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則留言

3

可可亞(c137)

2007/04/18 15:14:57

發文

#255324 IP 90.1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好山好水空氣好的紐西蘭我去過一次😍懷念不已
光是藍光的螢火蟲就令人驚奇😲
台灣7倍大人口只有7分之一,住那的確要耐得住寂寞😆
網路與衛星電視我都把它當成是思鄉藥😀😍


遊客乘坐小船進入漆黑的螢火蟲洞。必須保持絕對安靜。不准拍照。(所以能找到的圖片很少)
洞頂上的藍色光點是螢火蟲幼蟲所發出的光,年齡越大,發出的光就越強。






可可亞(c137)

2007/04/18 15:23:40

發文

#255327 IP 90.1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燦若星空的螢火蟲洞被稱為 "世界第九大奇跡"

精打細算(okura)

2007/04/18 15:25:23

發文

#255328 IP 253.23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quote=c137 (可可亞)]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好山好水空氣好的紐西蘭我去過一次😍懷念不已
光是藍光的螢火蟲就令人驚奇😲
台灣7倍大人口只有7分之一,住那的確要耐得住寂寞😆
網路與衛星電視我都把它當成是思鄉藥😀😍



現在你會笑我,住這是要耐得住都市生活式的寂寞,我也有我的樂趣,釣魚,種果樹。

讓你知道我來紐西蘭的真正原因吧

在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拍攝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影片裡,全球暖化加速溶解了北極和格陵蘭的冰川,加上海水遇熱膨脹,處於海拔十公尺以下的紐約、東京和上海,將沉沒為海中廢墟。

IPCC顯然站在高爾這一邊。如果採納科學家用電腦模擬出的最悲觀版本,到了本世紀末,海平面可能上升六到三十五公尺;部份電腦模式甚至推算出,二十幾年後,溫度上升兩、三度,海平面就會上升六公尺。

如果地球挑了這套劇本來演,台灣會是甚麼光景?

研究室裡放著一張張電腦模擬的台灣地圖,四月初已經換上短袖的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賴進貴,用他擅長的地理資訊系統(GIS)模擬出海平面上升六公尺後的台灣實境(見○○○頁)。

受災最重的是台南,幾乎徹底淹沒。就像三百多年前,鄭成功利用海水漲潮攻下鹿耳門、直取赤崁樓那樣,只是,這次海水不費吹灰之力,直接吞下台南。

二十萬年前還是個古大湖的台北盆地,高度僅海拔四公尺,當海水上升六公尺時,水從淡水河直接灌進台北市,不論是億萬豪宅或是價值百億的商業大樓,都將泡在「台北湖」裡。

原本每年海平面就要上升○.○六公分的高雄,如果暖化繼續帶動海水上升,最後也滅頂到只剩下一個「壽山島」。

那時,四分之一的台灣人,成為聯合國定義中的「環境難民」。

可可亞(c137)

2007/04/18 15:39:46

發文

#255334 IP 90.1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一個朋友移民到那,他說台灣種的花拳頭大,他在院子裡種的花比碗公大😵😀😍
他是看到台灣一名作家寫他為何移民紐西蘭的心路歷程後決定移民🙂

可可亞(c137)

