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is
1,197
c.c.
掀背
1
車型
69.5萬
查看所有照片
366,916
2020
7月
3
為提供讀者以級距角度來綜觀市場銷售新車,U-CAR 推出一系列級距 [ 選購指南 ],整理級距車系銷售排行榜,並提供級距各車系產品簡介、特點、車系編成圖與選購推薦等,文末也規劃 [U 指數 ] 問卷調查系統, 同時,編輯部將以年度為周期,隨產品改款與更替持續更新 [ 選購指南 ] 報導內容,敬請讀者不吝指教,謝謝。
臺灣市場上的一般級距小型掀背車,泛指車身長度在 3.6 米至 4.3 米、採 2 廂設計的車款,此類型小車由於體型輕巧,操控相對靈活,在都會區穿梭或停車時,也顯得格外便利,即使車廂空間有限,但因為使用效率高,因此廣受都會人的喜愛。一般級距掀背小車的使用形態,除了可能是單身族群作為日常代步的交通工具外,也能作為家庭中運用靈活的第 2 輛車。
以往此級距的車款以國產車型佔多數,不過近幾年來在市場生態及消費習慣的改變下,卻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國產車款在面臨車型的改朝換代後,皆選擇退出一般級距小型掀背車市場,使得現行級距的 11 款車系中,僅剩下 Toyota Yaris 以及 Honda Fit 具備國產車的身份,其他包含日系品牌 Mazda、Suzuki 以及歐系品牌 Volkswagen、Škoda,還有韓系品牌 Kia 以及 Hyundai 等,皆全數為進口車型產品。
車款 | 車長(mm) | 價格帶(萬元) |
Kia Picanto | 3,670 | 49.9~59.9 |
Suzuki Ignis | 3,700 | 63.8 |
Honda Fit | 3,990 | 66.9~69.9 |
Suzuki Baleno | 3,995 | 70.8 |
Škoda Fabia | 3,997 | 78.8 |
Toyota Prius C | 4,050~4,060 | 81.5~83.5 |
Volkswagen Polo | 4,053 | 76.8~94.8 |
Mazda Mazda 2 | 4,065 | 74.9~77.9 |
Toyota Yaris | 4,145 | 58.5~69.5 |
Hyundai Veloster | 4,240 | 115.9 |
雖然就市場潮流趨勢看來,進口車款已逐漸成為一般品牌小型掀背車的主流,不過就市場銷量而論,國產車款仍具有無法撼動的地位。以 2019 年一般品牌小型掀背車銷售概況來說,Toyota Yaris 不但是此級距的銷售王者,年度破萬的銷售表現也是其它車款難以達到的目標,特別是原廠在 2019 年首度在國內推出了 Yaris Crossover 車款,亦吸引不少消費者的目光,對於車系銷量也有實質的助益,較 2018 年度有著一成的提升幅度。
而同具國產身份的 Honda Fit 車系,在車型已藉改朝換代之際,同時在市場上未有明顯的更新動作前提下,使其雖仍位居第 2 名的位置僅次於 Toyota Yaris,不過全年的銷售量已掉了近千輛。另外仍名列榜上前 10 名的國產車型包含 Nissan March 及 Ford Fiesta 車款,在 2020 年皆已退出市場銷售的行列,而本採少量導入的Škoda Citigo 車款,亦在 2020 年停止引進販售,讓國內新車市場上又少了多款小型掀背車選擇。
排名 | 一般品牌小型掀背車 | 2019年銷量 (輛) |
1 | Toyota Yaris | 13,978 |
2 | Honda Fit | 3,387 |
3 | Suzuki Swift | 3,236 |
4 | Toyota Prius C | 1,596 |
5 | Škoda Fabia | 1,594 |
6 | Kia Picanto | 1,329 |
