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全漢 FSP NP5 BLACK 散熱器 開箱 - 黑色美學與輕巧散熱的完美結合

newyorkoo(newyorkoo)

2025/04/13 23:10:15

發文

#6207584 IP 122.11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全漢 FSP NP5 BLACK 散熱器 開箱 - 黑色美學與輕巧散熱的完美結合


  先講價格問題:越好的CPU越貴,越好的散熱器也越貴。再講需求問題:CPU效能越好,肯定越高溫,所以散熱很重要。但每個人希望的卻是效能高、安靜、灰塵少,有可能嗎? (不可能) 那要怎麼辦? 就是取一個平衡點,而不是一味的要把散熱器越大顆越好,風扇越多越好,轉速越快越好。  


散熱器有分空冷(下吹式、塔扇)與水冷(一體式、開放式),塔扇跟下吹式(原廠)風扇最大的差別在於:塔扇的散熱(降溫)效果會更好,CPU在高速運行時比較不會遇到天花板降頻。一體式水冷是指將泵、冷頭、冷排、水管在出產時都先組合好,使用者只要直接安裝即可,不需要加水,日後也不需要換水。安裝一體式水冷時要注意「機殼是否有支援」,一般是安裝在機殼上方或前方。開放式水冷一般使用者不會裝,我也不建議,理由有二,一是非常貴,光水冷就要好幾萬,說不定水冷套件還比你的電腦本身還貴。二是組裝、維修、保養、檢測不易,簡單講開放式水冷是留給有錢有信仰的玩家在裝的。

除非你有超頻,擔心空冷不夠力,就是想要裝水冷,否則我通常建議文書/娛樂使用者裝塔扇即可。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水冷的市佔率有多少?如果水冷真的那麼好用,裝的人怎麼會那麼少?(說穿了還是價格因素,還有一個就是為了裝水冷,機殼要另外挑選)現在CPU改裝塔扇其實很普遍,主要因為高階CPU(i7或i9) 不裝塔扇真的太吵了,至於水冷裝的人比較少,但也慢慢有越來越多人裝了,不過如果你問我,我還是覺得不超頻的話裝塔扇就好,簡單方便還省錢。 雖說高階處理器的溫度表現一去不復返(畢竟核心數量與運作時脈都大幅提升),對於空冷散熱器的挑戰越來越高,但是空冷散熱器的穩定性以及性價比,仍然對於非頂尖處理器使用者有很大的吸引力。這次要來開箱的是 全漢FSP NP5 BLACK 空冷散熱器,黑色典雅魅力-獨特的黑色表面處理,簡約而不凡。逆重力熱管設計 NP5熱管特殊調校,當垂直安裝在主機板上將最大限度地提升性能,提供出色的散熱效果,採用直觸熱管設計,不僅輕巧,更具備出色的導熱能力,確保熱量快速且高效地傳導,讓您的系統始終保持最佳狀態,對於中階的處理器仍有一定的壓制力,而實際開箱的表現如何?




 

全漢FSP NP5 BLACK 散熱器 規格

 

型號NP5

支援平台Intel LGA : 1851 / 1700 / 1200AMD : AM4 / AM5

產品尺寸 (長x寬x高)120 x 94 x 151 mm

散熱器尺寸(長x寬x高)120 x 48 x 151 mm

風扇尺寸 (長x寬x高)120 x 120 x 25 mm

重量590 g

散熱器材質鋁

導熱管6 mm x 4PCS

風扇轉速800 - 1600 RPM ( PWM ) ± 10%

風扇軸承HDB

靜壓1.8 mm H2O ± 10%

風扇風量62 CFM ± 10%

噪音等級28 dBA ± 10%

標稱電壓12 VDC

額定電流0.3 A

LEDN/A


逆重力熱管設計
卓越散熱解決方案
精緻小巧,完整RAM空間NP5 Black
黑色典雅魅力
靜無止境
體積小巧、安裝簡便
最佳化設計,兼容性無懈可擊


     

