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VICO-M4開箱) 安霸A7LA55 + OV4689 效果簡易說明參考★☆★

Hortin(hortin)

2014/07/17 18:06:42

發文

#5460205 IP 187.124.*.*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4/07/17 18:06:42

發文IP 187.124.*.*

今年真的車市大好,連帶兩位家人預計近月購入新車,請我幫忙Survey目前較佳的行車記錄器 索性借來開箱試用,代價是協助[神人級]藏線安裝 上周五與之前團購時認識的代理商業務聯繫了一下,順道打聽最近有無新機推出,恰巧M4本周開賣,立馬訂了一台! [color="#0000FF"][b] 先打一下預防針,在下一直以來的開箱文都不是走Beautiful派系,所以不會有美美的照片,簡單實用為主! 1.) 今天的主角 >> VICO M4 右上角為M4的兩項絕技 UHDR + XHD UHDR後續會有圖影說明 [img]http://i.imgur.com/TLMExCP.jpg[/img] 規格表(點圖可放大) [img]http://i.imgur.com/BDzTN6d.jpg[/img] [img]http://i.imgur.com/liclgzt.jpg[/img] 2.) 這次M4的包裝一改以往香菸盒外型,改走小巧精緻,刻意放了一枚10元硬幣顯示大概尺寸參考 [img]http://i.imgur.com/kBBwwsW.jpg[/img] 3.) 外包裝背面,有多國語言的簡易規格說明 [img]http://i.imgur.com/Z4YpEoX.jpg[/img] 4.) 打開後映入眼簾的僅有M4主機身影 [img]http://i.imgur.com/c708sM7.jpg[/img] 5.) 將M4主機拿開後,底部也是[簡易配件] 究竟多簡易?.............只有 A.) 改良版車充 B.) 吸盤腳架 C.) 保卡及安裝說明冊 就醬..... 似乎以精簡配件換得更低的定價策略 [img]http://i.imgur.com/1q5DLiE.jpg[/img] 6.) M4代表Color = Yellow 果然"夠黃才威" [大哭][大哭][大哭] 原因後續說明 [img]http://i.imgur.com/vwMWfDe.jpg[/img] 7.) 主機一側使用的是MicroSD(X)C,比以往的MicroSDHC又提高了一階,支援更快更大容量的新世代記憶卡 [img]http://i.imgur.com/nrDplxt.jpg[/img] 8.) 另一側由上至下依序是 Mini USB電源 Mini-HDMI GPS 接孔 [img]http://i.imgur.com/uFOxjt1.jpg[/img] 9.) 背面則是螢幕及操作按鍵,這次按鍵的回饋力道,軟硬終於比較適中了! [打氣] [img]http://i.imgur.com/SCih0Iv.jpg[/img] 10.) 記錄器的重要補給來源 >> 車充 車充與M1及M3相同,都是根據之前DS系列問題改良後的新產物 捨棄[金屬彈片],取而代之的是彈力更軟Q的金屬接觸耳 但...美中不足的是...此改良版本仍無法更換保險司,喜愛DIY的使用者,更改電系設備時,務必小心謹慎! 