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在某個夜晚駕駛愛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突然間從方向盤上感受到車輛出現與行進方向偏離的拉扯力道,同時座椅上回饋也透露車身不穩定的動態反應,猜想這時輪胎正在洩氣,若繼續以規範時速 100 公里駕駛,甚至可能導致爆胎、失控等事故!即刻按下警示燈,瞥向後視鏡確認右線車道無來車,開始鬆開油門,減速開往外側路肩。在車輛後放置三角警示架並確認後,果不其然是輪胎漏氣。該在夜晚的路肩上,更換備胎嗎?

若車輛出現不正常的狀況,靜置於路邊時千萬記得在車輛後放置三角警示架並開啟警示燈號,人員離開到車輛外安全的位置以後再開始尋求技術支援或拖救服務。

早年俗稱的「防爆胎」,以及現在的失壓續跑胎 (Run-Flat Tire)、防穿刺輪胎,正是因應輪胎因損傷洩氣後,在失壓狀態下仍維持一定行駛能力的輪胎。根據經濟部國家標準檢驗局,車用外胎必須符合 CNS 1431 法規,而針對失壓續跑胎則要求有「高速性能」、「耐久性能」、「胎唇部抗脫座力」、「外胎強度」及「失壓續跑性能」等項目。U-CAR 今天將不會深究各家輪胎品牌是否已通過 CNS 認證,而純粹就輪胎產品科技的觀點切入失壓續跑胎的特色、科技、趨勢、及各家在這個領域推出的輪胎產品。

強化結構的分歧點,失壓續跑的輪胎構造

傳統輪胎能夠支撐重量,靠的就是輪胎與輪圈結合,當胎與圈當中的密閉空間充滿空氣以後便能藉由胎壁、氣壓來支撐車體、貨物、人員的載重。為了讓輪胎達到在壓力不足、甚至氣壓為零的狀態下,能夠以一定的速度(每小時 80 公里~90 公里)行駛一定的距離(10 公里~100 公里),勢必需要改變傳統輪胎的結構。這時候輪胎必須面對二個難題:首先,輪胎必須夠堅固,堅固到當所有重量施壓於輪胎本體結構上時,不可避免地變形狀態下,仍可以乘載車重並保持正常滾動。

失壓續跑最顯著的優勢就是在輪胎失壓以後,仍能夠維持一定的形狀,進而支撐車體並保有一定的行駛能力。
失壓續跑科技在輪胎胎體結構上主要分為二大體系,而胎體內加裝特殊結構的內襯型,目前已逐漸被胎邊強化型的失壓續跑設計所取代。


這時候輪胎從剖面來看,強化的選項之一就是輪胎的胎肩;幾乎有推出失壓續跑產品的輪胎品牌,都有提供胎肩強化型的失壓續跑輪胎產品,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然而,除了強化胎肩之外,另外一種概念則是在輪胎胎體內部設計特殊內部夾層、或者特製內胎,讓洩氣以後仍能維持輪胎形狀的失壓續跑科技,但特殊內部夾層與特製內胎,除了重量以外,也代表著需要特殊換胎設備,因此目前較不普遍,然而在追求極速的 Bugatti Veyron、以及 NASCAR 賽事的輪胎上,仍可看到胎體內襯型的失壓續跑產品。

許多輪胎廠也力求推陳出新推出許多概念產品,Goodyear 的 AMT 自動充氣輪胎(Air Maintenance System)當察覺胎壓低於設定值,充氣軟管會將胎內因滾動受熱膨脹的空氣導入胎體,以維持合宜的胎壓。

此外,在輪胎與輪圈接觸稱作胎唇的部位,也是考驗著失壓續跑科技的另一個關鍵。失壓狀態下,若胎唇強度不夠而導致變形或損壞,將無法維持輪胎安全性能。所以無論是胎肩強化型失壓續跑、或是胎體內部需加上夾層的失壓續跑,兩者都需要特殊強化的胎唇設計,同時還需要搭配特殊規格的鋁圈(EH2、EH2+),讓輪胎在失壓狀態下仍能保持與輪圈的密合度。

安全升級的選擇,從車廠觀點看失壓續跑

對於車廠來說,失壓續跑輪胎科技代表追求更高的安全級距,尤其愈加強調性能的車款,往往也意味著當輪胎爆胎時,相對伴隨著更高的風險;更不用說失壓續跑能節省備胎空間,騰出行李箱容積,增加車款實用性並降低車重。因此,在許多車廠強調性能樂趣的車款往往也都搭載著失壓續跑科技的輪胎當作原廠配胎,目前臺灣車市場當中,BMW、Mini 全車系都搭載了失壓續跑胎。