2007/04/18 15:44:22

發文

#255335 IP 90.1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地球暖化的因與果

【鄭天佐】
  地球暖化理論是來自自然現象長期觀察和數據的嚴格分析,現在多數氣候變遷學者相信地面溫度上升來自產業革命後,人類大量使用石化能源時額外排放的溫室氣體所造成。他們用的數據有的來自直接量測,有的來自開採冰柱所得間接量測,因兩者吻合,十分可靠。
  少數氣候學家提出異議,或認為地面平均溫度的上升只在自然正常變動範圍之內,非人為因素,或為太陽輻射量的變動所致,或只是都市溫度效應的擴大。大氣溫室氣體CO2含量的增加則來自海水溶解度因溫度上升而減低的釋放,而海平面的上升則來自海水的膨脹等。
  主流理論不一定對,也需受嚴格檢驗。遺憾的是非主流氣候學家有一半是英美太過自信、未詳細分析新數據就先開口罵人的資深學者。另一半則來自政府與石化公司實驗室,他們被主流科學家指責為替主人政策辯護的御用學者。非主流科學家則攻擊對手在製造世紀大騙局,為的是名聲和爭取研究經費。
  日前陳俊成教授在時論廣場提出地球暖化的「平衡」正反觀點,高爾獲奧斯卡獎確實提高了全球對主流觀點的熱度。主流氣候學家或許慶幸這種意外收穫,但不影響他們分析的嚴謹性,反而因受到非主流學者激烈反對,而妥協了他們報告內的用詞。筆者拜讀陳先生大作後所得印象是陳先生相信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來自地面溫度上升時溶解於海水中CO2的釋放,因此地球溫度上升才是因,大氣溫室氣體含量增高只是果,而溫度上升則來自太陽輻射量的變動。
  科學因果倒置會造成錯誤的結論,因應策略也迥異,因此筆者有必要在此介紹一些重要觀察並提出不同見解。科學家缺乏古代太陽輻射量變化直接數據,近幾十年來觀察到的短週期輻射變動不足以改變地球熱容量龐大的深海水溫,造成兩百年來大氣CO2含量的迅速且持續的增加。極地和冰河開採冰柱提供地球七十多萬年來氣溫和CO2含量變化的可靠數據,只因時間解析度不足,無法直接判斷何者為因,何者為果。
  冰柱數據顯示溫度和CO2含量有以十萬年為週期的大幅度變化,溫度變動幅度高達攝氏八度,CO2變動幅度則約九十ppm(百萬分之一)。兩百年來CO2含量已經從自然變動最大值再跳高一二○ppm,這絕不可能來自地球小於一度的溫度上升。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大幅度溫度跳升,正是因為地球龐大的熱容量,溫度上升可能會延遲幾千年。筆者也要強調這些數據並不證明CO2含量增加會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其他因素也可能會造成溫度的上升。但主流科學家另提出兩項佐證,即大氣溫度平衡理論計算和幾十萬年來CO2含量與地面溫度的高度正相關性。
  西方學者喜歡走極端,只相信單一理論,不是唯物論便是唯心論。其實地面溫度變化錯綜複雜,原因不太可能只限於一種。除了人造溫室氣體效應外,都市溫度效應也不能忽略。我們燃燒石化能源時所排放的不只是額外的溫室氣體,也有大量的額外熱能。不過溫室氣體可存在約百年,效應是累積的,額外熱量只存在幾天,效應小得多。台灣氣溫上升速度是地球平均值的二、三倍,原因是台灣人口稠密,產業多半是耗能的製造業,生活和生產都會排放大量熱能。也因此夏天都市溫度至少比鄉下高出兩三度,台灣平均溫度也遠比地球其他地區高,但這些都是區域性的變動。
  地面溫度上升可能造成的災難報章已多報導,或許有點危言聳聽,但未雨綢繆總比臨時抱佛腳好,節省地球資源也永遠是上策,而且必須從自己做起。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可可亞(c137)