一不小心短路,車充是沒得救的 提醒: M系列車充與過去DS及TF系列腳位不同,無法共用! [img]http://i.imgur.com/cPX0jrg.jpg[/img] 11.) 記錄器最佳"損"友>>吸盤支架 為啥是損友? 因為使用此支架,有先天限制(隔熱紙issue)及後遺症(大體積擋視線) [img]http://i.imgur.com/9qWdxXs.jpg[/img] 12.) 合體示意圖 看..除了體積變大外,連脖子........漬漬漬[嘔吐]都變長,怎能不晃?[嘔吐][嘔吐] [img]http://i.imgur.com/BrPYYSb.jpg[/img] 13.) 還是搬出我最愛的法寶 左邊[讚] 短腳架+快拆支架=絕配 [img]http://i.imgur.com/7X38RSk.jpg[/img] 14.) 合體後是不是有種Big Bee大黃蜂驕傲的Feel? [img]http://i.imgur.com/vkqx1VS.jpg[/img] 15.) 合體側面示意圖 脖子是不是短多了? 短就不容易晃,不晃畫面就挺好Der! [100分] 提醒: 上述短支架與快拆支架,屬於M4選配,至於如何把選配變成標配,端看各位[買家功力] [img]http://i.imgur.com/EDRbD18.jpg[/img] 16.) 差點忘了這小豆干 - GPS(選配) 這豆干除了底部有3M膠之外,本身有磁鐵,可吸附金屬! [img]http://i.imgur.com/8QK946t.jpg[/img] 開箱圖片先介紹到這邊,晚了! 在奉上影片之前,需前情提要一下 去年已將隔熱紙換成黑嬤嬤的3M-M40,還記得M40有多黑嗎? 傳送門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s_nRVryMlmE[/youtube] 在這樣的環境下,夜間記錄器能拍出好效果的真的沒幾台了[鬱卒][鬱卒][鬱卒] 記錄器畫質相關設定--->皆 預設值 影片參考--->夜間市區1 請點選1080P觀看已獲得較佳畫質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oan5R4ps4-0[/youtube] 重點截圖 - UHDR效果 [有效抑制HID照射車牌的過曝現象] [img]http://i.imgur.com/oGJyTOr.png[/img] -------------------莫名分隔線-------------------- 影片參考--->夜間市區2 請點選1080P觀看已獲得較佳畫質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U2eUHREm0VM[/youtube] 重點截圖 - 除了上述UHDR技術取得的車牌效果,連這種深底白字帶點髒汙的車牌,肉眼都不太容易第一時間識別,UHDR仍有不錯的效果! 另外對於招牌強光或暗處的[高低光反差]處理,可反應在其他夜間道路招牌路標 [img]http://i.imgur.com/OYhdSO1.png[/img] -------------------莫名分隔線-------------------- Part 1先寫到這 請原諒在下沒有在[功能]方面做太多說明,因為...........晚了! 明天還得開會... Part 2是否會有精彩的PK對決,主角又是誰PK誰,先賣個關子! [/b][/color]

