國民政府來台,整併鐵路局的局營巴士,改制為公路局,經營客運業務。

戰後,和泰汽車集團創辦人黃烈火民國36年成立和泰汽車前身的和泰商行,取得美孚石油代理權,38年開始代理日本豐田汽車及橫濱輪胎,自此開啟台灣汽車發展史。光復後2、3年,物價膨脹,1輛3噸重貨車竟然要賣舊台幣18萬元,因此當時是以拼湊零件而成的拼裝車為主,車輛來源主要是大戰時遭擊之車輛,蘇燕輝家族也參與拼裝車事業。

嚴慶齡 創設首家汽車製造廠

同一時間,出身上海世家的裕隆集團創辦人嚴慶齡輾轉來台,先成立台元紡織,但他始終無法忘情發動機報國的夢想。

以當年台灣國民平均年所得台幣2,320元,離經濟學家認定國民所得超過500美元才具有購車能力,相差甚遠,且當時政府每年只增發50張汽車牌照。在市場、人才、技術、資金都付之闕如下,嚴慶齡照樣斥資200萬美元,創設裕隆機器製造公司,台灣終於有了第一家汽車製造廠。

民國46年 裕隆始與日產合作

裕隆成立之初,嚴慶齡不顧當時經濟部長尹仲容反對,延攬一批曾派到美國接受製造飛機技術訓練的空軍退役人員,展開籌備工作,他還跑遍德國多家汽車廠,尋找技術合作未果,黯然返台。他只好利用舊引擎及自行拼湊的零件在46年組裝出第一輛掛上裕隆標誌的軍用吉普車。裕隆不靠外力卻能拼裝出汽車,可是件了不起大事,遂在當年雙十節公開亮相。

嚴慶齡深知要在台灣造車,非得引進其他國家技術不可,經由國產汽車創辦人之一的張建安穿針引線,46年底與日產汽車技術合作,48年裕隆與日產合作的1200西西青鳥轎車正式量產,並獻給當時總統蔣中正,而成為首輛國人組裝的總統座車,也讓裕隆與國產車畫上等號。

50年代進口車 多美軍二手車

當年離開台鐵而進入和泰汽車任總經理的蘇燕輝表示,當時台灣全省汽車數2萬輛,又逢戡亂時期,當時車子可是扮演補給的角色,不能隨便移動。

50年代台灣接受美援,外匯受管制,只有機關首長才能進口轎車。反觀派到台灣等打越戰的美軍或國外人士,每人可進口一輛汽車,美軍二手車大量流入市面,當年美元兌新台幣40比1,每輛汽車權利金達1萬美元,不少人靠買賣二手車致富。

另一方面,台灣與日本簽訂每年1億美元的以貨易貨合約,從日本引進大量物資,其中包含汽車、汽車零件及機械零件。短短3、4年間,中信局兩度各開放2千輛轎車進口,日本豐田、德國福斯等得以長驅直入台灣。

蘇燕輝指出,中信局第1次開放2千輛轎車配額,可是要直接賣給消費者,和泰徵求客戶同意,以消費者名義到中信局申請,豐田進口到台灣一下子就賣掉。中信局覺得不錯,又開放第2批2千輛轎車進口,後來雖全面開放小轎車進口,但因中日貿易逆差擴大,乃下令禁止日車進口。

60年代,開放汽車執照申請,中華、三富及福特六和等汽車廠先後成立,三陽工業也從機車跨足生產本田汽車。70年代則是台灣汽車產業發展關鍵年代,政府推動年產20萬輛大汽車廠,延攬中鋼董事長趙耀東主導該案,並網羅辜振甫、王永慶、蔡萬霖及林挺生等台灣企業大老及和泰汽車參與投資。

民國70年代大汽車廠計畫 夭折

當時政府欲藉由設置年產20萬輛大汽車廠帶動其他產業擴大投資,這對接下裕隆汽車董事長的吳舜文來說,無疑是青天霹靂。吳舜文為了幫夫婿嚴慶齡完成工業報國的夢想,宣布斥資20億元(相當裕隆三分之一資本額)成立裕隆汽車工程中心,成果還未展現,讓她好不心急。