7 | Volkswagen Polo | 1,169 |
8 | Nissan March | 1,097 |
9 | Suzuki Ignis | 657 |
10 | Ford Fiesta | 604 |
11 | Suzuki Baleno | 486 |
12 | Mazda Mazda 2 | 423 |
13 | Škoda Citigo | 16 |
與 City 採用相同底盤打造的 Fit 車系,小型掀背較為運動化的車格設定,是台灣本田在小型級距市場中,相當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產品,依循產品節奏與 City 車系相同,在 2017 年時於國內發表小改款,而小改款後的調整,將全車系改為 2 車型編成,且為了與同為小型級距的 City 做出區隔,車型採用較高規格的 VTi-S 與 S 兩種選擇,在配備上也較為豐富。雖然沒有 Honda Sensing 的導入,但在便利性配備上卻也多所著墨,包含恆溫空調、定速巡航、換檔撥片等配備,全數列為車系標配項目。
動力單元部分同樣與 City 共用,採用 1.5 升直列 4 缸自然進氣引擎,可供輸 120 匹的最大馬力以及 14.8 公斤米最大扭力,變速系統則是搭載了 Earth Dreams 的 G-Design Shift 無段變速系統,提供較出色的輸出順暢性與效能呈現;在安全防護部分,VTi-S 車型標配 4 氣囊,而 S 車型則為 6 氣囊配置,VSA 車身動態穩定控制、HSA 斜坡起步輔助、ISOFIX 都列為全車系標配,S 車型則標配衛星導航以及免鑰匙系統等便利性配備。
林柏攸資深編輯
積極展現品牌在設計與造車工藝的進展,Hyundai 在 2011 年迎來了 Veloster,而在 2018 年登場的第 2 代,同樣維持了特殊的 3 車門設計,並融入了更多的當代家族風格設計。在內裝鋪陳設計上,2 代 Veloster 的一般版本雖然沒有導入 N 的熱血氛圍,但在三輻式方向盤與多層次中控臺的配置下,整體質感向上提升不少,中控臺上緣搭載了 8 吋的觸控多媒體螢幕,也提供有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的串聯機能,還首度加入抬頭顯示器、無線充電等配備。
第 2 代 Veloster 動力單元採用現行集團最常用、動力數據相當出色的 1.6 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為 204 匹,而最大扭力值則來到 27 公斤米之譜,變速系統則是搭載了 7 速 DCT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在安全配備部分,除卻 6 氣囊的被動安全標配之外,BCW 盲區偵測、RCCW 後方交通防撞警示、HAC 上坡起步輔助、VSM 整合式車身動態管理皆列為標配,而便利性配備,則是將支援智慧型手機串聯的 8 吋影音主機、Smart Entry 系統、倒車顯影等功能列為標配。
Picanto 車系在 Kia 品牌重返臺灣市場時,先行以 Morning 之名以國產方式推出,而當 Kia 在 2017 年日內瓦車展所發表了第 3 代 Picanto,台灣森那美起亞也緊接在 2018 年年中,將新世代 Picanto 進口導入國內,首先登場的、是首度導入跨界元素的戰力 Picanto X-Line,同年年底才正式發表 Picanto 車系,車名也更改為 Picanto,同步也推出有更多運動化氛圍的 GT-Line,讓 Picanto 整個家族戰力,共計有著一般車型、GT-Line 以及 X-Line 等選擇。