2014/07/21 00:34:38

發文IP 92.132.*.*

今年真的車市大好,連帶兩位家人預計近月購入新車,請我幫忙Survey目前較佳的行車記錄器 索性借來開箱試用,代價是協助[神人級]藏線安裝 上周五與之前團購時認識的代理商業務聯繫了一下,順道打聽最近有無新機推出,恰巧M4本周開賣,立馬訂了一台! [color="#0000FF"][b] 先打一下預防針,在下一直以來的開箱文都不是走Beautiful派系,所以不會有美美的照片,簡單實用為主! 1.) 今天的主角 >> VICO M4 右上角為M4的兩項絕技 UHDR + XHD UHDR後續會有圖影說明 [img]http://i.imgur.com/TLMExCP.jpg[/img] 規格表(點圖可放大) [img]http://i.imgur.com/BDzTN6d.jpg[/img] [img]http://i.imgur.com/liclgzt.jpg[/img] 2.) 這次M4的包裝一改以往香菸盒外型,改走小巧精緻,刻意放了一枚10元硬幣顯示大概尺寸參考 [img]http://i.imgur.com/kBBwwsW.jpg[/img] 3.) 外包裝背面,有多國語言的簡易規格說明 [img]http://i.imgur.com/Z4YpEoX.jpg[/img] 4.) 打開後映入眼簾的僅有M4主機身影 [img]http://i.imgur.com/c708sM7.jpg[/img] 5.) 將M4主機拿開後,底部也是[簡易配件] 究竟多簡易?.............只有 A.) 改良版車充 B.) 吸盤腳架 C.) 保卡及安裝說明冊 就醬..... 似乎以精簡配件換得更低的定價策略 [img]http://i.imgur.com/1q5DLiE.jpg[/img] 6.) M4代表Color = Yellow 果然"夠黃才威" [大哭][大哭][大哭] 原因後續說明 [img]http://i.imgur.com/vwMWfDe.jpg[/img] 7.) 主機一側使用的是MicroSD(X)C,比以往的MicroSDHC又提高了一階,支援更快更大容量的新世代記憶卡 [img]http://i.imgur.com/nrDplxt.jpg[/img] 8.) 另一側由上至下依序是 Mini USB電源 Mini-HDMI GPS 接孔 [img]http://i.imgur.com/uFOxjt1.jpg[/img] 9.) 背面則是螢幕及操作按鍵,這次按鍵的回饋力道,軟硬終於比較適中了! [打氣] [img]http://i.imgur.com/SCih0Iv.jpg[/img] 10.) 記錄器的重要補給來源 >> 車充 車充與M1及M3相同,都是根據之前DS系列問題改良後的新產物 捨棄[金屬彈片],取而代之的是彈力更軟Q的金屬接觸耳 但...美中不足的是...此改良版本仍無法更換保險司,喜愛DIY的使用者,更改電系設備時,務必小心謹慎! 一不小心短路,車充是沒得救的 提醒: M系列車充與過去DS及TF系列腳位不同,無法共用! [img]http://i.imgur.com/cPX0jrg.jpg[/img] 11.) 記錄器最佳"損"友>>吸盤支架 為啥是損友? 因為使用此支架,有先天限制(隔熱紙issue)及後遺症(大體積擋視線) [img]http://i.imgur.com/9qWdxXs.jpg[/img] 12.) 合體示意圖 看..除了體積變大外,連脖子........漬漬漬[嘔吐]都變長,怎能不晃?[嘔吐][嘔吐] [img]http://i.imgur.com/BrPYYSb.jpg[/img] 13.) 還是搬出我最愛的法寶 左邊[讚] 短腳架+快拆支架=絕配 [img]http://i.imgur.com/7X38RSk.jpg[/img] 14.) 合體後是不是有種Big Bee大黃蜂驕傲的Feel? [img]http://i.imgur.com/vkqx1VS.jpg[/img] 15.) 合體側面示意圖 脖子是不是短多了? 短就不容易晃,不晃畫面就挺好Der! [100分] 提醒: 上述短支架與快拆支架,屬於M4選配,至於如何把選配變成標配,端看各位[買家功力] [img]http://i.imgur.com/EDRbD18.jpg[/img] 16.) 差點忘了這小豆干 - GPS(選配) 這豆干除了底部有3M膠之外,本身有磁鐵,可吸附金屬! [img]http://i.imgur.com/8QK946t.jpg[/img] 開箱圖片先介紹到這邊,晚了! 在奉上影片之前,需前情提要一下 去年已將隔熱紙換成黑嬤嬤的3M-M40,還記得M40有多黑嗎? 