自 1986 年 Porsche 959 首次搭載失壓續跑輪胎科技以來,失壓續跑輪胎正式成為車廠原廠配件,同時 Porsche 959 也讓 TPMS 胎壓偵測系統(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開啟了市售車配備上的新頁。

失壓續跑非萬能,多搭配 TPMS 胎壓偵測示警

只要搭載失壓續跑輪胎的車款,基本上都會配備 TPMS 胎壓偵測系統,除了讓駕駛者清楚掌握輪胎即時狀況的主動安全配備之外,更重要的是,失壓續跑輪胎在氣壓不足而行駛超過規範里程時,仍然會產生剝離輪圈的可怕情境、甚至導致失控翻車事故發生。而失壓續跑產品在洩氣後,駕駛人的感受較不明顯,所以需要 TPMS 在漏氣初期提供第一時間警告,避免失壓續跑輪胎產品超過物理極限而導致悲劇上演。

廣  告

舒適?油耗?價格?失壓續跑的先天弱勢

看到這裡,讀者們是否也開始渴望失壓續跑胎如同其他主被動安全配備一般,成為未來下一個階段車廠的安全配備呢?但事實上,這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儘管失壓續跑科技的輪胎,能讓車輛處理爆胎事故時更方便又安全、提升行李箱容積、甚至延長車輛在爆胎時的危機處理時間。

但因為胎體結構的複雜度與強韌度增加,個別輪胎的重量也跟著提升,這意味著輪胎價格較高、而且更不舒適。舉例來說,17 吋的傳統輪胎與搭載失壓續跑科技的輪胎,其間可能便有高達 15%~20%的價差。

Bridgestone 輪胎標籤上與輪胎胎邊上原來標記為尺寸 R16,失壓續跑產品則改標為 RF16。

除此之外,光比較重量上的差異,一般而言失壓續跑輪胎也較傳統輪胎擁有更加耗油的傾向。再加上因為輪胎特性需求,失壓續跑輪胎產品需要搭配特別規格的輪圈,在輪圈上與輪胎嵌合點的部位,輪圈的曲峰線上必須要有擋住輪胎的設計,讓輪胎在失壓狀態下也不致脫離輪圈。

主要輪胎品牌失壓續跑科技名稱及產品線
品牌 Run-Flat 科技名稱

花紋選擇

尺寸範圍
Bridgestone RFT:Run Flat Technology Turanza ER300、Potenza RE050、
Potenza RE050A、Potenza S001、
Dueler H/T Sport
16 吋到 20 吋
Continental SSR:Self Supporting
Runflat Tyres
ContiPremiumContact、
ContiPremiumContact2、
ContiSportContact2、
ContiSportContact3、
ContiSportContact5、
ContiSportContact5 SUV、
ProContact、UHP
16 吋到 20 吋
Federal FRF:Federal Run Flat 595 EVO、AZ-01 16 吋到 17 吋
Goodyear ROF:Run On Flat Ecellence、
Eagle EfficientGrip、
Eagle F1 Asymmetric、
Eagle F1 Asymmetric 2、
Eagle LS 2、NCT5
16 吋到 20 吋
Michelin ZP:Zero Pressure Primacy3、Primacy HP、
Pilot Sport2、
Latitude Tour HP、
Latitude Sport3
17 吋到 19 吋
Pirelli r-f:Run-Flat P Zero 、Cinturato P7、
Sconrpion Verde、
Scorpion、
Verde All Season
16 吋到 21 吋
Dunlop DSST:Dunlop self –supporting technology

SP SPORT MAXX GT、SP SPORT MAXX GT 600、SP SPORT MAXX TT、SP SPORT MAXX RT、SP SPORT MAXX 050、SP SPORT FASTRESPONES、SP SPORT 5000M、SP SPORT 01

16 吋到 21 吋

而失壓續跑輪胎加上特殊規格鋁圈的組合進一步提高了技術普及化的門檻。整體而言,價格差異、輪圈規格、以及舒適與油耗等性能上的差異,都是追求安全的失壓續跑輪胎所不如傳統輪胎的劣勢

危機就是轉機 失壓續跑未來發展

儘管失壓續跑輪胎擁有能夠延緩輪胎在失壓狀態性能上的衰退,達到安全行駛更遠距離的優勢,然而與失壓續跑搭配的夥伴 TPMS 胎壓偵測器,就算搭配在傳統輪胎上,也同樣具有早期發現掌握漏氣現象,提醒駕駛人儘早應對的功效。

因此 TPMS 目前已成為歐美地區新車出廠時的標配,而失壓續跑產品則仍僅在少數車款上搭載。然而,當有一天 TPMS 成為全世界大多數車款的標配時,是否意味著選擇消費者換胎不須額外加裝 TPMS 就能選購失壓續跑輪胎,反而讓失壓續跑在汽車售後市場打出一片天?讓我們拭目以待。