全漢FSP NP5 BLACK 散熱器 開箱


全漢FSP NP5 BLACK 散熱器的外盒,採用低調內斂的黑底/藍白字(LOGO建議用藍色與實際全漢的家徽顏色一致),盒裝正面 呈現散熱器的大致設計,散熱器顏色呈黑化處理,黑色典雅魅力,獨特的黑色表面,簡約而不凡,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外露鰭片式單塔設計。



全漢FSP NP5 BLACK 散熱器的盒裝背面,主要以各國語言標示了產品的規格以及外部尺寸等。產品特色說明,包括採用 4根6mm熱導管、12mm PWM 風扇,相容於 LGA 1700/1200/AM4/AM5 等處理器插槽規格,散熱器的高度為 151 mm,風扇採用 HDB 液態軸承,最高轉速為 1600 RPM、最大氣流量為 62 CFM、最大風扇噪音為 28 dBA,TDP 200W



側面則是有全漢FSP NP5 BLACK 散熱器的產品特色圖示-全黑塗層設計/快速安裝設計/靜音防震墊/151mm 單塔空氣散熱器


盒裝內部主要分為,包括配件包(Intel 插槽扣具、AMD 插槽扣具、扣具固定螺絲)、散熱器本體、說明書以及散熱膏


▼配件包裡面有-Intel 插槽扣具、AMD 插槽扣具、扣具固定螺絲


▼螺孔位置可調整成 LGA 1700/1200插槽的差異



▼這次先以搭配這次測試平台的 Intel 插槽扣具來開箱,配具包內的 Intel 主機板背面扣具,採用塑膠材質

▼多功能支架安裝,在CPU金屬表面塗點散熱膏,下一步就可安裝散熱器本體



全漢FSP NP5 BLACK 散熱器,出廠時事先預裝好風扇,之後安裝到主機板上時,不需要把風扇先拆下來即可安裝散熱器本體無憂安裝省時省心


黑色典雅魅力,獨特的黑色表面處理,簡約而不凡。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完美融入,體現典雅高質感的設計。


直覺式安裝支架使得安裝過程簡單無比,讓您在短時間內完成設置,無論是組裝新手還是資深玩家,都能輕鬆上手!拿出螺絲起子往下到達螺絲處順時鐘鎖緊固定



採用直觸熱管設計,不僅輕巧,更具備出色的導熱能力,使用4根 6mm 高效能銅製熱導管確保熱量快速且高效地傳導,讓您的系統始終保持最佳狀態。


靜無止境,搭載 120mm PWM 風扇和防震橡膠墊,不僅視覺上質感非凡,更在效能與靜音兩者中取得完美平衡。即使在高負載狀況下,也能確保靜音運行,讓您專心投入每一個任務。



全漢FSP NP5 BLACK 散熱器 配置的 PWM 散熱風扇,採用 9 片扇葉設計,官方規格最高轉速為 1600 RPM,單顆提供 62 CFM的風流量以及 1.8 mm-H2O 的風壓設定,最大運作音量為 28 dBA




 

全漢FSP NP5 BLACK 散熱器 上機實測


測試平台的主要組成內容:
處理器:Core i7-12700KF 處理器
主機板:微星 PRO B660-A DDR4 主機板
記憶體:美光 Crucial DDR4-3200記憶體 32GB x2 + 科賦 KLEVV DDR4-3200記憶體 32GB x2
系統 SSD :WD BLACK SN850X 1TB
顯示卡 GPU:微星MSI Radeon RX 480 ARMOR 8G
電源供應器:全漢FSP Hydro GSM pro 750W



使用 CineBench 2024 進行測試,選擇的模式採用 30 分鐘的壓力測試模式,首先在多核心的測試項目中,所得到的分數為 1095 pts,風扇120mm 的風扇轉速為 1680 rpm 左右,Intel Core i7-12700KF 處理器的最高溫度會頂到 100 ℃ 的溫度牆接著降頻,不過在整體測試過程中,P-Core 效能8核中有1核需降頻跑 ,E-Core 效率核心維持在 全核 3.4 GHz 以上,很明顯 全漢FSP NP5 BLACK 散熱器 是壓不住 i7-12700KF 處理器,建議全漢FSP NP5 還是用在I5等級的處理器