Picanto 全車系搭載的,都是實際排氣量 1,248 c.c.之直列 4 缸汽油引擎,動力數據分別為 84 匹最大馬力,以及 12.4 公斤米最大扭力,變速系統則是 4 速自排變速箱;Picanto 全車系將 6 氣囊、ESC 電子車身穩定、HAC 上坡起步輔助、VSM 車身動態管理列為全車系標配,而在時尚車型以上,被動安全還增添了膝部氣囊,並且也配備有 AEB 自動緊急煞車輔助,讓 Picanto 成為國內所有搭載 AEB 的車款中,最便宜的選擇。
林柏攸資深編輯
以都會微型車款為出發的 Kia Picanto,乃是現行 Kia 於國內市場上,相當重要的銷售戰力,除卻整體設計出色之外,價格與配備的高吸引力,同樣也是重點所在,其中階戰力的時尚版,即已經標配 7 氣囊與 AEB 自動緊急煞車輔助系統,能提供相當充裕的行車安全防護,而再往上的 GT-Line 與 X-Line,主要差異就在於更具個性化的風格造型。
自第 4 代 Mazda2 於 2014 年登場後,經過約莫 5 年的產品週期,Mazda 原廠在 2019 年 7 月陸續於各地市場發表現款 Mazda2 的週期間小改款版本,臺灣市場則選於 2019 年 1 月發表小改款、並於 4 月導入,提供 74.9 萬旗艦型、77.9 萬旗艦安全型雙車型選擇。
小改款 Mazda2 車頭設計導入進化之魂動設計語彙,擁有更富運動氣息的黑色網狀水箱護罩。在內裝換搭全新藍黑雙色內裝、織布座椅,座椅設計上援引 Mazda 新世代 Skyactiv-Vehicle Architecture 車輛結構技術的概念,創造出更優異的背部與腿部支撐性,也導入加厚車內頂篷內襯、後輪拱增添隔音棉等隔音工程。 7 吋 Mazda Connect 觸控螢幕主機,也在改款後全數標配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連接功能。安全除標配 BSM 盲點與 RCTA 後車警示,頂規旗艦安全型也增添前行煞車輔助系統(SCBS-F)、車道偏移警示系統(LDWS),還新增定速巡航系統,並全數搭載雨滴感應式雨刷及光感應自動頭燈。
小改款 Mazda2 引擎與變速系統也進行升級,針對 1.5 升 Skyactiv-G 引擎調整活塞形狀等工程,讓最大馬力輸出提升到 116 匹馬力,扭力則為 15.1 公斤米;Skyactiv-Drive 6 速手自排變速箱則是優化換檔邏輯,讓加速過程可以更為線性與舒適。
張旭編輯
小改款 Mazda Mazda2 擁有相當利於都會穿梭的小巧身型,在整體底盤帶有優異的靈活動態表現,改款後在質感與隔音等工程上的提升也相當有感,但安全科技僅新增 SCBS-F 前行煞車輔助與 LDWS 車道偏移警示,未有日規車型的 ACC、LAS 車道偏移輔助略為可惜,整體訂價也比對手偏高。車型選購則推薦旗艦安全型。
於 2015 年法蘭克福車展登場的 Suzuki Baleno,乃是 Suzuki 重啟 Baleno 之名推出的新全球戰略車款之一,國內也於 2017 年 3 月 16 日正式導入。Baleno 定位在 B-Segment 級距的小型掀背車,車長 3,995mm、車寬 1,745mm、車高 1,470mm,尺碼介於現行 Swift(車長 3,850mm)與 SX4 Crossover(車長 4,300mm)之間。Baleno 在國內以單一車型販售,搭載新世代 1.0 升直列 3 缸 Boosterjet 缸內直噴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帶來 111 匹馬力與 16.3 公斤米扭力的輸出,變速箱使用 6 速手自排,並附有方向盤換檔撥片,用以驅動僅 980 公斤的車重,在能源局測得平均每公升 18.2 公里的油耗表現。
Suzuki Baleno 雖然定位為小型掀背車級距,但安全配備依然不馬虎,不僅標配 6 具氣囊,同時車身的 TECT 架構,讓車體遭受碰撞時,能有效分散撞擊力道,進而保護乘客安全;另外還有像是標配 HID 燈源、全車防夾電動窗、恆溫空調、定速系統等等,安全與舒適同步兼顧。