2007/04/18 15:50:40

發文

#255336 IP 90.1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全球暖化:真理或迷思

【陳俊成】
  「全球暖化」近來在科學界與政治界掀起了一陣旋風。自一九九七年京都議定書簽定起,至今年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獲獎達到高峰。全球暖化如廣告詞般雖然常出現於媒體中,但大眾的理解,大多仍停留在將面臨天災加劇的恐懼。其實全球暖化雖然原因複雜,基本上它是科學可驗證的主題。遺憾的是非主流的觀點很少為大眾接觸,如倫敦Channel 4的「全球暖化大騙局」訪談專家,或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報告研究但不願背書的科學家們的觀點。因此,筆者在此將正反觀點提出,以供平衡討論。
  全球暖化除了做為科學論證的主題外,由於牽涉能源、碳配額、貿易及風險管理,也因此同時是國際政經的重要議題。一般對於全球暖化的了解內容為:人類工業化後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導致人為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大量增加,而CO2會吸收地球反射太陽光熱能於大氣中,使地球表面像溫室一般,形成全球暖化現象。因全球暖化所衍生的現象則有各種推測,這些推測有些科學證據較充分,有些則較薄弱,甚至有些現象有相反推論的科學論證。
  常被提到的全球暖化可能造成的威脅包括,冰河與極地的冰棚加速融化,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使沿海低地將遭淹沒或水患頻仍。氣候變化將更劇烈,颶風、熱浪、野火及乾旱的強度與頻度將加劇加頻。許多生物將因無法適應過大的氣溫變化或時序改變而滅絕;同時病菌與病媒因氣溫上升而大量孳生,使傳染病流行規模擴大。並可能破壞平衡的洋流循環,再牽動全球氣候與氣溫分布,造成如電影「明天過後」紐約被大雪冰封的場景。
  其實,關於全球暖化有三個基本問題:大氣溫度真地升高嗎?這是自然變動還是人為造成?全球暖化所可能衍生的天然災害真的會發生嗎?
  根據紀錄,二十世紀的氣溫的確有上升的趨勢,且與大氣中CO2的濃度變化呈正相關。而二十世紀正是人類有史以來工業規模成長最大的世紀,因此排放了有史以來最多的CO2。從以上的事證推論,全球暖化的確在形成中,而人類的超量CO2排放是最大元兇。不過從記錄中有科學家發現大氣中的CO2濃度是隨著氣溫而變化,並非氣溫度隨著CO2濃度而變化,這意味大氣溫度是主變數,而CO2濃度是因變數。
  海洋是CO2的最大儲存處所,地球溫度的上升會降低海水對CO2的溶解度,增加海中CO2的釋出,且將增進海洋生物的代謝作用,使CO2的生物排放量增加。人為的CO2的排放雖大,但只佔全球排放量很少的比例。又一九四○至一九七五年間是工業規模成長最大年代,亦是人為CO2排放量增加最多期間,但是在這段期間氣溫卻是下降的。從長期的氣溫紀錄也發現在中世紀亦曾發生暖化現象。因此,全球氣溫的確在暖化中,但其原因是否為人為排放CO2所造成,在科學上並無定論。
  那到底是什麼因素影響大氣溫度的變化呢?有科學證據指出太陽活動是主因。從紀錄上發現太陽黑子的變化時間與地球大氣溫度變化時間相當一致,而影響地球氣候除了日照外還有雲量因素。而雲量的變化也與含太陽離子的宇宙射線到達地球的量有關,是以太陽活動才可能是最終影響地球氣候的主因。
  至於地球暖化是否會加速極地冰棚融化,使海水上升淹沒低地的推論,依氣象學的基本原理,造成氣候變動的主要動力是極地與熱帶的溫差,溫差愈大則氣候變動愈激烈。若全球暖化成立,意味極地與熱帶兩地的溫差變小,氣候變遷將趨和緩而非加劇。另外,紀錄上地球溫升多發生在冬季,相對於極地冬季零下四○度C左右的氣溫,以二至三度C的溫升難以對極地冰棚融化有重大影響。
  而海水面上升的因素,科學家認為海水因溫升體積膨脹是較可能的原因,並非導因於極地冰棚融化。同樣極地冰棚融化是改變洋流循環的主因其可能性不高。另外,調查發現流行病的傳染與惡化多導因於環境衛生條件差,醫療資源缺乏,都市人口集中等非全球暖化因素造成。至於全球暖化是否造成部分生物滅絕,另外的科學家看法卻相反,他們認為暖化會提高生物與作物產量,促進生物多樣化,提高醫藥營養的價值。
  全球暖化原因雖有主流想法,但另類觀點也不可忽略。全球暖化並不是毀滅人類的最重要因素,核子威脅、戰爭、貧窮、恐怖主義、傳染病、人口膨脹、失去道德與愛心才是更嚴重的威脅。目前地球的確有暖化現象,我們要謹慎因應,根本之道無非節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但都要從自己身邊做起。
(作者為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

可可亞(c137)

2007/04/18 15:58:58

發文

#255337 IP 90.1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okura (Okura) 所寫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現在你會笑我,住這是要耐得住都市生活式的寂寞



我不會笑你,事實上我對臺灣人移民四大熱門美加紐澳
選擇紐西蘭的同胞我是相當羨慕及欽佩😍

James88(james8808688)