平常看youtube/看網頁/逛PTT,Intel Core i7-12700KF 處理器的溫度為 64℃ 左右




 

全漢FSP NP5 BLACK 散熱器心得結論

  


科技不斷在進步,空冷散熱器在這幾年材料與氣流設計的不斷改進下,在解熱性能上也不斷提升,在像是 NP5 這類的中階單塔型散熱器上,建議使用 TDP 在 200W 以下的解熱性能,應對 i5/R5 這類主流效能處理器綽綽有餘外,只要不追求極限的超頻設定,以預設值順順跑還算可以負荷,像是高階的 i7/R7 處理器,甚至是 i9/R9 等級 建議選擇更高階的MP7或是AE36。

但追求高階的散熱效能,以現有的材料科學注定產品在外型設計跟尺寸規格上自然就受限,這也讓目前高階塔散的外型看起來都差不多、尺寸也小不到哪去,若是著重機殼內炫砲的使用者,就不會選擇空冷作為解決方案,不過若是不在意這點,空冷散熱器的穩定性以及性價比,仍然對於非頂尖處理器使用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以往散熱器安裝在主機板都要拆掉風扇狀態下鎖螺絲,但是全漢FSP NP5 散熱器無須拆風扇,風扇不影響鎖螺絲路徑,節省安裝的困難,全漢 FSP NP5 BLACK 是一款兼具外觀與性能的中階塔散選擇,特別適合正在組裝黑化主機、又希望在預算內取得好效能的用戶。如果你想找一款價格合理、外型低調、效能不妥協的空冷散熱器,它絕對值得列入考慮清單。剩下的就是看價格部分能否為消費者所接受,那麼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體驗店了解,可以去看看有沒有自己想要的散熱器或有沒有折扣,給你的遊戲裝備添磚加瓦。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Gen4 2280 M.2 SSD 開箱-平價入門 NVMe 固態硬碟好選擇

newyorkoo(newyorkoo)

2025/04/10 02:46:18

發文

#6207544 IP 122.11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Gen4 2280 M.2 SSD 開箱-平價入門 NVMe 固態硬碟好選擇


隨著 PCIe Gen5 等級的產品越來越多,PCIe Gen4 的 SSD 固態硬碟也開始轉變成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即使在過去設定為筆電、桌機擴充容量使用的主流等級,這次要來開箱試用的,就是 美光Micron 推出的 P310 Gen4 2280 M.2 SSD 固態硬碟產品,採用最新美光 (Micron®) 3D NAND 技術設計,提供充足的儲存容量和靈活的向下相容性,以 1TB 設定不到 2000 元的售價,提供最高循序讀取 7100 MB/s,寫入 6000 MB/s 等級的效能,選擇Micron Crucial P310 1TB 皆能讓您體驗更快的遊戲和啟動速度 以更快速度執行 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Microsoft Excel 和 Powerpoint,享受 Crucial 眾所皆知的物超所值和優異的客戶體驗。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規格

[td]

一般技術規格

SSD 系列P310

介面NVMe (PCIe Gen 4 x4)

容量1TB

形式M.2 (2280)

TBW 寫入壽命220TB

[td]

速度與時間

傳輸速度(寫)6000 MB/s

傳輸速度(讀)7100 MB/s

[td]

保固與退貨

保固5 年有限保固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開箱

  

拿到 美光 Crucial P310 的時候,第一眼印象就是「簡潔實用」。標準的藍白風格包裝,正面直接標明容量和品牌,背面則簡單介紹規格。整體風格偏向實用派,沒什麼花俏的包裝,但這也反映了它主打的「高CP值」定位。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Gen4 2280 M.2 SSD,循序讀取速度為 7100 MB/s 的設定,並且提供五年有限保固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Gen4 2280 M.2 SSD-外觀包裝正背面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固態硬碟本體,採用單面配置的設計,產品標籤貼紙直接貼在背面。
   