傳送門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s_nRVryMlmE[/youtube] 在這樣的環境下,夜間記錄器能拍出好效果的真的沒幾台了[鬱卒][鬱卒][鬱卒] 記錄器畫質相關設定--->皆 預設值 影片參考--->夜間市區1 請點選1080P觀看已獲得較佳畫質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oan5R4ps4-0[/youtube] 重點截圖 - UHDR效果 [有效抑制HID照射車牌的過曝現象] [img]http://i.imgur.com/oGJyTOr.png[/img] -------------------莫名分隔線-------------------- 影片參考--->夜間市區2 請點選1080P觀看已獲得較佳畫質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U2eUHREm0VM[/youtube] 重點截圖 - 除了上述UHDR技術取得的車牌效果,連這種深底白字帶點髒汙的車牌,肉眼都不太容易第一時間識別,UHDR仍有不錯的效果! 另外對於招牌強光或暗處的[高低光反差]處理,可反應在其他夜間道路招牌路標 [img]http://i.imgur.com/OYhdSO1.png[/img] -------------------莫名分隔線-------------------- Part 1先寫到這 請原諒在下沒有在[功能]方面做太多說明,因為...........晚了! 明天還得開會... Part 2是否會有精彩的PK對決,主角又是誰PK誰,先賣個關子! [/b][/color] [color="#FF0000"][b]===============140720 Update Part2---功能介紹===============[/b][/color] [color="#0000FF"][b] 本來Part 2應該直接進入PK壓軸的! 但不少人私下詢問功能方面問題,所以在PK前再多安插一篇功能介紹 1.) 功能設定畫面 一如Vico前幾代作品,UI始終大同小異 [img]http://i.imgur.com/GQR5FQF.jpg[/img] 2.) 從第一個圖示(Video)進去,就只有解析度與曝光值設定兩項 解析度如下六種 2560 x 1080 @ 30張/秒(21:9 Movie Mode) 2304 x 1296 @ 30張/秒 (Extreme HD 1296p) HDR 1920 x 1080 @ 30張/秒 (1080p HDR @ 30fps) 1920 x 1080 @ 30張/秒 1280 x 720 @ 60張/秒 1280 x 720 @ 30張/秒 曝光值預設0即可! [img]http://i.imgur.com/uD8GLz7.jpg[/img] 3.) 上排中間圖示(Function)功能內容如下圖 [img]http://i.imgur.com/mBBCYZU.jpg[/img] 4.) 功能裡的第二頁---智慧警示系統 這裡面有著許多記錄器輔助加值功能 [img]http://i.imgur.com/681z2Fp.jpg[/img] 5.) 究竟是Smart? 還是傻多? ..........嗯! [img]http://i.imgur.com/lF6pDAy.jpg[/img] 6.) 避免開車有太多"干擾源",我只開對我最重要的一項---定點測速照相警示 因為記錄器無內建地圖,僅能以座標來提醒照相機位置,因此..就無法區分南下北上了! 但...Vico的測速警示,會標示離相機距離以及現在時速,只是..如果能用"說的"就更[安全]了 避免轉移視線 [img]http://i.imgur.com/RHlwElH.jpg[/img] 7.) 車道偏離警示 以及 前車碰撞警示,都可依據"時速"設定啟動 [img]http://i.imgur.com/uD9OChf.jpg[/img] [img]http://i.imgur.com/2n8cmYZ.jpg[/img] 8.) 而"超速提醒設定",最高可設定到130km,但...請依限速駕駛[口哨][口哨][口哨] 快樂出門,安心回家 [挖鼻孔][挖鼻孔][挖鼻孔] [img]http://i.imgur.com/j3qZrTG.jpg[/img] 9.) 回到功能頁面-Display 第一頁是基本的四項功能 [img]http://i.imgur.com/pP7Bkhf.jpg[/img] 10.) 第二頁則是少數人希望的兩項重要功能,尤其是裝在後側使用時 ---影像翻轉 ---影像左右鏡射 [img]http://i.imgur.com/n4ZW4uQ.jpg[/img] 11.) Audio & Playback 因無添加新功能,偷懶跳過,直接到最後一項(System) 第一頁 提醒...電視系統,位於台灣地區使用請設定60赫茲 [img]http://i.imgur.com/AmlevOf.jpg[/img] 12.) System - 第二頁 第一次使用,或是換新記憶卡,建議先格式化一次,日後約每1~2個月格式化一次,可減少記憶卡出錯機率 [img]http://i.imgur.com/5xKGcts.jpg[/img] Part2 - 功能介紹,就偷懶到這邊了,有關GPS相關,再找時間補圖! [/b][/color]
今年真的車市大好,連帶兩位家人預計近月購入新車,請我幫忙Survey目前較佳的行車記錄器
索性借來開箱試用,代價是協助[神人級]藏線安裝
上周五與之前團購時認識的代理商業務聯繫了一下,順道打聽最近有無新機推出,恰巧M4本周開賣,立馬訂了一台!