2007/04/18 16:01:02

發文

#255338 IP 90.21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為防止溫室效應
沒事不要一個人開車出門 要儘量共乘
或是搭公車,捷運,騎機車火腳踏車

這樣CO2少排放 油錢也很省🙂
這樣連機油都可以少換~😀

可是汽車市場就慘慘慘😭
電動車與其他替代能源快上市喔~
DIY CETNER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james8808688/ DIY TECH 技術討論專區: http://www.autoth.com/forums/showthread.php?t=42269

可可亞(c137)

2007/04/18 16:27:24

發文

#255348 IP 90.1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回應 okura (Okura) 所寫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現在你會笑我,住這是要耐得住都市生活式的寂寞



我不會笑你,事實上我對臺灣人移民四大熱門美加紐澳
選擇紐西蘭的同胞我是相當羨慕及欽佩😍

我落伍了😊現應改為美加紐澳中🙂

可可亞(c137)

2007/04/18 17:28:22

發文

#255369 IP 90.1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全球暖化:真理或迷思

【陳俊成】
  「全球暖化」近來在科學界與政治界掀起了一陣旋風。自一九九七年京都議定書簽定起,至今年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獲獎達到高峰。全球暖化如廣告詞般雖然常出現於媒體中,但大眾的理解,大多仍停留在將面臨天災加劇的恐懼。其實全球暖化雖然原因複雜,基本上它是科學可驗證的主題。遺憾的是非主流的觀點很少為大眾接觸,如倫敦Channel 4的「全球暖化大騙局」訪談專家,或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報告研究但不願背書的科學家們的觀點。因此,筆者在此將正反觀點提出,以供平衡討論。
  全球暖化除了做為科學論證的主題外,由於牽涉能源、碳配額、貿易及風險管理,也因此同時是國際政經的重要議題。一般對於全球暖化的了解內容為:人類工業化後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導致人為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大量增加,而CO2會吸收地球反射太陽光熱能於大氣中,使地球表面像溫室一般,形成全球暖化現象。因全球暖化所衍生的現象則有各種推測,這些推測有些科學證據較充分,有些則較薄弱,甚至有些現象有相反推論的科學論證。
  常被提到的全球暖化可能造成的威脅包括,冰河與極地的冰棚加速融化,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使沿海低地將遭淹沒或水患頻仍。氣候變化將更劇烈,颶風、熱浪、野火及乾旱的強度與頻度將加劇加頻。許多生物將因無法適應過大的氣溫變化或時序改變而滅絕;同時病菌與病媒因氣溫上升而大量孳生,使傳染病流行規模擴大。並可能破壞平衡的洋流循環,再牽動全球氣候與氣溫分布,造成如電影「明天過後」紐約被大雪冰封的場景。
  其實,關於全球暖化有三個基本問題:大氣溫度真地升高嗎?這是自然變動還是人為造成?全球暖化所可能衍生的天然災害真的會發生嗎?
  根據紀錄,二十世紀的氣溫的確有上升的趨勢,且與大氣中CO2的濃度變化呈正相關。而二十世紀正是人類有史以來工業規模成長最大的世紀,因此排放了有史以來最多的CO2。從以上的事證推論,全球暖化的確在形成中,而人類的超量CO2排放是最大元兇。不過從記錄中有科學家發現大氣中的CO2濃度是隨著氣溫而變化,並非氣溫度隨著CO2濃度而變化,這意味大氣溫度是主變數,而CO2濃度是因變數。
  海洋是CO2的最大儲存處所,地球溫度的上升會降低海水對CO2的溶解度,增加海中CO2的釋出,且將增進海洋生物的代謝作用,使CO2的生物排放量增加。人為的CO2的排放雖大,但只佔全球排放量很少的比例。又一九四○至一九七五年間是工業規模成長最大年代,亦是人為CO2排放量增加最多期間,但是在這段期間氣溫卻是下降的。從長期的氣溫紀錄也發現在中世紀亦曾發生暖化現象。因此,全球氣溫的確在暖化中,但其原因是否為人為排放CO2所造成,在科學上並無定論。
  那到底是什麼因素影響大氣溫度的變化呢?有科學證據指出太陽活動是主因。從紀錄上發現太陽黑子的變化時間與地球大氣溫度變化時間相當一致,而影響地球氣候除了日照外還有雲量因素。而雲量的變化也與含太陽離子的宇宙射線到達地球的量有關,是以太陽活動才可能是最終影響地球氣候的主因。
  至於地球暖化是否會加速極地冰棚融化,使海水上升淹沒低地的推論,依氣象學的基本原理,造成氣候變動的主要動力是極地與熱帶的溫差,溫差愈大則氣候變動愈激烈。若全球暖化成立,意味極地與熱帶兩地的溫差變小,氣候變遷將趨和緩而非加劇。另外,紀錄上地球溫升多發生在冬季,相對於極地冬季零下四○度C左右的氣溫,以二至三度C的溫升難以對極地冰棚融化有重大影響。
  而海水面上升的因素,科學家認為海水因溫升體積膨脹是較可能的原因,並非導因於極地冰棚融化。同樣極地冰棚融化是改變洋流循環的主因其可能性不高。另外,調查發現流行病的傳染與惡化多導因於環境衛生條件差,醫療資源缺乏,都市人口集中等非全球暖化因素造成。至於全球暖化是否造成部分生物滅絕,另外的科學家看法卻相反,他們認為暖化會提高生物與作物產量,促進生物多樣化,提高醫藥營養的價值。
  全球暖化原因雖有主流想法,但另類觀點也不可忽略。全球暖化並不是毀滅人類的最重要因素,核子威脅、戰爭、貧窮、恐怖主義、傳染病、人口膨脹、失去道德與愛心才是更嚴重的威脅。目前地球的確有暖化現象,我們要謹慎因應,根本之道無非節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但都要從自己身邊做起。
(作者為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