▼盒裝內容物-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固態硬碟本體以及產品說明書
   



撕下產品標籤貼紙後的配置,採用無 DRAM 快取的設計,主控採用群聯 Phison 的 PS5027-E27 控制器,採用 PCIe Gen4 x4 連接規格,快閃記憶體顆粒則是美光自家的 4KD2DNY319,為單一 1TB 容量的顆粒。另外在規格性能部分,則是提供循序讀取 7100 MB/s、循序寫入 6000 MB/s的效能設定。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裸裝無散熱片 效能實測




接著進入實測部分,將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Gen4 2280 M.2 SSD 安裝到測試平台上進行測試,將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固態硬碟安裝到與B660晶片組直連的第二組 M.2 SSD 插槽進行測試,以下是測試平台的配置: 測試平台的參數:中央處理器:Intel i7-12700KF 處理器記憶體:DDR4-3200 32GB x4顯示卡: MSI Radeon rx 480 顯示卡處理器散熱器:利民 Thermalright FS140系統 SSD:WD 黑標 SN850X 1TB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4H2 版 將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固態硬碟安裝到與B660晶片組直連的第二組 M.2 SSD 插槽進行測試(第一測試時無使用 M.2散熱片)   


進入 Windows 作業系統後,先以磁碟管理員來進行格式化,以 NTFS 檔案格式格式化後,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固態硬碟,1 TB 版本可以使用的容量為 931.5 GB
  


Crystal Diskinfo 檢視資料,採用 NVMe Express 1.4 標準,支援包括 SMART 診斷功能、TRIM 指令、Volatile Write Cache 快取等設定  


進入效能實測階段,首先利用 Crystal DiskMark 來看一下是否有符合官方的效能敘述,在循序讀取部分的測試成績為 6991.26 MB/s、循序寫入的部分為 5918.12 MB/s。而在隨機讀寫的部分,在 4K 小區塊隨機寫入深度 1 的部分,讀取速度為 71.65 MB/s、寫入速度為 303.09 MB/s,測試時的最高溫度為 73℃
  



AS SSD Benchmark 測試,所得到的總分為 9662,在 1GB 的測試檔案設定下,循序讀寫的成績為:讀取 5565.17 MB/s、寫入 5035.35 MB/s,測試檔案的存取時間為讀取 0.056 ms、寫入 0.014 ms,而在測試時的最高溫度為 48℃
  


切換到 IO 效能的頁面來檢視,隨機存取 IO 部分的成績,在 4K 區塊隨機讀寫成績為為讀取 20771 iops、寫入 67495 iops  


在複製效能測試部分,在較大區塊的 ISO 拷貝效能測試中獲得了 3958.84 MB/s 的成績,程式部分的拷貝成績則是 1573.95 MB/s,遊戲檔案部分的拷貝效能測試成績則是 3184.84 MB/s,在整體測試過程中的最高溫度則是 42℃
  


在壓縮效能測試部分,讀取效能大約在 5600 MB/s 左右,而在寫入速度部分則是在 4900 MB/s 左右上下,整體的效能曲線算是相對穩定,測試時的最高溫度則是 42℃。
  


在 IO 效能測試的部分,則是以 ATTO Disk BenchMark 進行測試,最高讀寫速度峰值出現在 512KB 至 64MB 左右的區塊,讀取速度為 6.5 GB/s。寫入部分則是 5.8 GB/s 左右。測試時的最高溫度為 47℃
  


以 IO 的數據檢視來看,最佳 IO 存取效能表現出現在 8 KB 以下區塊,讀取部分最高有 144 KIO/s,寫入部份則是 149 KIO/s  


AIDA64 裡的線性寫入效能測試,進行持續寫入的效能測試,基本上在前 21% 容量時都能維持高效能的狀態,提供約 4600 MB/s 的寫入速度,不過在超過 21% 容量後就會下降至不到 200 MB/s。而測試時的最高溫度為 72℃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有散熱片 效能實測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固態硬碟,發熱量相當可觀,持續寫入 溫度可達72℃,所以必須在SSD加裝散熱片,進行降溫,保持穩定的傳輸速度/延長NAND 快閃記憶體與控制晶片的壽命

▼依相同的平台,在SSD加裝散片進行第二次測試
  


將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固態硬碟安裝到與B660晶片組直連的第二組 M.2 SSD 插槽進行測試(第二測試時 使用 M.2散熱片)   