當時盛傳政府為制衡裕隆,選定豐田為合作夥伴,果然71年底經濟部公佈總投資金額達216億元的大汽車廠案,日資45%、台資55%,只是臨簽約前,趙耀東硬是加上豐田整車出口50%,雖經濟部官員勸說只是形諸文字,不會真的要求豐田付諸行動,但不為豐田所接受,宣告破局。

另外,政府在大汽車廠案前,找上美國通用合作設華同汽車廠生產大型貨車,全案因雙方對履行契約內容見解不同,導致通用撤資。此時,蘇燕輝認為20萬輛汽車案可能無法成局,轉而向已轉任經濟部長的趙耀東建議,由日野公司來接手華同汽車。由於談判順利,和泰汽車與日本日野重車於73年接手華同汽車,更名為國瑞汽車,豐田於75年入股國瑞。

漫漫50年 納智捷修成正果

大汽車廠未能成局,卻讓吳舜文鬆一口氣,但她執意開發飛羚汽車,讓日產高層光火。為延續雙方合作關係,吳舜文最後不得不讓步,74年同意讓日產入股裕隆25%股權。75年飛羚101正式生產,雖銷售不如預期,卻點燃國瑞、福特六和及中華等汽車廠競相投入研發,今日才有第一個自主品牌「納智捷」汽車誕生。

6

則留言

1

觀光客(daniel072)

2010/11/01 10:57:54

發文

#2775425 IP 239.25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就是愛小嵐^_^(st60802)

2010/11/01 11:36:05

發文

#2775562 IP 242.3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daniel072 (尛叮噹) 所寫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44&t=1836883

看來有人瞞看衰~
不過會這樣的車又不只有納智捷,
很多車都會這樣阿,如果只是轉個連結,
那我想版上各位大大應該可以轉貼更多他國品牌有類似問題的連結。

我還是支持我國的自創品牌,請多多加油喔!

為什麼別人有七顆氣球,我的卻連一顆氣球都沒有? 哭~

小光(rolkilos)

2010/11/01 11:44:29

發文

#2775601 IP 187.11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nbanc (en banc) 所寫


當時盛傳政府為制衡裕隆,選定豐田為合作夥伴,果然71年底經濟部公佈總投資金額達216億元的大汽車廠案,日資45%、台資55%,只是臨簽約前,趙耀東硬是加上豐田整車出口50%,雖經濟部官員勸說只是形諸文字,不會真的要求豐田付諸行動,但不為豐田所接受,宣告破局。




在小弟印象中,是有人硬要趙鐵頭加上這一個條款,可不是趙鐵頭想加的.....😞
冷冷七弦上 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 今人多不彈

en banc(enbanc)

2010/11/01 11:49:20

發文

#2775626 IP 188.25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回應 enbanc (en banc) 所寫

當時盛傳政府為制衡裕隆,選定豐田為合作夥伴,果然71年底經濟部公佈總投資金額達216億元的大汽車廠案,日資45%、台資55%,只是臨簽約前,趙耀東硬是加上豐田整車出口50%,雖經濟部官員勸說只是形諸文字,不會真的要求豐田付諸行動,但不為豐田所接受,宣告破局。

在小弟印象中,是有人硬要趙鐵頭加上這一個條款,可不是趙鐵頭想加的.....😞

是的

chiu(dennischiu1970)

2010/11/01 11:58:36

發文

#2775669 IP 90.1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嚴董加油😍

IS(iam26)

2017/03/06 08:52:50

發文

#5997723 IP 145.25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
熱門新聞
近日,VWCV再次預告了新世代Transporter,這次呈現的畫面,大致勾勒出外觀線條、車頭造型與燈組樣式等幾個關鍵點。
跟進4 Series家族更動手法,BMW發表2度改款的3 Series與旅行車,以及小改M3 Sedan、M3 Touring,預計年底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