住在台灣的人寧願相信這篇😀😌😍

精打細算(okura)

2007/04/18 19:05:32

發文

#255402 IP 253.23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我一個朋友移民到那,他說台灣種的花拳頭大,他在院子裡種的花比碗公大😵😀😍
他是看到台灣一名作家寫他為何移民紐西蘭的心路歷程後決定移民🙂


抱歉,可可亞爺,我1/2看大陸劇,dvd品質不好,放在電視機看不下去,我只好copy到hard disk在電腦上看,現在才能回你。
那"移民紐西蘭的心路歷程"已是20年前的事,現在已全不一樣了,主要是因為中國人來太多了。
紐西蘭是白人世界裡最無種類岐視的,原因是毛利人,紐西蘭的原住民,白人來後打不過他們簽訂和平條約,毛利人也來自臺灣是臺灣高山族的一支,有意思吧。

可可亞(c137)

2007/04/18 19:17:49

發文

#255403 IP 90.1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okura (Okura) 所寫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我一個朋友移民到那,他說台灣種的花拳頭大,他在院子裡種的花比碗公大😵😀😍
他是看到台灣一名作家寫他為何移民紐西蘭的心路歷程後決定移民🙂


抱歉,可可亞爺,我1/2看大陸劇,dvd品質不好,放在電視機看不下去,我只好copy到hard disk在電腦上看,現在才能回你。
那"移民紐西蘭的心路歷程"已是20年前的事,現在已全不一樣了,主要是因為中國人來太多了。
紐西蘭是白人世界裡最無種類岐視的,原因是毛利人,紐西蘭的原住民,白人來後打不過他們簽訂和平條約,毛利人也來自臺灣是臺灣高山族的一支,有意思吧。


我大概是7.8年前去過紐西蘭
那本書約6年前才看到

最沒有種族歧視我的看法是1.紐西蘭,2.加拿大,3.美國,4.澳洲
不知對不對?