進入效能實測階段,首先利用 Crystal DiskMark 來看一下是否有符合官方的效能敘述,在循序讀取部分的測試成績為 6989.57 MB/s、循序寫入的部分為 5848.51 MB/s。而在隨機讀寫的部分,在 4K 小區塊隨機寫入深度 1 的部分,讀取速度為 72.29 MB/s、寫入速度為 312.78 MB/s,測試時的最高溫度為 57℃
  



AS SSD Benchmark 測試,所得到的總分為 9609,在 1GB 的測試檔案設定下,循序讀寫的成績為:讀取 5549.60 MB/s、寫入 5000.50 MB/s,測試檔案的存取時間為讀取 0.015 ms、寫入 0.015 ms,而在測試時的最高溫度為 45℃
  



切換到 IO 效能的頁面來檢視,隨機存取 IO 部分的成績,在 4K 區塊隨機讀寫成績為為讀取 22556 iops、寫入 66670 iops  



在複製效能測試部分,在較大區塊的 ISO 拷貝效能測試中獲得了 3857.84 MB/s 的成績,程式部分的拷貝成績則是 1515.33 MB/s,遊戲檔案部分的拷貝效能測試成績則是 3112.62 MB/s,在整體測試過程中的最高溫度則是 40℃
  


在壓縮效能測試部分,讀取效能大約在 5600 MB/s 左右,而在寫入速度部分則是在 4900 MB/s 左右上下,整體的效能曲線算是相對穩定,測試時的最高溫度則是 40℃
  



在 IO 效能測試的部分,則是以 ATTO Disk BenchMark 進行測試,最高讀寫速度峰值出現在 512KB 至 64MB 左右的區塊,讀取速度為 6.5 GB/s。寫入部分則是 5.8 GB/s 左右。測試時的最高溫度為 42℃
  



以 IO 的數據檢視來看,最佳 IO 存取效能表現出現在 8 KB 以下區塊,讀取部分最高有 144 KIO/s,寫入部份則是 148 KIO/s  



AIDA64 裡的線性寫入效能測試,進行持續寫入的效能測試,基本上在前 21% 容量時都能維持高效能的狀態,提供約 4800 MB/s 的寫入速度,不過在超過 21% 容量後就會下降至不到 200 MB/s。而測試時的最高溫度為 62℃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心得結論


  

就測試結果來看,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固態硬碟 就是價格親民,CP值高,適合文書、學習、輕度剪輯與遊戲使用,在大區塊的資料類型和小型檔案的效能表現就發揮得均不錯。另外在溫度控制部分,表現偏高一點,如果加裝散熱片 能大幅降低溫度,這部分若是搭配有散熱片設計的主機板來安裝會比較理想,若是沒有散熱片的筆電或是中低階主機板,建議要有額外的散熱搭配來安裝會比較好一點。  

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1TB 固態硬碟 是一款主打「高性價比」的 NVMe SSD,雖然不是最頂級的性能怪獸,但對於大多數使用者來說,它已經足夠應付日常與多數進階工作需求。加上美光的穩定性與信譽,入門升級選它準沒錯!如果你打算升級儲存裝置,這款 Crucial P310 值得列入你的候選清單!剩下的就是看價格部分能否為消費者所接受,那麼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體驗店了解,可以去看看有沒有自己想要的SSD或有沒有折扣,給你的遊戲裝備添磚加瓦。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newyorkoo(newyorkoo)

2025/02/18 22:07:45

發文

#6206932 IP 122.11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先講價格問題:越好的CPU越貴,越好的散熱器也越貴。再講需求問題:CPU效能越好,肯定越高溫,所以散熱很重要。
但每個人希望的卻是效能高、安靜、灰塵少,有可能嗎? (不可能) 那要怎麼辦? 就是取一個平衡點,而不是一味的要把散熱器越大顆越好,風扇越多越好,轉速越快越好。