先打一下預防針,在下一直以來的開箱文都不是走Beautiful派系,所以不會有美美的照片,簡單實用為主!

1.) 今天的主角 >> VICO M4
右上角為M4的兩項絕技 UHDR + XHD
UHDR後續會有圖影說明


規格表(點圖可放大)



2.) 這次M4的包裝一改以往香菸盒外型,改走小巧精緻,刻意放了一枚10元硬幣顯示大概尺寸參考


3.) 外包裝背面,有多國語言的簡易規格說明


4.) 打開後映入眼簾的僅有M4主機身影


5.) 將M4主機拿開後,底部也是[簡易配件]
究竟多簡易?.............只有
A.) 改良版車充
B.) 吸盤腳架
C.) 保卡及安裝說明冊
就醬..... 似乎以精簡配件換得更低的定價策略


6.) M4代表Color = Yellow
果然"夠黃才威" 😭😭😭
原因後續說明


7.) 主機一側使用的是MicroSD(X)C,比以往的MicroSDHC又提高了一階,支援更快更大容量的新世代記憶卡


8.) 另一側由上至下依序是
Mini USB電源
Mini-HDMI
GPS 接孔


9.) 背面則是螢幕及操作按鍵,這次按鍵的回饋力道,軟硬終於比較適中了! [打氣]


10.) 記錄器的重要補給來源 >> 車充
車充與M1及M3相同,都是根據之前DS系列問題改良後的新產物
捨棄[金屬彈片],取而代之的是彈力更軟Q的金屬接觸耳
但...美中不足的是...此改良版本仍無法更換保險司,喜愛DIY的使用者,更改電系設備時,務必小心謹慎!
一不小心短路,車充是沒得救的
提醒: M系列車充與過去DS及TF系列腳位不同,無法共用!


11.) 記錄器最佳"損"友>>吸盤支架
為啥是損友? 因為使用此支架,有先天限制(隔熱紙issue)及後遺症(大體積擋視線)


12.) 合體示意圖
看..除了體積變大外,連脖子........漬漬漬[嘔吐]都變長,怎能不晃?[嘔吐][嘔吐]


13.) 還是搬出我最愛的法寶
左邊[讚] 短腳架+快拆支架=絕配


14.) 合體後是不是有種Big Bee大黃蜂驕傲的Feel?


15.) 合體側面示意圖
脖子是不是短多了? 短就不容易晃,不晃畫面就挺好Der! [100分]
提醒: 上述短支架與快拆支架,屬於M4選配,至於如何把選配變成標配,端看各位[買家功力]


16.) 差點忘了這小豆干 - GPS(選配)
這豆干除了底部有3M膠之外,本身有磁鐵,可吸附金屬!


開箱圖片先介紹到這邊,晚了!

在奉上影片之前,需前情提要一下
去年已將隔熱紙換成黑嬤嬤的3M-M40,還記得M40有多黑嗎?
傳送門





在這樣的環境下,夜間記錄器能拍出好效果的真的沒幾台了[鬱卒][鬱卒][鬱卒]

記錄器畫質相關設定--->皆 預設值

影片參考--->夜間市區1
請點選1080P觀看已獲得較佳畫質



重點截圖 - UHDR效果 [有效抑制HID照射車牌的過曝現象]


-------------------莫名分隔線--------------------

影片參考--->夜間市區2
請點選1080P觀看已獲得較佳畫質



重點截圖 - 除了上述UHDR技術取得的車牌效果,連這種深底白字帶點髒汙的車牌,肉眼都不太容易第一時間識別,UHDR仍有不錯的效果!
另外對於招牌強光或暗處的[高低光反差]處理,可反應在其他夜間道路招牌路標


-------------------莫名分隔線--------------------

Part 1先寫到這
請原諒在下沒有在[功能]方面做太多說明,因為...........晚了! 明天還得開會...

Part 2是否會有精彩的PK對決,主角又是誰PK誰,先賣個關子!