精打細算(okura)

2007/04/18 19:32:41

發文

#255407 IP 253.23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最沒有種族歧視我的看法是1.紐西蘭,2.加拿大,3.美國,4.澳洲

對,但是基本想法,東西方相差甚遠。在紐西蘭,我是替我自己洗腦一次了。

關於未來環境,相信不如長期觀察,要做兩手準備。

快12點了,明天再聊

可可亞(c137)

2007/04/18 19:41:49

發文

#255411 IP 90.1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okura (Okura) 所寫
最沒有種族歧視我的看法是1.紐西蘭,2.加拿大,3.美國,4.澳洲

對,但是基本想法,東西方相差甚遠。在紐西蘭,我是替我自己洗腦一次了。

關於未來環境,相信不如長期觀察,要做兩手準備。

快12點了,明天再聊

😴

Ian(iancar)

2007/04/19 17:45:13

發文

#255669 IP 189.5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但新車不是剛開始都會有磨合期產生的鐵削嗎?
不換不太好吧😆

精打細算(okura)

2007/04/19 19:17:36

發文

#255688 IP 253.23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iancar (Ian) 所寫
但新車不是剛開始都會有磨合期產生的鐵削嗎?
不換不太好吧😆


我也在觀察機油顏色,目前已跑1500公里,機油顏色沒問題。

我想做次"白老鼠",我非常細心的觀察我的車,如油耗,引擎聲音,引擎力道,機油狀況,等我報告

精打細算(okura)

2007/05/05 07:06:57

發文

#260729 IP 253.23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今天加油,我車已跑2509公里,未作1000公里保養,對與不對,先讓油耗說話


車行里程數(公里)...............由0到車行里程數的油耗(公里/公升)
...478..................................10.08
...973.6................................10.30
...1492.................................10.40
...2024.................................10.68
...2509.................................10.70

到目前為止是越跑越省油

c1047(c1047)

2008/01/13 02:06:37

發文

#380620 IP 92.13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okura (精打細算) 所寫
回應 yu38sn (叮噹) 所寫
版大您好🙂
小弟看完您的文章後,高度懷疑您所謂的「機油尺」,
是否是抽取到了「變速箱油尺」,淡紅色、黏度低...
建議您再確認看看!🙂
而新車1000公里換油,就如樓上大大說的,原廠規定一
萬公里再換,當然有他的自信。但如果是小弟,我還是
會1000公里換第一次,5000公里換第二次,之後每5000
換一次,因為小弟比較操車,且台灣的氣候濕熱,機油
劣化快,正常使用下,約1000~2000公里,機油顏色即
慢慢變深囉!
順道提一下變速箱油,要我,第一次1000公里換,之後
每2萬公里換一次,且要留意是否為專用油,非專用油
使用,變速箱較容易夭折。😌
以上小弟淺見,祝您行車平安!🙂

叮噹爺:
你對,看了你寫的,我記得是應該有二根油尺,打開引擎蓋就是找不到 ,於是查使用者手冊,是我錯了,那是變速箱油尺,是傳統油尺的樣子,「機油尺」是另一根,橘紅色的像按鍵一般,抽出後帶一點茶色,油很清澈,謝謝了,多學一招


橘紅色的像按鍵一般??請問如何看機油高低?橘紅頭

暱眼(t2200452)

2008/01/13 09:54:58

發文

#380697 IP 187.11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okura (精打細算) 所寫
今天加油,我車已跑2509公里,未作1000公里保養,對與不對,先讓油耗說話


車行里程數(公里)...............由0到車行里程數的油耗(公里/公升)
...478..................................10.08
...973.6................................10.30
...1492.................................10.40
...2024.................................10.68
...2509.................................10.70

到目前為止是越跑越省油

🙂
我開二代crv,目前快五萬公里還沒換過自排油.
新車時開到一千抽油尺也是吃一驚.......清清如水,當然沒換機油
買車第一趟南北高速公路來回,一公升跑超過12公里
不過之後反而沒更省油

竣泓(agip3711)

2008/01/14 11:51:45

發文

#381427 IP 189.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就如樓下各位大大所言..單純是感覺上的問題..只是如果會介意就換了吧..況且以台灣的環境而言..勤換機油是百利無一害的..只是現今的車輛對油品的要求甚高..要更換時還是建議您慎選..油品決非貴就是好喔..
熱門新聞
據外媒報導指出,由於市場需求減緩,Ford將於11月中停止F-150 Lightning電動貨卡生產,並在明年初重啟生產線。
Volvo透過11月促銷方案正式公布2025年式EX40和EC40車系,於國內展開新車預售,預售價分別為191萬元及201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