第 2 代 Suzuki Ignis,與 Baleno 同樣都是 2015 年首次亮相,不過其初登場地點則是在東京車展,國內則是 2017 年 6 月 8 日導入。Suzuki Ignis 雖然為小型掀背車款,不過車格和 Baleno、Swift 有著明顯的不同,車長 3,700mm、車寬 1,660mm、車高 1,595mm,顯得更短、更窄也更高,以 SUV 的設計元素融入其中,帶來不錯的頭部空間表現。Ignis 在國內為單一車型販售,引擎搭載 1.2 升 Dualjet 直列 4 缸自然進氣引擎,擁有 91 匹馬力與 12.2 公斤米扭力,變速箱使用 CVT 無段變速系統,配上僅 865 公斤的車重,能源局平均油耗繳出每公升 19.9 公里的出色成績。
Suzuki Ignis 在幾項重點配備方面, 將 LED 頭尾燈、LED 晝行燈、霧燈與 16 吋鋁圈皆列為標配。內裝部份則包含 3 幅式真皮方向盤附音響、定速控制、恆溫空調、Keyless 亦為標配。安全配備部分,提供 6 氣囊、ABS 防鎖死系統、BA 煞車輔助系統、ESP 循跡防滑以及 HHC 斜坡起步輔助系統,提供完整安全保護。
Fabia 小改款換上新的大型水箱護罩,頭燈組及前保桿造型亦經過重新設計,頭燈組則是標配 H7 鹵素燈,同時由小改款前的投射式,改為反射式設計,下方則保留了 LED 晝行燈組配置,頭燈組另外可選配具有主動轉向照明機能的 LED 頭燈組。內裝換上了霧銀鋁質的大面積飾板、座椅布面則換上了灰色的稜格紋邊布座椅,儀表板則是維持既有的雙環式指針中央搭配單色行車電腦。至於在中央娛樂系統的部分,新車同樣配置了具備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及 MirrorLink 機能的彩色觸控多媒體資訊系統。
Fabia 採用 1.0 TSI 渦輪汽油引擎單一動力配置,可提供 110 匹最大馬力及 20.4 公斤米最大扭力,並搭配 DQ200 7 速乾式雙離合器變速箱以及前輪驅動,其平均油耗可達每公升 18.7 公里,同時年牌照稅與燃料稅金加起來僅需 8,640 元,。Fabia 首度將 ACC 主動式定速跟車系統、AEB 自動緊急煞車系統、BSD 車側盲點警示系統及 RTA 後方倒車警示系統全數列為標配,大幅提升了其主動安全表現。
Toyota 旗下 Prius 油電家族中最入門的掀背車款 Prius C,新車於 2012 年首度引進國內,並接續在 2014 年及 2017 年進行車型的小改款動作,主要就車身外觀包含車頭及車尾造型,以及車室配備進行更新。最新一次的車型更動則是在 2018 年,Toyota 總代理和泰汽車除了既有的 Prius C 車系外,於 2018 年 10 月首度推出了跨界車型 Prius C Crossover,在既有的掀背車型基礎上,採用 Crossover 車型專屬前後保桿、霧黑防刮輪拱及側裙、運動化造型車頂飾條以及 Crossover 車型專屬懸吊。
在動力設定上,Prius C 以及 Prius C Crossover 則延續家族的既有特色,皆採用油電動力配置,其採用 1.5 升自然進氣引擎搭配兩具電動馬達以及鎳氫電池模組,具備 101 匹綜效馬力輸出表現,平均油耗每公升汽油可行駛 26.5 公里。主被動安全設定上,除了 7 具輔助氣囊、VSC 車輛穩定控制系統及 TRC 循跡防滑系統外,兩款車型也皆標配了 BSM 盲點偵測警示系統以及 AVAS 車輛接近行人警示系統。
陳慶峰資深編輯
Prius C 在國內擁有相當簡單的車型編成配置,其中 2018 年首度推出的 Prius C Crossover 車款,除了承繼 Prius C 車型的既有特色及配備設定外,並在外觀上加入了許多跨界元素,搭配較高的車高設定亦提升了車輛進出的便利性表現,因此也成為 U-CAR 的首選車型。
