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Taipei AMPA 即將於 2018 年 4 月 11 日至 4 月 14 日在南港展覽館與世貿展覽館隆重登場,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匯集臺灣產、官、研各界研發能量,今年以「創新科技.智駕未來」為主題,於南港展覽館 4 樓 TARC 主題館(攤位編號 L0618)展出 26 項創新科研成果,同時還增設一般道路的試駕體驗區,展現其自駕車的持續進步的研發成果。

「創新科技.智駕未來」主題規劃三大展區:自動化、聯網化及電動化

近年來無人駕駛技術持續成為各界投資的焦點,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研究,全球自駕車市場預估至 2030 年規模將達 6.7 兆美元,目前全球已有逾 30 家科技業者及車廠投入研發,市場潛能強大且持續看漲;而各國相繼公布全電動化的期程,也再進一步帶動國內電動巴士、電動摩托車及充電站商業模式之發展。

本次 TARC 以「創新科技.智駕未來」為主題,規劃自動化(Automated)、聯網化(Connected)及電動化(Electrified)三大展區。圖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 廖慶秋執行副總經理。

本次 TARC 以「創新科技.智駕未來」為主題,規劃自動化(Automated)、聯網化(Connected)及電動化(Electrified)三大展區,展出項目包括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ARTC、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材料與化工研究所、資訊與通訊研究所、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及華創車電等法人研究機構與新創業者合作高達 26 項的創新科技成果。

而在這場展前記者會,TARC 也初步將 9 項亮點技術成果先行介紹。

廣  告

自動化展區

  1. 熱影像行人偵測技術:採用紅外線熱像儀作為感知設備,基於熱影像之行人偵測,開發日夜間適用之行人偵測系統有效地降低或排除可見光相機所面臨之問題。
  2. 光達暨影像融合之類行人辨識系統:結合攝影機與光達為感測器,透過空間校正將點雲資料與影像資料融合,以影像識別類行人(行人、機車、腳踏車),進行點雲分組偵測並計算障礙物距離及位置,在車輛系統上實現即時運算(Real-time)偵測系統,並將上述資訊融合顯示於螢幕。
  3. 駕駛模擬平台:駕駛模擬設備透過前端模擬技術(環境、車輛動態)於系統搭載實車前先進行系統功能驗證減少實車測試所需耗費成本,同時降低測試時程與天候等限制,提升測試完整性。

聯網化展區

  1. 行人安全應用:開發設計手機背蓋型式的 V2P 警示系統,透過汽車駕駛與非直視範圍內行人的即時資訊交換,對有發生事故風險的行人與駕駛進行警示,降低這類交通事故。
  2. 幸福 CarJ 智慧行車服務:透過標準車身診斷系統介面 OBD II,擷取車身的動態資訊、車身故障訊息,回傳至雲端平臺進行分析統整,以開放 API 的方式,提供駕駛人、車隊管理業者、車輛保修業者相關的加值服務。

電動化展區

  1. 電動車汰役電池儲能應用:本系統整合電池管理系統及汰役電池健康狀態診測技術,具有電池模組 6A 主動式平衡能力,以電池模組輪循進行電池健康狀態診測,提高診測精度及縮小檢測系統體積,可透過 RTos 系統即時顯示檢測結果數據。
  2. 輕型電動車(巡軌車): 巡軌車不僅低噪音,且採輕量化可分離式車體設計,系統可自動判別,快速換向無需抬車,並具正反向與定速巡航控制功能
  3. 自動快充-電動機車共享系統: 本系統經由電池管理系統的估測技術,智慧控管電池放電,將電池動態資訊呈現於儀表,降低里程焦慮; 透過車輛停靠的動作,自動快速充電,車輛與電池運作過程,給予全方位的監督呵護。
  4. 鋁合金電池殼體:以異材鋁合金結構散熱防水封銲技術,並整合低入熱銲接組裝技術,開發擠型具散熱流道結構及嵌合式銲道防水封銲。導入 FSW/CMT/MIG 接合製程,符合 AWS D1.2 規範要求,電池殼體並通過 IP56 防塵防水規範。

TARC 本次在在展會期間,比照去年同樣安排實車體驗。不過今年更擴大體驗規模,包含 5 部實車,分別是捷運站出口前「固定場域區」,安排 ARTC 電動自駕接駁車、金屬中心巡邏車、華創車電 S3 智慧車等。

在「一般道路區」則以南港展覽館周邊約 1.7 公里道路為圓周,由 ARTC 的智駕車、華創車電 S3 智慧車擔綱演出,自駕車將展示諸如前方車輛、行人、摩托車、車道線、交通號誌等各式物件辨識技術、車道跟隨系統、紅綠燈辨識系統,以及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等科研技術,於實際道路進行體驗運行,展現研發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