===============140720 Update Part2---功能介紹===============

本來Part 2應該直接進入PK壓軸的!
但不少人私下詢問功能方面問題,所以在PK前再多安插一篇功能介紹

1.) 功能設定畫面
一如Vico前幾代作品,UI始終大同小異


2.) 從第一個圖示(Video)進去,就只有解析度與曝光值設定兩項
解析度如下六種
2560 x 1080 @ 30張/秒(21:9 Movie Mode)
2304 x 1296 @ 30張/秒 (Extreme HD 1296p)
HDR 1920 x 1080 @ 30張/秒 (1080p HDR @ 30fps)
1920 x 1080 @ 30張/秒
1280 x 720 @ 60張/秒
1280 x 720 @ 30張/秒
曝光值預設0即可!


3.) 上排中間圖示(Function)功能內容如下圖


4.) 功能裡的第二頁---智慧警示系統
這裡面有著許多記錄器輔助加值功能


5.) 究竟是Smart? 還是傻多? ..........嗯!


6.) 避免開車有太多"干擾源",我只開對我最重要的一項---定點測速照相警示
因為記錄器無內建地圖,僅能以座標來提醒照相機位置,因此..就無法區分南下北上了!
但...Vico的測速警示,會標示離相機距離以及現在時速,只是..如果能用"說的"就更[安全]了
避免轉移視線


7.) 車道偏離警示 以及 前車碰撞警示,都可依據"時速"設定啟動



8.) 而"超速提醒設定",最高可設定到130km,但...請依限速駕駛[口哨][口哨][口哨]
快樂出門,安心回家 [挖鼻孔][挖鼻孔][挖鼻孔]


9.) 回到功能頁面-Display
第一頁是基本的四項功能


10.) 第二頁則是少數人希望的兩項重要功能,尤其是裝在後側使用時
---影像翻轉
---影像左右鏡射


11.) Audio & Playback 因無添加新功能,偷懶跳過,直接到最後一項(System)
第一頁
提醒...電視系統,位於台灣地區使用請設定60赫茲


12.) System - 第二頁
第一次使用,或是換新記憶卡,建議先格式化一次,日後約每1~2個月格式化一次,可減少記憶卡出錯機率


Part2 - 功能介紹,就偷懶到這邊了,有關GPS相關,再找時間補圖!

請推薦35W夠亮的HID(我有裝魚眼)

Hortin(hortin)

2012/03/03 00:59:37

發文

#4087029 IP 92.13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請問各位HID的專家
我使用的是Q5魚眼
配對岸(海藍星35W安定器)+(35W雪萊特凸泡6000K白光HID燈管)

自從去了日本,逛了東雲那間超大的安托華百貨之後,一整個就口水流不停
日本的HID光燈泡價格台幣都破萬,因為日本需要經過嚴格的電檢才能販售
東京路上的車子,改裝HID的也不少,亮度真的也很美
我在日本安托華賣場試玩了幾款HID,包括IPF、GIGA、PIAA
那種亮度說真的,國產跟對岸的燈管,應該有很大的差距
我在用Q5魚眼前,也用過幾款國內拍賣上某些大間的國產品牌HID
但總覺得壽命、焦距、亮度、飽滿度...等都無法全部及格,總是有一好沒兩好

回國後,又開始努力尋找更亮的HID,昨天拿了一組海藍星55W安定器+雪萊特45W燈管去測試Q5,真的很亮,但沒幾分鐘,那個熱度燙到無法用手拿助Q5魚眼,放棄作罷!

請各位專家推薦顏色好看的HID燈管、安定器
個人覺得好看的標準,例如正奧迪Q5、賓士C系列,燈色有點偏藍卻又一整個超亮

IPF真的太貴了,查過拍賣上有賣OSRAM歐司朗6000K D2S也是爆貴的阿!
有C/P值高一點的推薦嗎?
誠心請各位使用過的前輩分享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