國產小型轎車中銷售表現最為出色的 Toyota Yaris 車款,現行販售車款於 2018 年進行小改款動作,針對外觀及內裝大幅度的更新,賦予其嶄新的車型風貌,且具備了強調運動風格的 S 車款。而在 2019 年 1 月,Toyota 總代理和泰汽車則首度在國內推出、以 Yaris 車款為基礎所衍生的 Yaris Crossover 跨界車款,並提供經典及豪華兩款車型選擇。
由國瑞汽車操刀設計的 Yaris Crossover 跨界車款,除了延續 Yaris 的既有掀背外觀設定,主要更動之處在於車高提高了 35mm 來到 1,535mm 的水準,車身離地高度也來到 210mm,並加入了車型專屬的運動化懸吊設定。外觀亦換上了車型專屬前後保桿以及黑色輪拱飾條,再搭配黑色車側後視鏡、運動化造型車頂飾條,藉此強化外觀的跨界休旅氣息展現。
動力方面,Yaris Crossover 與 Yaris 車系皆採用 1.5 升 Dual VVT-i 直列 4 缸自然進氣引擎,可提供最大馬力 107 匹、最大扭力 14.3 公斤米的輸出表現,並搭配 CVT 無段變速箱。主被動安全配備部份,Yaris 與 Yaris Crossover 全車系將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EBD 電子煞車力道分配、BAS 煞車輔助、BOS 煞車優先、VSC 車輛穩定控制、TRC 循跡防滑控制與 HAC 上坡起步輔助系統皆列為標準配備,豪華以上車型配置 7 具輔助氣囊,提供更出色的被動安全設定。
陳慶峰資深編輯
可視為國內最暢銷國產掀背車型的 Yaris 車系,提供了豐富的車型設定,而在 2019 年發表的 Yaris Crossover 車系,除了採用高階的車型配備設定外,外觀上亦較一般掀背車型更具跨界動感氣息,同時豪華車型無論是在車室或安全配備上亦最為頂尖,所以成為了 U-CAR 的首推車型。
第 6 代 Polo 外觀導入 Volkswagen 最新的設計語彙,寬扁的水箱護罩中央有鍍鉻飾條左右插入燈內,上方另外還加入一道車身同色烤漆飾件,頭燈則擁有波浪狀 LED 晝行燈,引擎蓋旁向後上斜,搭配比前代更長的車頂,提供一種低趴的姿態。Polo 採用直列 3 缸的 1.0 升渦輪汽油引擎, 擁有 115 匹馬力與 20.4 公斤米扭力,並搭配 7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全數皆為前輪驅動版本。Polo 也是首款與 Beats 音響合作推出專屬車型,新車以 Life 版為基礎,並搭載包括 Beats 重低音音響組與專屬內外觀套件。
新年式的 Polo 全數標配 IQ.DRIVE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全車系標配 Front Assist 車前碰撞預警系統、AEB 自動輔助緊急煞車功能、前方行人監測和全速域 ACC 主動式固定車距巡航系統,列為全車系標準配備。Style 和 Style R-Line 車型再加上車側盲點警示系統、RTA 後方橫向車流警示及 Rear Assist 顯影式停車倒影系統。
陸奕夫編輯
Polo 動力規格除了 GTI 以外,其它皆為搭載 1.0 TSI 動力,因此主要是配備考量,而入門的 Comfort 即已搭載相當完整的主被動安全系統,但往上一階選到 Life 後,擁有更多舒適配備,包括雙區恆溫空調、Apple CarPlay 手機連接功能、免鑰匙啟停系統,在行車時能擁有更多的享受。
評論
Honda Fit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Fit S
雖然在現行國內市場對於配備高度需求的潮流下,Honda Fit 戰力顯然稍顯薄弱,畢竟產品週期較為悠久,然而在空間運用的優勢,以及品牌於國內市場的吸引力,仍舊有著一定的銷售基礎,而頂規的 S 車型上,被動安全配置較為豐富,且便利性配備也增添些許,再考量到舊換新的補助,會是比較值得推薦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