散熱器有分空冷(下吹式、塔扇)與水冷(一體式、開放式),塔扇跟下吹式(原廠)風扇最大的差別在於:塔扇的散熱(降溫)效果會更好,CPU在高速運行時比較不會遇到天花板降頻。
一體式水冷是指將泵、冷頭、冷排、水管在出產時都先組合好,使用者只要直接安裝即可,不需要加水,日後也不需要換水。安裝一體式水冷時要注意「機殼是否有支援」,一般是安裝在機殼上方或前方。
開放式水冷一般使用者不會裝,我也不建議,理由有二,一是非常貴,光水冷就要好幾萬,說不定水冷套件還比你的電腦本身還貴。二是組裝、維修、保養、檢測不易,簡單講開放式水冷是留給有錢有信仰的玩家在裝的。

除非你有超頻,擔心空冷不夠力,就是想要裝水冷,否則我通常建議文書/娛樂使用者裝塔扇即可。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水冷的市佔率有多少?如果水冷真的那麼好用,裝的人怎麼會那麼少?(說穿了還是價格因素,還有一個就是為了裝水冷,機殼要另外挑選)
現在CPU改裝塔扇其實很普遍,主要因為高階CPU(i7或i9) 不裝塔扇真的太吵了,至於水冷裝的人比較少,但也慢慢有越來越多人裝了,不過如果你問我,我還是覺得不超頻的話裝塔扇就好,簡單方便還省錢。

雖說高階處理器的溫度表現一去不復返(畢竟核心數量與運作時脈都大幅提升),對於空冷散熱器的挑戰越來越高,但是空冷散熱器的穩定性以及性價比,仍然對於非頂尖處理器使用者有很大的吸引力。這次要來開箱的是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空冷散熱器,透過鰭片的雙塔設計,搭配兩具 12 mm 的散熱風扇以及六隻 6mm 熱導管配置,對於高階至主流的處理器仍有一定的壓制力,而實際開箱的表現如何?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規格

型號MP7

支援平台Intel LGA : 1851 / 1700 / 1200
AMD : AM4 / AM5

產品尺寸 (長x寬x高)125 x 123.5 x 153 mm

散熱器尺寸(長x寬x高)125 x 97.5 x 153 mm

風扇尺寸 (長x寬x高)120 x 120 x 25 mm

重量905 g

散熱器材質鋁

導熱管6 mm x 6PCS 銅底焊接

風扇轉速800 - 1800 RPM ( PWM ) ± 10%

風扇軸承FDB

靜壓2.1 mm H2O ± 10%

風扇風量76 CFM ± 10%

噪音等級32 dBA ± 10%

標稱電壓12 VDC

額定電流0.3 A

LEDARGB


卓越散熱效能
先進的反重力熱管
雙塔風扇,極靜設計
璀璨的 ARGB 燈光,為您的機殼增添魅力
極致冷卻,靜音運行
無憂安裝,省時省心
體積小巧、安裝簡便
最佳化設計,兼容性無懈可擊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的外盒,採用低調內斂的黑底/藍白字(LOGO建議用藍色與實際全漢的家徽顏色一致),盒裝正面 呈現散熱器的大致設計,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外露鰭片式雙塔設計。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的盒裝背面,主要以各國語言標示了產品的規格以及外部尺寸等。
產品特色說明,包括採用 6根6mm熱導管、12mm PWM 風扇,相容於 LGA 1700/1200/AM4/AM5 等處理器插槽規格,散熱器的高度為 153 mm,風扇採用 FDB 液態動力軸承,最高轉速為 1800 RPM、最大氣流量為 76 CFM、最大風扇噪音為 32 dBA,TDP 280W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側面則是有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的產品特色圖示-ARGB燈光設計/快速安裝設計/防震橡膠/153mm 雙塔空氣散熱器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盒裝內部主要分為,包括配件包(Intel 插槽扣具、AMD 插槽扣具、扣具固定螺絲)、散熱器本體、說明書以及散熱膏和螺絲起子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配件包裡面有-Intel 插槽扣具、AMD 插槽扣具、扣具固定螺絲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這次先以搭配這次測試平台的 Intel 插槽扣具來開箱,配具包內的 Intel 主機板背面扣具,採用塑膠材質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螺孔位置可調整成 LGA 1700/1200插槽的差異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多功能支架安裝,在CPU金屬表面塗點散熱膏,下一步就可安裝散熱器本體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出廠時事先預裝好內側和外側風扇,之後安裝到主機板上時,不需要把風扇先拆下來即可安裝散熱器本體無憂安裝省時省心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無憂安裝,省時省心專為用戶友好設計,無論是組裝新手還是資深玩家,都能輕鬆上手!直覺且簡單的安裝支架可確保整個安裝過程輕鬆愉快,直接拿出產品附的長形螺絲起子從那個洞往下到達螺絲處順時鐘鎖緊固定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雙塔風扇,極靜設計具備優越的性噪比,享受強大效能的同時保持安靜運作。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高負荷運行,皆能穩定表現,讓你無後顧之憂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先進的反重力熱導管-使用六根 6mm 高效能銅製熱導管,並採用銅底焊接方式吸收CPU熱能,將 MP7 的效能發揮到極致。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卓越散熱效能-銅製散熱板與鋁製外殼的絕佳組合增強了傳導性,提供絕佳的散熱效率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配置的 PWM 散熱風扇,採用 9 片扇葉設計,官方規格最高轉速為 1800 RPM,單顆提供 76 CFM的風流量以及 2.1 mm-H2O 的風壓設定,最大運作音量為 32 dBA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上機時測


測試平台的主要組成內容:
處理器:Core i7-12700KF 處理器
主機板:微星 PRO B660-A DDR4 主機板
記憶體:美光 Crucial DDR4-3200記憶體 32GB x2 + 科賦 KLEVV DDR4-3200記憶體 32GB x2
系統 SSD :WD BLACK SN850X 1TB
顯示卡 GPU:微星MSI Radeon RX 480 ARMOR 8G
電源供應器:全漢FSP Hydro GSM pro 750W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使用 CineBench 2024 進行測試,選擇的模式採用 30 分鐘的壓力測試模式,首先在多核心的測試項目中,所得到的分數為 1163 pts,風扇120mm 的風扇轉速為 1850 rpm 左右,Intel Core i7-12700KF 處理器的最高溫度會頂到 100 ℃ 的溫度牆接著降頻,不過在整體測試過程中,P-Core 效能都可維持在 全核 4.6 GHz 以上,E-Core 效率核心維持在 全核 3.5 GHz 以上,而在穩定狀態下,Intel Core i7-12700KF 處理器的溫度為 97℃ 左右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平常看youtube/看網頁/逛PTT,Intel Core i7-12700KF 處理器的溫度為 37℃ 左右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心得結論


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 開箱-極簡安裝免拆風扇

科技不斷在進步,空冷散熱器在這幾年材料與氣流設計的不斷改進下,在解熱性能上也不斷提升,在像是 MP7 這類的高階雙塔型散熱器上,幾乎都可提供 TDP 在 250W 以上的解熱性能,除了應對 i5/R5 這類主流效能處理器綽綽有餘外,像是高階的 i7/R7 處理器,甚至是 i9/R9 等級,只要不追求極限的超頻設定,以預設值順順跑還算可以負荷。

但追求高階的散熱效能,以現有的材料科學注定產品在外型設計跟尺寸規格上自然就受限,這也讓目前高階塔散的外型看起來都差不多、尺寸也小不到哪去,若是著重機殼內炫砲的使用者,就不會選擇空冷作為解決方案,不過若是不在意這點,空冷散熱器的穩定性以及性價比,仍然對於非頂尖處理器使用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以往雙塔散熱器安裝在主機板都要拆掉風扇狀態下鎖螺絲,但是全漢FSP MP7 ARGB 雙塔散熱器無須拆風扇,直接從小孔就可鎖螺絲,節省安裝的困難,兼顧了合理的散熱性能與價格,CP 值算是相當高的選擇,剩下的就是看價格部分能否為消費者所接受,那麼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體驗店了解,可以去看看有沒有自己想要的散熱器或有沒有折扣,給你的遊戲裝備添磚加瓦。

我們使用 Cookie 來確保您在網站上能獲得良好的體驗。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我們將認定您接受並理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者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